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8CDB067) 作品数:4 被引量:6 H指数:2 相关作者: 闫达中 陶兴无 高智明 张国华 单风娟 更多>> 相关机构: 武汉轻工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毕赤酵母工程菌表达猪β-干扰素 2014年 根据毕赤酵母密码子偏爱,人工合成了猪β-干扰素(PoIFN-β)基因,构建了重组载体pPICZA-PoIFN-β。重组载体经Sac I线性化后,电击转入毕赤酵母GS115,对在含博莱霉素(Zeocin)平板上生长的转化子进行鉴定,得到分泌表达猪β-干扰素的毕赤酵母基因工程菌株GS115/pPICZA-PoIFN-β。以1%甲醇诱导GS115/pPICZA-PoIFN-β表达。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表明,工程菌株实现了猪β-干扰素的高效分泌表达,表达产物为相对分子质量22ku和26ku的混合物,表达蛋白量约为80mg/L。 高智明 赵沁沁 张国华 闫达中 刘军关键词:分泌表达 毕赤酵母 利用基因组改组技术选育阿维拉霉素高产菌 被引量:4 2015年 为选育阿维拉霉素高产菌株,对野生型绿色产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viridochromogenes)Tü57进行传统物理和化学诱变,并获得一系列以阿维拉霉素A的含量为指标的正向突变体,再采用基因组改组技术将不同的正向突变体进行融合杂交,获得融合子。在筛选融合子的过程中,采用传统薄层色谱(TLC)和管碟法(二剂量法)结合进行初筛、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复筛的筛选策略。经过基因组改组,筛选得到一株高产菌株R708,其在摇瓶实验中阿维拉霉素A产量达到0.208 g/L,比野生菌株提高了20倍。基因组改组选育阿维拉霉素高产菌,能提高子代菌株的遗传多样性,比传统诱变选育更快速有效。 毛灵琪 李存治 陶兴无 闫达中关键词:阿维拉霉素 诱变 基因组改组 碱性木聚糖酶产生菌株的分离鉴定与产酶分析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分离1株高产碱性木聚糖酶菌株。方法:以木聚糖为唯一碳源,从造纸厂活性污泥中筛选1株高产碱性木聚糖酶细菌,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定糖法测定菌株产木聚糖酶的活力,并通过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比对对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菌株YD01所产木聚糖酶的最适pH值为8.0,最适温度为50℃;在pH 10和80℃时,仍有87%和85%的剩余酶活力,具有较好的耐碱性及较高的热稳定性。最终发酵产酶水平为36.85 U/mL。结论:鉴定该菌株为蛾微杆菌(Microbacterium imperiale),所产生的木聚糖酶具有较高的碱耐受性和热稳定性。 甘雅霆 周慧 李艳 董重实 赵硕 闫达中关键词:碱性木聚糖酶 氯氰菊酯降解菌DZS-3的分离鉴定及其特性 2014年 以氯氰菊酯为惟一碳源与氮源,从生产氯氰菊酯的农药厂污水曝气处理池的活性污泥样品中,通过富集驯化和划线分离,筛选出一株氯氰菊酯的高效降解菌DZS-3。经气相色谱检测,3d内其对氯氰菊酯的降解率为65.7%。形态学观察,该菌圆形,周边光滑,革兰氏染色鉴定为革兰氏阴性菌。通过16S r DNA序列分析及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将其初步鉴定为寡养单胞菌属的一种(Stenotrophomonas sp.)。 马婷 李存治 毛灵琪 单风娟 闫达中关键词:氯氰菊酯降解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