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30180) 作品数:21 被引量:109 H指数:6 相关作者: 徐军 张敏 吴壮 周雨田 蔡琳 更多>> 相关机构: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 暨南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一般工业技术 电气工程 更多>>
天龙喘咳灵对转化生长因子-β_1诱导的气道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影响及信号转导机制 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观察中药天龙喘咳灵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气道上皮下成纤维细胞(HPBFs)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2005—2006年,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呼吸科于原代培养的HPBFs中,分别加入天龙喘咳灵合剂、天龙喘咳灵主要组分(淡附子、青天葵和法夏)的单味药预孵育2h,再加入TGF-β1(10μg/L)共孵育;刺激10min和30min,分别提取细胞总蛋白,Western免疫印迹方法检测磷酸化p38MAPK、ERK1/2和smad2的蛋白表达;刺激20h和72h,提取细胞总RNA及蛋白,检测α-SMA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天龙喘咳灵组和淡附子组α-SMA蛋白和mRNA的表达均较单纯TGF-β1刺激组减少(P<0·05),天龙喘咳灵组对α-SMA蛋白和mRNA表达量的抑制程度高于淡附子组;天龙喘咳灵组和淡附子组磷酸化ERK1/2的表达明显低于单纯TGF-β1刺激组,而青天葵和法夏两组与单纯TGF-β1组相似。各药物处理组对TGF-β1诱导的磷酸化p38和smad2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天龙喘咳灵抑制HPBFs的α-SMA表达,可能是通过降低TGF-β1诱导的ERK1/2磷酸化水平实现的,并且其中的组分淡附子可能起主要作用。 张敏 王鹏 潘俊辉 徐军关键词:天龙喘咳灵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12-烷基化壳聚糖纳米粒包裹反义内皮素转换酶核酸表达质粒在哮喘基因治疗中的特征 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气道给予12-烷基化壳聚糖纳米粒包裹的反义内皮素转换酶核酸表达质粒,观察对卵清蛋白致敏的小鼠变应性气道炎症的影响,并与裸DNA组小鼠作比较。方法:实验于2004-03/2006-02在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海印分院15楼实验室完成。①40只Balb/c小鼠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4组,每组10只。②12-烷基化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将12-烷基化壳聚糖纳米絮状物溶于0.05mol/L醋酸钠/0.05mol/L醋酸溶液中,浓度0.02wt%,将反义内皮素转换酶核酸溶于25mmol/L的Na2SO4溶液中,浓度0.01wt%,按烷基化壳聚糖与反义内皮素转换酶核酸按不同质量比制备包裹反义内皮素转换酶核酸的12-烷基化壳聚糖纳米粒。③凝胶阻滞实验:为检测pH值对DNA结合力的影响,在pH=3,4,5,6,7,8时,反义内皮素转换酶核酸与12-烷基化壳聚糖纳米粒按质量比为1∶2,4,8的比例混合;为检测不同质量比时12-烷基化壳聚糖纳米粒对DNA结合力的影响,在pH=6时,反义内皮素转换酶核酸与12-烷基化壳聚糖纳米粒按质量比为1∶0.5,1,2,4,8,16,32的比例混合;反义内皮素转换酶核酸的浓度恒定为1g/100L,10g/L琼脂糖凝胶电泳60V电泳1h。④包裹反义内皮素转换酶核酸的12-烷基化壳聚糖纳米粒治疗组(纳米粒治疗组)、卵清蛋白致敏激发组、卵清蛋白致敏激发并给予裸DNA组(裸DNA组)于第0天与第14天每只小鼠分别腹腔注射卵清蛋白致敏液0.2mL,生理盐水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前3组于第24,25,26天,以10g/L卵清蛋白溶液8mL雾化吸入。生理盐水对照组用等体积生理盐水雾化作为对照。纳米粒治疗组、卵清蛋白致敏激发组和裸DNA组于激发前24h分别给予气道灌注包裹反义内皮素转换酶核酸的12-烷基化壳聚糖纳米粒75μL、生理盐水75μL和反义内皮素转换酶核酸5μg加生理盐水(总量75μL),生理盐水对照组灌注生理盐水75μL。⑤末次激发后24h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计算� 周雨田 徐军关键词:哮喘 壳聚糖 基因疗法 12-烷基化壳聚糖纳米粒-反义内皮素转换酶核酸表达质粒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气道给予12-烷基化壳聚糖纳米粒(12-ACSs)包裹的反义内皮素转换酶(ECE)核酸表达质粒,观察对OVA致敏的小鼠变应性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通过透射电镜观察12-ACSs/反义ECE质粒复合体纳米粒的形成、形态及大小;应用凝胶阻滞、结合平衡、DNA沉淀和DNA酶消化实验等检测12-ACSs对反义ECE核酸表达质粒的结合保护作用;通过MTT实验检测12-ACSs对细胞的毒性;通过离体培养细胞及活体动物转染实验观察12-ACSs能否携带反义ECE核酸表达质粒成功转染。结果:电镜观察显示纳米粒粒径在100~150nm之间。12-ACSs与反义ECE核酸表达质粒在质量比为1:1时,全部反义ECE质粒被结合。应用DNaseI消化后可见,12-ACSs可保护核酸免受破坏。MTT检测结果显示12-ACSs对16HBE细胞在低浓度下几乎没有毒性。12-ACSs包裹的反义ECE核酸表达质粒的纳米粒能成功转染离体培养的气道上皮细胞及活体动物。结论:12-ACSs能够成功包裹反义ECE质粒并且成功转染16HBE及小鼠,其有可能作为一种基因治疗的载体选择之一。 周雨田 徐军关键词:哮喘 壳聚糖 纳米粒 内皮素转换酶 基因治疗 内皮素在诱导人气管上皮下成纤维细胞转分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ET-1在诱导气道上皮下成纤维细胞转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信号与离子机制。方法:将人气道上皮下成纤维细胞或种植在胶原凝胶中的成纤维细胞与经机械划伤加细菌脂多糖(LPS)刺激(L+M)的人气道上皮细胞株(16HBE)共培养,并加入ET受体A(ETRA)阻断剂BQ123或p38MAPK、ERK1/2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特异性抑制剂,观察成纤维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情况与收缩反应性,以及p38MAPK、ERK1/2信号通路的活化及其对α-SMA表达的影响;经钙离子荧光探针(Fluo-3/AM)负载,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成纤维细胞胞内钙的动态变化。结果:损伤的气道上皮细胞诱导了上皮下成纤维细胞转分化为表达α-SMA、具有显著收缩反应能力的肌成纤维细胞,BQ123对其有一定的抑制效应;p38MAPK、ERK1/2的特异性阻断剂(SB203580、PD98059)可钝化损伤上皮对成纤维细胞α-SMA表达的诱导作用。添加外源性ET-1增加成纤维细胞α-SMA表达并诱导p38MAPK、ERK1/2信号通路的活化;同时,引起胞内钙水平的迅速上升。结论:损伤的气道上皮细胞通过释放ET-1能够诱导上皮下成纤维细胞转分化为具有收缩反应性的肌成纤维细胞,p38MAPK、ERK1/2信号通路介导了这一过程,ET-1增强成纤维细胞Ca2+内流可能是启动其转分化的早期事件。 陈兴无 徐军关键词:内皮素1 成纤维细胞 有丝分裂素激活蛋白激酶类 博莱霉素诱导α平滑肌肌动蛋白Cre重组酶转基因小鼠肺纤维化上皮细胞-间质转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18 2009年 目的探讨在博莱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中是否发生了上皮细胞-间质转分化(EMT)现象,支气管上皮细胞是否参与了这一过程。方法采用α平滑肌肌动蛋白Cre重组酶转基因小鼠(α-SMA-Cre/R26R双转基因鼠)为实验动物,构建博莱霉素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模型,进行组织X-gal染色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气管内灌注博莱霉素的转基因小鼠支气管上皮下部分X-gal蓝染明显增多,终末小气道周围和肺血管壁蓝染细胞出现或增多,部分地区出现了支气管周围肺泡上皮细胞(ACE)阳性蓝染和浸润。结论在博莱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小鼠模型中可以观察到EMT现象,气道上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能向间充质细胞转化,参与肺纤维化病理过程。 蔡琳 吴壮 徐军关键词:肺纤维化 博莱霉素 CRE重组酶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转基因小鼠 损伤气道上皮组织转化在气道重塑中的作用 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 :探讨损伤气道上皮表型向肌纤维母细胞转化的可能性 ,以及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在此过程中的影响。 方法 :用多聚左旋精氨酸 (PLA)反复损伤气道上皮细胞系 16HBE 14o,显微镜下实时观察形态学变化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α 平滑肌肌动蛋白 (α SMA)的表达 ;以TGF β1(10 μg/L)刺激转染表达质粒VSMP8[含(α SMA)启动子和氯霉素已酰基转移酶 (CAT)报告基因 ]的 16HBE 14o ,ELISA法测定细胞裂解液中CAT相对活性。 结果 :①在气道上皮细胞系 16HBE 14o反复损伤、修复过程中 ,有部分细胞α SMA表达阳性 ,其中有少数细胞形态呈现长梭形、多角形或星形 ;TGF β1的刺激增加了α SMA阳性细胞数 ,并延缓了损伤后 16HBE 14o的修复。②TGF β1刺激后 2 4hCAT活性显著升高。 结论 :气道上皮细胞反复损伤、修复过程中 ,可能有部分细胞未能正常愈合而出现向肌纤维母细胞转化 ,进而可能参与哮喘气道重塑、气道高反应性的发生发展 ,提示TGF 张敏 吴壮 徐军关键词:气道上皮细胞 肌纤维母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哮喘 一种改进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方法分析同质二聚体内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英文) 被引量:1 2008年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FRET)技术日益广泛的应用于检测活细胞中分子内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由于FRET仅发生于相互作用的供体和受体,即供体-受体复合物之间,所以检测的FRET信号必须经标准化处理以去除供体受体比例和浓度的影响然后才能够进行FRET的比较研究.由于供体和受体的比例相同,分子内FRET的检测较为简单;而分子间FRET的检测存在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导致现有的方法很难精确定量.根据1类特殊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同质二聚体的独特特征,推导出供体-受体复合物的含量,进而开发了1种同质二聚体分子间FRET的精确定量的方法,以1种同质二聚体,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 alpha ,ERα)为供体和受体对,通过和其它的方法比较,证实了该方法用于FRET检测可获得更可靠的结果. 韩福军 罗永峰 徐军关键词:雌激素受体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 气道上皮损伤对上皮下成纤维细胞转分化的影响及其在支气管哮喘气道高反应发生中的地位 被引量:28 2005年 目的探讨损伤气道上皮对上皮下成纤维细胞活化、转分化为肌纤维母细胞的影响及其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气道高反应中的地位。方法原代培养的人气道上皮下成纤维细胞与经脂多糖(LPS)处理后给予机械划伤的人气道上皮细胞(16HBE)共培养,分别加入内皮素(ET)受体A拮抗剂BQ123、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中和抗体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信号通路特异性抑制剂,应用免疫组化、免疫印迹以及5-溴-2′-脱氧尿苷(BrdU)掺入等方法,检测上皮下成纤维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与细胞增殖情况;将细胞转染反义内皮素转换酶(anti-ECE)mRNA表达载体并运用酶谱分析法,研究ET-1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相互作用。结果损伤上皮诱导并增强了上皮下成纤维细胞α-SMA表达及细胞增殖,同时诱导了上皮下成纤维细胞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信号通路的活化;BQ123、TGF-β1中和抗体及p38MAPK、ERK1/2抑制剂均分别抑制或部分抑制了α-SMA的表达。与对照(转染空载体)及转染anti-ECEmRNA表达载体上皮细胞比较,转染空载体的上皮细胞损伤后上清液中ET-1分泌[机械划伤+LPS刺激的pEGFPN2转染16HBE组为(15·00±0·86)pg/ml;机械划伤+LPS刺激的anti-ECE转染16HBE组为(7·57±0·94)pg/ml]增加(P均<0·01)。结论损伤上皮通过释放ET-1和(或)TGF-β1诱导了上皮下成纤维细胞向肌纤维母细胞转分化并促进了细胞的增殖,这一过程涉及了MAPKs家族的p38MAPK与ERK1/2信号通路的激活。 陈兴无 徐军关键词:气道上皮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内皮素1 气道上皮损伤 细胞转分化 气道高反应 平滑肌细胞特异表达Cre重组酶转基因小鼠的建立 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建立平滑肌细胞特异表达Cre重组酶的转基因小鼠。方法:用分子克隆的方法构建含有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启动子、Cre重组酶基因和polyA的转基因载体α-SMA-Cre。以显微注射的方法将5.3kb的转基因片段引入小鼠基因组。通过PCR和LacZ染色以检测Cre重组酶在体内介导重组的功能。结果:共注射282枚受精卵,移植至10只假孕母小鼠的输卵管中发育,获得子代小鼠19只,经PCR鉴定有4只小鼠在基因组上整合有Cre基因,整合率为21%。将该小鼠与基因组上携带LoxP位点的Smad4条件基因打靶小鼠交配,通过PCR在所有含有平滑肌细胞的组织基因组DNA中检测到重组后的234bp特异条带。与“报告”小鼠—ROSA26交配,LacZ染色后小肠壁平滑肌细胞中特异地检测到Cre重组酶活性。结论:成功构建了平滑肌细胞特异表达Cre重组酶的转基因小鼠,该小鼠在平滑肌细胞中特异表达Cre重组酶,并能在体内成功地介导LoxP位点间的重组。 杨蕾蕾 吴壮 程萱 徐军 杨晓关键词:CRE重组酶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平滑肌细胞特异表达Cre重组酶转基因小鼠Cre重组酶的表达分布 被引量:2 2005年 利用转基因技术构建了平滑肌细胞特异表达Cre重组酶的转基因小鼠(SMA-Cre),将该小鼠与基因组上携带LoxP位点的ROSA26小鼠杂交,通过LacZ染色检测Cre重组酶介导重组的功能以及表达的组织特异性。结果显示,在气管C形软骨连接处平滑肌、细支气管壁平滑肌、食道壁平滑肌、胃壁平滑肌、小肠壁平滑肌、子宫壁平滑肌、膀胱壁平滑肌、血管壁平滑肌、心肌及骨骼肌中检测到Cre重组酶活性。表明SMA-Cre转基因小鼠在所有平滑肌细胞中表达Cre重组酶,并且有很好的组织特异性。 杨蕾蕾 吴壮 程萱 徐军 杨晓关键词:CRE重组酶 平滑肌肌动蛋白 转基因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