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1846)

作品数:12 被引量:40H指数:3
相关作者:冯德云肖旭贤何琼琼周权余燕青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3篇化学工程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纳米
  • 4篇基因
  • 4篇肝炎
  • 3篇乙型
  • 3篇乙型肝炎
  • 3篇慢性
  • 3篇慢性乙型
  • 3篇慢性乙型肝炎
  • 3篇氨酸
  • 3篇病毒
  • 3篇磁性
  • 2篇修饰
  • 2篇药物
  • 2篇治疗慢性乙型...
  • 2篇苷类
  • 2篇细胞
  • 2篇纳米磁粒
  • 2篇抗病毒
  • 2篇抗病毒药
  • 2篇抗病毒药物

机构

  • 11篇中南大学
  • 1篇永州职业技术...

作者

  • 9篇冯德云
  • 5篇肖旭贤
  • 4篇何琼琼
  • 2篇余燕青
  • 2篇谭平萍
  • 2篇周权
  • 2篇毛山山
  • 1篇程瑞雪
  • 1篇李波
  • 1篇钱燕春
  • 1篇李曼
  • 1篇郑晖
  • 1篇黄韵如
  • 1篇王颖
  • 1篇资源
  • 1篇覃罡
  • 1篇蹇文灵
  • 1篇黄婉媛

传媒

  • 2篇应用化工
  • 1篇生命科学研究
  • 1篇科技导报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国药房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国际病理科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季铵盐纳米磁粒杀菌剂的研究
采用包裹与修饰方法制备出季铵盐型纳米磁粒杀菌剂。并对样品进行SEM、XRD、IR、EA和抗菌性能研究,扫描电镜与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磁粒抗菌剂的平均粒径为80nm,粒径均匀,基本呈圆球型。二氧化硅以无定形状态存在。中间产...
肖旭贤黄可龙杨珉何琼琼
关键词:杀菌剂磁性纳米季铵盐
文献传递
纳米谷氨酸壳聚糖制备及其体外质粒转染研究
2008年
采用表面修饰方法制备出谷氨酸修饰的壳聚糖纳米基因载体。对样品进行红外分析、粒度分析、zeta电位分析、生物相容性、凝胶阻滞分析、DNA保护性试验、体外细胞转染研究。结果显示所制得的谷氨酸修饰的壳聚糖纳米颗粒平均粒径为170nm,其zeta电位为+4.7mV。红外分析显示谷氨酸已通过酰胺键结合在壳聚糖上。MTT实验结果显示纳米颗粒与细胞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凝胶阻滞分析和DNA保护试验结果表明纳米载体可与DNA通过电性结合作用而结合,并可以有效保护DNA,防止核酸酶对其的降解作用。而体外细胞转染的结果表明,谷氨酸修饰的纳米粒能介导pEGFP-N1质粒转染HepG2细胞并在细胞中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因此,谷氨酸修饰的壳聚糖纳米颗粒可作为一种新型非病毒基因载体介导核酸类生物大分子进入细胞内。
何琼琼肖旭贤冯德云
关键词:谷氨酸纳米壳聚糖基因载体
半乳糖化壳聚糖-低分子聚乙烯亚胺/DNA复合物的肝靶向性研究(英文)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半乳糖化壳聚糖-低分子聚乙烯亚胺(galactosylated chitosan-graft-polyethyleneimine,GC-PEI)/DNA复合物在体内外的肝靶向性。方法:GC-PEI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protein,EGFP)质粒(pEGFP-Cl)在0.01 mol/L PBS,150 mmol/L NaCl,5%葡萄糖溶液中自组装成3种不同溶媒介导的GC-PEI/DNA复合物,检测复合物粒径大小与形态,Zeta电位以及结合和保护DNA的能力;并进一步测定GC-PEI聚合物的毒性,研究复合物的肝靶向转染效率。结果:在GC-PEI与DNA质量比为1∶1-2.5∶1时,GC-PEI聚合物能有效地结合和保护所携带的DNA免受核酸酶和血清的降解。复合物粒子呈规则的球形,有明显的核壳结构。GC-PEI聚合物在检测细胞中未显示出明显毒性;动物体内急性毒性实验显示:通过尾静脉注射50-300μg的GC-PEI聚合物入小鼠后,实验小鼠2周内无急性毒性反应和死亡发生。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证实GC-PEI/DNA复合物在肝细胞系(QSG7701/core,L02)中的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表达明显高于非肝细胞系(SGC-7901,HBE)细胞。体内实验表明转染48 h后,小鼠肝组织在荧光显微镜下可以检测到明显的绿色荧光,而其他主要脏器未见明显荧光。结论:GC-PEI聚合物能够在体内外特异性将外源基因或DNA导入肝细胞,具有良好的肝靶向性。
谭平萍李曼王颖冯德云
关键词:肝靶向性
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系统评价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系统评价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PubMed、EMBase,纳入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项RCT,合计79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玻璃酸在治疗24、48周时,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65.80,95%CI(-90.88,-40.73)、MD=-82.40,95CI%(-140.99,-23.81)];层黏连蛋白在治疗24、48周时,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29.08,95%CI(-36.57,-21.59)、MD=-68.89,95CI%(-107.45,-30.33)];Ⅲ型前胶原在治疗24周时,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27.70,95%CI(-47.86,-7.55)],在48周时,试验组也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61.69,95%CI(-124.50,1.12)];Ⅳ型胶原在治疗24、48周时,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27.77,95%CI(-36.18,-19.36)、MD=-57.58,95CI%(-104.42,-10.74)]。2组安全性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疗效优于单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未见肝、肾功能不良反应,但受纳入文献质量限制,以上结论尚需要高质量的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
余燕青周权冯德云
关键词:扶正化瘀胶囊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meta分析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系统评价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纳入文献中以核苷类抗病毒药物为对照组,以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为试验组。由2名研究者独立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7个随机对照试验,合计1 3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中对照组636例,试验组684例,1个研究方法学质量为B级,16个研究方法学质量为C级。meta分析结果显示:肝功能4个指标(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白蛋白)在治疗24周时2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进一步治疗到48周时试验组前3个指标明显下降,最后1个指标明显上升(P<0.05)。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Ⅳ型胶原)在治疗24周时2组有统计差异(P<0.05),48周时2个指标值进一步降低(P<0.05)。解剖学指标(门静脉直径)在治疗24周时2组无统计学差别(P>0.05),试验组脾脏厚度有明显减小(P<0.05),进一步观察48周后发现门静脉直径开始减小(P<0.05),而脾脏厚度进一步减小(P<0.05)。血清病毒学指标(HBeAg阴转率、HBV-DNA阴转率)在治疗24、48周时均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本系统评价结果表明,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核苷类抗病毒药在治疗48周时能明显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解剖学指标,但对血清病毒学指标无明显改善作用。
余燕青周权冯德云
关键词:扶正化瘀胶囊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慢性乙型肝炎META分析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和外周血白细胞中钠离子依赖性维生素C转运体的表达被引量:3
2009年
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SVCT1和SVCT2蛋白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白细胞中的表达.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SVCT1和SVCT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和阳性表达强度显著低于正常肝组织(P<0.01);Western-blot检测显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SVCT1表达缺失,SVCT2蛋白表达强度为0.481±0.056,均显著低于正常人(分别为0.325±0.085和0.971±0.140)(P<0.01).提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肝细胞和外周血白细胞存在SVCT1和SVCT2蛋白表达低下或缺失;SVCT1和SVCT2蛋白表达低下或缺失可能是乙型肝炎病毒易感性的主要原因之一.
钱燕春资源毛山山冯德云
关键词:乙型肝炎维生素C
非病毒性载体在肝脏疾病基因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9年
基因治疗肝脏疾病的新策略已引起高度关注,在肝病的基因治疗中,最关键的是如何将治疗基因特异性地导入肝细胞中并适当表达。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受体介导的基因给药系统广泛用于肝靶向基因递送,但一些非病毒载体的基因传递效率不高。本文综述了目前最常用的非病毒载体,包括其理化性质、优点和局限性,基因递送作用机理以及修饰后在肝靶向基因治疗中的应用,并综述了在肝细胞基因传递中常用的电穿孔技术和流体力学注射法等物理方法以及如何实现其最优化的转染率。
谭平萍冯德云
关键词:肝靶向基因治疗非病毒载体裸DNA阳离子脂质体阳离子聚合物
Caspase-3在丙型肝炎基因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2008年
丙型肝炎是常见的传染病,目前尚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方法,而特异性的基因治疗策略可能是一种理想的方案。该方案利用HCV表达的核心蛋白特异性激活2-′5′寡核苷酸合成酶(2-′5′OAS)启动子,进而激活重组caspase-3导致HCV感染的肝细胞凋亡,达到特异性治疗丙型肝炎的目的。
毛山山冯德云
关键词:细胞凋亡CASPASE-3丙型肝炎基因治疗
新型氨基化磁性纳米粒子的合成被引量:4
2007年
通过嫁接方法在包有二氧化硅的纳米CoFe2O4磁粒表面进行氨基化修饰,制备出一种可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的新型氨基化纳米磁粒,采用TGA-DTA,IR,VSM和Zeta-potential等测定方法,对氨基化和未氨基化的CoFe2O4纳米粒子进行了表征。元素分析结果显示,有0.98 mmol/g的有机分子固定在纳米粒子表面;红外和热分析数据显示,带氨基的有机分子嫁接到磁粒表面的二氧化硅壳层上;Zeta电位数据也显示,带氨基的有机分子嫁接到纳米磁粒表面;样品的磁性参数显示,氨基化纳米磁粒仍具有好的磁学性能。
肖旭贤何琼琼覃罡黄韵如蹇文灵黄婉媛
关键词:纳米磁性氨基化嫁接表面修饰ZETA电位
精氨酸修饰的磁性纳米基因载体的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采用多层修饰方法制备出精氨酸修饰的磁性纳米基因载体,对样品进行了粒度分析、Zeta电位分析、耐酸性能、生物相容性、体外细胞转染性能研究。结果显示,精氨酸修饰的磁性纳米颗粒均匀,分散性好,大多呈圆球型,平均粒径为15nm,粒径范围10~20nm,其Zeta电位为+29.3mV;多层修饰的纳米磁粒在pH2.0的酸中具有很好的耐酸性能,而未处理的纳米粒子在酸溶液中发生了溶解。MTT实验结果显示,纳米颗粒与细胞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体外细胞转染的结果表明,精氨酸修饰的纳米磁粒能介导pEGFP-N1质粒转染HepC2细胞,并在细胞中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因此,精氨酸修饰的磁性纳米颗粒作为一种新型非病毒基因载体具有介导核酸类生物大分子的应用价值。
何琼琼肖旭贤冯德云
关键词:精氨酸纳米磁粒基因载体修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