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3A0305) 作品数:5 被引量:64 H指数:5 相关作者: 丁国栋 殷小琳 王冬梅 李红丽 董智 更多>> 相关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林业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更多>>
菌根对植物抗盐碱性的影响机理研究 被引量:9 2010年 综合近年来国内外在菌根植物抗盐碱方面研究成果,从植物生理的角度总结和论述了在盐胁迫下菌根提高寄主抗盐碱性的机理,阐述了菌根在提高寄主抗性的同时对盐碱地土壤的改良作用,为用生物方法改良盐碱地提供参考。 殷小琳 王冬梅 丁国栋 王晓英关键词:菌根真菌 盐碱土壤 降雨及隔盐层对滨海盐碱地水盐运动的影响 被引量:17 2011年 为探索不同材料隔盐层对滨海盐碱地水盐运动的影响,在白蜡林地树穴底部布设炉渣和沙子作为隔盐层,比较研究不同深度土壤水分和总盐分的季节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土壤表层和不同深度处土壤含水量及含盐量变化规律不同,表层主要受降雨和蒸发影响,底层则同时还受地下水位变化的影响;1个雨季中,土壤表层强降雨的淋洗作用极为明显,表层不同隔盐层的差异性不太明显,但离表层30 cm处各隔盐层隔盐和抑制返盐的效果非常明显,设置炉渣隔盐层处理的电导率从5月份的591 m s/m下降到了10月份的493 m s/m,沙子隔盐层处理的电导率从558 m s/m下降到501 m s/m;离表层60 cm处炉渣隔盐层从810 m s/m下降到582 m s/m,沙子隔盐层从607 m s/m下降到560 m s/m。从减小电导率的幅度上来看,炉渣的隔盐效果好于沙子。 殷小琳 丁国栋 张维城关键词:土壤水分 水盐运动 滨海盐碱地 不同浓度NaCl盐处理对4种牧草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0 2009年 以花棒、沙蒿、籽粒苋和四翅滨藜4种牧草种子为试验材料,以蒸馏水为对照,研究了4种牧草在0.2%、0.4%、0.8%、1.2%和1.8%等5种NaC l浓度处理下的发芽率、相对发芽率、相对盐害率、幼苗生长势及耐盐性。结果表明:低NaCl浓度条件下,4种牧草的发芽率与相对发芽率较高,相对盐害率较低,随着盐处理浓度的增加,发芽率和相对发芽率呈下降趋势,相对盐害率呈增加趋势,但不同牧草种子对盐处理的响应浓度不同。不同牧草间与同一牧草不同浓度间相对发芽率差异明显,0.4%浓度处理对花棒、沙蒿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4种牧草的耐盐适宜范围与半致死浓度不同,以耐盐适宜盐浓度和耐盐半致死浓度排序与以发芽率、相对盐害率为依据的排序一致,其耐盐性排序由大到小为:花棒>沙蒿>籽粒苋>四翅滨藜。4种牧草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对不同盐浓度处理的敏感程度不同,花棒种子与幼苗对盐处理的敏感性均较差,其余3种牧草的种子对盐处理敏感性高,但幼苗对盐处理的适宜性强。 马琳 李红丽 董智 丁国栋关键词:牧草 相对发芽率 幼苗生长势 隔盐层对滨海盐碱地造林效果影响研究 被引量:5 2013年 通过对设置隔盐层的绒毛白蜡造林地土壤水分、盐分、土壤脱盐率及其叶片光合参数进行跟踪观测及对其变化过程的分析,研究了隔盐层对滨海盐碱造林地改良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隔盐层可减缓土壤水分在遭遇暴雨或干旱时变化的剧烈程度;隔断土壤盐分上升的通道,抑制土壤EC值的强烈变化,有效减轻盐碱地高盐分地毒害作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及水分利用效率都较高,而胞间CO2浓度和气孔限制值都较低,隔盐层维持了植株正常的光合作用,促进了绒毛白蜡的生长;从阻盐、脱盐及促进绒毛生长效果上看,炉渣隔盐层处理组(SLIL)>沙子隔盐层处理组(SAIL)>对照(CK)。 殷小琳 丁国栋 高媛媛 赵名彦 张佳音 包岩峰关键词:滨海盐碱地 水盐运动 光合作用 菌根真菌增强植物抗盐碱胁迫能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010年 土壤盐碱化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我国盐碱化土壤面积较大,严重影响当前农业发展,因此提高植物抗盐碱胁迫能力,盐碱土壤改良已成为当前我国生物科学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菌根真菌是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土壤微生物,它在增强寄主植物的抗盐碱胁迫能力中的作用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笔者从盐碱胁迫下菌根真菌对植物生长、营养吸收的影响,和菌根真菌提高植物抗盐碱胁迫能力的机理两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同时也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揣泽尧 王冬梅关键词:菌根真菌 植物 抗盐碱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