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2-QN-443)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汪凡凡更多>>
相关机构:信阳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学

主题

  • 3篇华裔
  • 2篇美国小说
  • 2篇华裔美国
  • 2篇华裔美国小说
  • 1篇血缘
  • 1篇支那
  • 1篇身份
  • 1篇批判性
  • 1篇自我身份
  • 1篇文化
  • 1篇流浪
  • 1篇解构
  • 1篇刻板印象
  • 1篇华裔男性
  • 1篇父亲
  • 1篇《支那崽》
  • 1篇成长主题

机构

  • 3篇信阳师范学院

作者

  • 3篇汪凡凡

传媒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重庆邮电大学...
  • 1篇辽宁工业大学...

年份

  • 3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族裔历史批判性认同下的成长
2013年
著名华裔女作家汤婷婷的《女勇士》与《中国佬》这两部作品书写了同一个华裔女主人公追溯和反思父系、母系家族的历史,以及为美国主流淹没的整个华裔移民史,进而对族裔历史进行批判和认同,并在族裔历史的重构中建构独立自我和主体身份的成长过程,揭示出主人公成长历程中的"边缘化"境遇及其根源。
汪凡凡
关键词:华裔美国小说成长主题自我身份
华裔男性刻板印象的解构与英雄本色的重构
2013年
华裔美国男性作家笔下的华裔男儿们,对现实中被"阉割"或被"白化"的血缘父亲深感失望和厌恶,他们力图颠覆美国白人主流社会强加于华裔男子的刻板印象,在为主流湮灭的华裔历史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寻觅理想中的"精神父亲"——高大而阳刚的华裔英雄;在中美文化夹缝中建构华裔父系的英雄主义传统和华裔男性形象,重建华裔美国人的光辉历史。唯有重建一个能够代表中华文化传统和华人男子真正特质的华人英雄形象,才能完全取代美国种族主义者别有用心的荒谬而虚假的华人刻板印象,让华人乃至美国人重新认识华人及其文化,以此增强华裔族群的凝聚力,有效抵御美国的文化霸权及种族主义。而"儿子"们理想的父亲应该刚柔并济,具有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儒雅与正义,也具有英勇与阳刚之气,在中西文化的土壤中,在精神上引领着"儿子"们不断前进和成长。
汪凡凡
关键词:华裔刻板印象
在流浪中成长——华裔美国小说《支那崽》评析被引量:1
2013年
《支那崽》描述了在美国多元文化和文化霸权并存的背景下,独特的流浪汉式的华裔主人公丁凯充满困惑与艰辛的成长经历,其中诸多仪式化的成长情节,再现了身处中美两种文化夹缝中的华裔美国人经历文化冲突和面临文化同化危机、遭遇种族和阶级歧视的边缘化境遇,揭示出华裔只有整合中西文化,自我救赎,自立自强,才能有效抵御文化霸权主义,赢得自我身份与尊严,建构独特而平等的华裔族性,开拓华裔文化发展的新空间。
汪凡凡
关键词:华裔文化身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