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101023)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狄云松赵丽芳陆旭崔云康高峰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东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理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5篇纳米
  • 4篇碳纳米管
  • 4篇纳米管
  • 4篇场发射
  • 2篇场致发射
  • 1篇电流
  • 1篇电子聚焦
  • 1篇调制
  • 1篇调制特性
  • 1篇定向碳纳米管
  • 1篇性能研究
  • 1篇氧化钡
  • 1篇氧化锌
  • 1篇阴极
  • 1篇栅极
  • 1篇三极结构
  • 1篇石墨
  • 1篇石墨烯
  • 1篇气相沉积
  • 1篇气象

机构

  • 4篇东南大学
  • 3篇南京师范大学
  • 2篇南京工程学院
  • 1篇南京信息职业...
  • 1篇江苏联合职业...

作者

  • 3篇狄云松
  • 3篇张晓兵
  • 2篇丁沭沂
  • 2篇王保平
  • 2篇雷威
  • 1篇高峰
  • 1篇崔云康
  • 1篇陆旭
  • 1篇赵丽芳

传媒

  • 2篇中国电子学会...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 1篇液晶与显示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5
  • 4篇2013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在传统热阴极上实现场致发射大电流的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在传统的热阴极表面制备催化剂,通过自加热化学气相沉积法,成功地在热阴极表面生长出碳纳米管薄膜.碳纳米管薄膜具有较好的场致发射能力,通过二极结构下对该阴极的发射性能测试,得到了最大电流为5.5 mA的场致发射电流.该方法可以在不改变现有热阴极材料和器件结构的基础上,得到稳定的冷阴极发射电流,为热阴极向冷阴极过渡的研究提供了一种途径.
狄云松崔云康高峰
关键词:热阴极碳纳米管化学气相沉积场致发射大电流
一种点状定向碳纳米管阵列的设计及其场发射性能研究
考虑到目前定向碳纳米管阵列中图案单元的的直径较大,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场发射性能,本文拟利用电子束光刻技术,设计并制备出一种点状定向碳纳米管阵列,模拟计算和测试结果表明文中制备出的点状定向碳纳米管阵列降低了定向碳纳米管阵...
丁沭沂雷威张晓兵王保平
关键词:定向碳纳米管
文献传递
氧化钡纳米棒制备及其场发射特性研究
采用水热法在ITO玻璃基底上制备了氧化钡纳米棒,以此作为场致电子发射的冷阴极材料。并对材料进行了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粉末衍射(XRD)测试分析,揭示其表面形态和晶体结构。同时将阴极与印刷有荧光粉...
崔云康张晓兵雷威陈静狄云松王琦龙李驰
关键词:氧化钡纳米棒场致发射
文献传递
基于碳纳米管冷阴极的全封装X射线管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碳纳米管场发射电子源的全真空密封的聚焦型三极结构X射线球管,它可以应用于各种X射线影像设备中。利用传统热阴极X射线管的封装工艺,我们可以获得具有较好真空度且稳定的X射线管。通过采用石墨烯和金属栅网复合式...
雷威丁沭沂张晓兵王保平
关键词:碳纳米管石墨烯
文献传递
带电子聚焦的氧化锌场发射背光源被引量:1
2015年
液晶显示需要低功耗、均匀度好的光源作为背光源。为了降低功耗,提高显示图像质量,未来的液晶显示需要实现对背光源进行时间与阵列调制。对比现有的液晶显示用背光源,研究制备了氧化锌场发射光源。该光源采用氧化锌纳米针作为场发射阴极,采用平面栅极作为门电极调制结构实现亮度的连续可调,通过带有氧化镁二次电子发射层的金属栅网对电子进行聚焦实现光源的均匀照度。实验结果表明,带电子聚焦的氧化锌场发射光源具有较低的开启场强(1.1V/μm),较小的电压调制区间(小于150V),较高的发光强度(大于1 000cd/m2),且基于电子聚焦结构的设计,实现了光源的均匀稳定照度,可以提高液晶显示的图像质量。带电子聚焦结构的氧化锌场发射光源,既可实现对发光的时间与阵列调制,同时能提高发光的均匀性,将可作为液晶显示的理想背光源。
赵丽芳狄云松
关键词:背光源氧化锌场发射电子聚焦
碳纳米管场发射背阴极式三极结构及其模拟被引量:1
2013年
提出了一种碳纳米管新型的背阴极式场发射三极结构.在这种结构中,带有孔阵列的薄玻璃基板作为阴极基板,碳纳米管阴极材料通过丝网印刷的方法装配在玻璃孔周围的阴极电极上.栅极电极则装配在阴极材料下方另一块基板上,在玻璃孔对面与之相对的则为覆盖有ITO电极和荧光粉层的阳极基板.在阳极基板上施加高电压,强电场则通过玻璃孔渗透到碳纳米管的表面使之发射,电子穿过玻璃通道轰击阳极,在栅极电极上施加反向电压用以减小阴极表面的电场从而关闭阴极发射达到调制效果.本文通过电场和电子轨迹的计算机模拟,验证此场发射三极结构的可行性并得出它的调制特性.
陆旭狄云松
关键词:碳纳米管三极结构调制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