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8CDB042)

作品数:3 被引量:67H指数:3
相关作者:陈云峰乔艳李双来胡诚刘国际更多>>
相关机构: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定位施肥
  • 3篇施肥
  • 3篇土壤
  • 3篇长期定位施肥
  • 1篇有机碳
  • 1篇有效磷
  • 1篇速效
  • 1篇速效钾
  • 1篇碳储量
  • 1篇土壤氮
  • 1篇土壤全氮
  • 1篇土壤速效钾
  • 1篇土壤有机
  • 1篇土壤有机碳
  • 1篇土壤有效
  • 1篇土壤有效磷
  • 1篇剖面分布
  • 1篇全氮
  • 1篇棕壤
  • 1篇小麦

机构

  • 3篇湖北省农业科...
  • 1篇湖北生物科技...

作者

  • 3篇胡诚
  • 3篇李双来
  • 3篇乔艳
  • 3篇陈云峰
  • 2篇刘国际
  • 1篇石红磊
  • 1篇刘东海

传媒

  • 2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长期定位施肥土壤有效磷与速效钾的剖面分布及对作物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1
2012年
通过25年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不同的施肥方式对土壤有效磷与速效钾质量分数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肥配合施用氮、磷、钾肥能够大大提高土壤耕层有效磷的质量分数,施肥主要影响土壤耕层有效磷的质量分数,对其它土层影响不明显。有机肥配合施用氮、磷、钾肥能够提高土壤耕层速效钾的质量分数,对20~40 cm土层土壤速效钾质量分数也有提高作用。化肥配合有机肥施用稻谷的产量高于单施化肥或单施有机肥,单施化肥或单施有机肥稻谷的产量高于不施肥的对照。因此,为了提高土壤肥力与作物产量,最好的培肥方式是有机肥配施氮磷钾肥。
胡诚宋家咏李晶刘春清陶小蛾陈云峰乔艳刘东海李双来
关键词:长期肥料试验土壤有效磷土壤速效钾剖面分布
水稻小麦种植模式下长期定位施肥土壤氮的垂直变化及氮储量被引量:12
2010年
为了研究不同的施肥方式对土壤全氮变化及氮储量的影响,1981年在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南湖试验站设置了施用有机肥与化肥的长期定位田间试验,2006年水稻收获后田间取样分析每个处理不同土层的全氮含量与氮储量。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单施化肥与单施有机肥0~20cm土层土壤的容重下降,化肥添加有机肥比相应的单施化肥的容重要低一些。除了对照之外,其它处理都是0~20cm土层土壤全氮含量高于其它土层,氮肥配施有机肥处理0~20cm土层土壤全氮含量最高。除了氮磷钾肥配施过量有机肥处理外,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土壤的全氮含量都高于单施化肥或单施有机肥处理,20~40cm土层土壤全氮含量具有相似的规律。在0~20cm土层,与对照相比,单施氮肥及氮磷肥不能增加土壤全氮储量,但是化肥配施有机肥能够增加土壤全氮的储量。单施氮磷钾肥及单施有机肥也能够增加土壤全氮的储量。在0~20cm土层,氮肥配施有机肥处理的土壤全氮储量最多,达8.82t·hm-2,而氮肥处理的氮储量最低,仅为5.38t·hm-2。在100cm深度,与单施化肥及单施有机肥相比,化肥配施有机肥都增加了土壤全氮的储量。
李双来胡诚乔艳陈云峰刘国际石红磊
关键词:长期定位施肥土壤全氮
长期不同施肥方式下土壤有机碳的垂直分布及碳储量被引量:35
2010年
为了研究施肥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在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南湖实验站进行了25年不同施肥方式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除单施氮肥与单施有机肥外,其他施肥方式均提高了0~20cm土壤有机碳含量与碳储量;与对照及单施化肥相比,有机肥配施化肥均提高了0~20cm及0~100cm土壤有机碳含量与碳储量。单施化肥与单施有机肥对各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较小,且土壤有机碳累积少;而化肥配施有机肥提高了0~20cm与20~40cm土壤有机碳含量与碳储量。除对照及氮磷钾肥配施过量有机肥处理外,其他处理土壤全氮与有机碳含量间具有显著相关性。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是提高农田土壤有机碳,增加土壤碳储量的有效方法。
胡诚乔艳李双来陈云峰刘国际
关键词:黄棕壤长期定位施肥土壤有机碳碳储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