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61049)
- 作品数:92 被引量:1,245H指数:23
- 相关作者:郭熙赵小敏李伟峰孙凯谢文更多>>
- 相关机构:江西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基于时间可达性的土地整治道路布局研究
- 科学合理的对土地整治项目中的道路进行布局,有利于提高农户田间耕作出行便捷性和提升土地整治项目的满意度.研究区域为江西省樟树市阁山镇,调研获取农户田间耕作出行方式数据,收集地形、地貌和土地利用现状数据,野外采样、室内化验得...
- 叶英聪匡丽花赵小敏谢文郭熙
- 关键词:土地整治
- 近30年江西省耕地肥力质量时空演变规律被引量:4
- 2018年
- 以1985年第二次土壤普查和2012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收集的大量土壤样品为基础,基于GIS技术,选取江西省1985、2012年2期耕地肥力质量评价相关数据,以50 m×50 m栅格为评价基础单元,以综合指数法为评价方法评价江西省2个时期耕地肥力综合质量,分析了从1985年至2012年江西省耕地肥力综合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85年耕地肥力质量等级占主要比例的为Ⅳ等地,2012年耕地肥力质量等级占主要比例的为Ⅱ等地;2期耕地质量等级分布规律相似,耕地质量等级都是从中部平原地区到赣南山区逐步降低;从1985年至2012年江西省土壤养分含量普遍提升,使得江西省耕地肥力质量等级普遍提高,较大面积的Ⅲ、Ⅵ等耕地转换为Ⅰ、Ⅱ等耕地,特别是中部地区耕地肥力质量等级提高程度明显。
- 汪晓燕郭熙赵小敏
- 水稻高光谱遥感监测研究综述被引量:26
- 2019年
- 高光谱遥感技术凭借其可以快速、实时、准确、无损地获取水稻生长信息的优势,已经成为监测水稻生长状况的重要手段。本研究综述了高光谱遥感技术在水稻长势监测(包括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和地上生物量)、产量估算、养分诊断(包括氮素、磷素和钾素)、数据处理与反演方法等领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针对目前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水稻的精准管理提供参考。
- 赵小敏孙小香王芳东谢文郭熙
- 关键词:水稻高光谱遥感
-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生态敏感性的自然生态空间管制分区研究被引量:67
- 2020年
- 自然生态空间分区管制是国土空间管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内外生态环境研究的热点。针对国内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暂处于试点阶段,有关管制的方法有待进一步探究的情况下,旨在通过江西省自然生态空间管制分区,为实现合理保护自然生态资源,促进自然生态系统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参考。以江西省为研究对象,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通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和生态敏感性评价,构建二维关联判断矩阵,进行自然生态空间管制分区,并以此提出相关的管制建议。结果表明:江西省自然生态空间总面积为117924.67 km^2,约占全省总面积的70.66%,从空间上可划分为高重要高敏感区、中度重要敏感区和低重要低敏感区3种类型区;其中,高重要高敏感区以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为主,实施严格的区域准入措施;中度重要敏感区可依托区域生态资源优势,合理开展以维护、改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主要目的生态经营活动;低重要低敏感区允许在不破坏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前提下,适度开展一定规模的生产建设活动,减少污染排放,增强区域生态功能。全省16个国家自然保护区基本位于高重要高敏感范围内。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生态敏感性的自然生态空间管制分区可以为自然生态空间管制提供新思路,从而有效推动管制工作的进行。
- 黄心怡赵小敏郭熙江叶枫赖夏华
-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敏感性
- 基于农用地分等修正的土地整治项目对耕地质量的影响评价被引量:45
- 2016年
- 土地整治可提升耕地自然质量,改善耕地生产条件,研究土地整治项目对耕地质量的影响具有一定意义。该文以上高县2012年土地整治项目为例,在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的基础上,分析土地整治项目工程对耕地自然质量和生产条件的影响,通过判别耕地自然质量稳定因素和变化因素,增加土地利用修正因素构成评价体系,按农用地分等思路,从整治前后耕地质量等别的变化来研究土地整治项目对耕地质量的影响,并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对耕地质量影响较显著的因素。研究结果为:整治后研究区自然质量等从9.06等提升至8.81等,利用等从6.03等提升至4.68等;土地整治项目对耕地质量变化影响较显著的因素主要有:有机质含量、土壤p H值、排水条件、灌溉保证率、田块规整度、路网密度。研究结果表明:耕地自然质量变化因素和土地利用修正因素的选取可准确反映土地整治项目工程特征,评价结果也符合耕地质量真实情况。该文的农用地分等修正方法对于整治后耕地质量评价是可行的,同时评价结果可作为土地整治绩效提供依据。
- 匡丽花叶英聪赵小敏郭熙谢文
- 关键词:土地利用整治耕地质量
- 近30年江西省耕地土壤全氮含量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34
- 2015年
- 以第二次土壤普查和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采集的大量土壤样品为基础,以GIS为技术工具,对江西省耕地土壤全氮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85年和2012年江西省耕地土壤全氮含量在各设区市以及不同土壤类型之间均存在有较大的空间差异。1985年耕地土壤全氮含量最高的为萍乡市,最低的为九江市,空间变异最大为赣州市;2012年耕地土壤全氮含量较1985年整体提高了1个等级,全氮含量最高的为新余市,最低的为九江市,空间变异最大的为九江市。2012年水稻土全氮平均含量较1985年提高了7.24%;无论是在1985年还是2012年,水稻土全氮含量最高的为萍乡市,1985年水稻土全氮含量较低的三个设区市分别为吉安、赣州和九江,2012年则分别为九江、鹰潭和赣州。2012年旱地土壤全氮平均含量较1985年增加了43.88%,其中丰富级水平的土壤面积比例由1985年的7.38%提高至2012年的88.16%。
- 赵小敏邵华石庆华张佳佳
- 关键词:耕地土壤全氮
- 南方红壤区不同侵蚀程度下耕地土壤有效磷空间分布特征及其驱动因素被引量:11
- 2018年
- 以江西省兴国县耕地土壤有效磷为研究对象,结合高程、坡度、成土母质、土壤质地、耕层厚度和地貌类型等因素,运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和普通克里格法,对不同侵蚀程度下土壤有效磷空间变异及其驱动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侵蚀程度的加深,土壤有效磷均值呈下降趋势,当侵蚀程度不断加重时,土壤有效磷均值又呈上升趋势。不同侵蚀程度下土壤有效磷含量差异显著(P<0.001)。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极强度侵蚀(35.20%)>剧烈侵蚀(28.09%)>轻微侵蚀(28.02%)>重度侵蚀(27.90%)>无明显侵蚀(25.96%)>中度侵蚀(25.78%)。在无明显侵蚀时,成土母质能独立解释1.7%的土壤有效磷空间变异。在轻微侵蚀、中度侵蚀和重度侵蚀时,高程的独立解释能力分别为5.7%、2.3%和2.9%。在极强度侵蚀时,成土母质的独立解释能力为5.0%。在剧烈侵蚀时高程的独立解释能力为1.9%。因此,高程和成土母质是不同侵蚀程度下土壤有效磷空间变异的驱动因素。研究成果为不同侵蚀程度下合理开展耕地利用和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参考。
- 江叶枫叶英聪郭熙饶磊饶磊孙凯
- 关键词:土壤有效磷成土母质
- 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南方离子型稀土矿区开采遥感监测研究被引量:5
- 2022年
- 离子型稀土开采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以多时相Landsat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通过波段提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祼土指数(Bare Soil Index,BSI)和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等不同特征组合,构建“6-10-6”的三层式BP神经网络分类模型,对赣南近30年离子型稀土矿区开采损毁土壤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基于NDVI,BSI,DEM等不同特征组合的神经网络分类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分类精度,解译制图精度、用户精度、Kappa系数比单纯基于光谱的神经网络分类分别提高了12.11%~17.75%,13.40%~16.39%,0.137~0.179。从稀土矿区开采损毁面积来看,1987~2017年,赣南稀土矿开采大致呈现为由少量开采到过度开采再到逐步恢复的过程,由1987年的1905.5 hm^(2)扩张至2007年的17165.5 hm^(2),2017年损毁面积又回落至6477.74 hm^(2)。从空间分布来看,赣南稀土开采主要集中在寻乌、定南、安远、信丰、宁都、赣县、龙南8个县(市、区)。该研究较好地揭示了赣南30年来稀土矿区开采土壤毁损与恢复过程,研究结果可为矿区的生态环境治理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 林建平邓爱珍朱青赵小敏刘洋洋廖谌婳王霆宵
- 关键词:BP神经网络模型稀土矿区遥感
-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最小数据集的肥力指数构建被引量:18
- 2016年
- 土地肥力评价对江西红壤地区土壤的农业生产非常重要。目前土壤肥力评价使用的指标多且没有统一标准,构建最小数据集肥力指标的肥力指数综合模型能够为农业管理者提供足够的肥力信息。通过对来自吉安县、余江县和兴国县240个土壤样品的全部肥力指标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最小数据集的肥力指标,并对全部指标建立的肥力指数和最小数据集建立的肥力指数进行相关分析和分类后的配对分析。结果表明提取的最小数据集的肥力指标因子有有机质、pH,阳离子交换链和粘粒含量4种,基于4种肥力指标建立的肥力指数和全部指标建立的肥力指数相关性极显著,相关性达0.92,分类后的整体准确率为88.75%,kappa因子为0.82,基于主成分分析提取的最小数据集建立的肥力指数和全部指标建立的肥力指数一致,能够较好代表全部肥力指标信息。
- 杨梅花赵小敏王芳东郭熙谢文
-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
- 村级土地利用空间布局规划研究——以江西省余江县印畈村为例被引量:3
- 2019年
- 土地空间布局规划是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内容,合理的土地空间布局对改善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协调人地关系、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以江西省余江县印皈村为对象.通过高清遥感影像和GIS空间技术,结合参与式村民调査结果,对村域土地空间布局进行相应的规划。研究结果表明:村级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是现有规划体系的完善与延伸;土地利用空间的布局宜采用“自下而上”为主,“自上而下”为辅的工作模式;村民民主参与是土地利用空间合理布局的重要保障;规划后村域土地利用结合村庄发展特色,形成“一轴两翼一核心”的空间发展格局,顺应农村生产方式转型趋势,为具体空间项目的落实和土地空间布局优化奠定基础。印皈村土地利用空间布局规划研究符合新形势下农村土地利用和管理的现实需求,其研究结果有利于引导土地合理利用、推动乡村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保障。
- 黄心怡赵小敏郭熙郭熙
- 关键词:村级土地利用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