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4BZJ003)

作品数:7 被引量:33H指数:3
相关作者:陈永胜梁恒豪陆丽青沈洋任俊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浙江工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哲学宗教

主题

  • 5篇心理学
  • 4篇宗教
  • 4篇宗教心理
  • 4篇宗教心理学
  • 2篇心理
  • 2篇理学
  • 1篇当代心理学
  • 1篇心理学思想
  • 1篇心理学研究
  • 1篇有神论
  • 1篇争夺
  • 1篇无神论
  • 1篇西方宗教
  • 1篇美国宗教
  • 1篇话语权
  • 1篇佛教

机构

  • 5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浙江工商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4篇陈永胜
  • 2篇梁恒豪
  • 1篇任俊
  • 1篇沈洋
  • 1篇陆丽青
  • 1篇王琪
  • 1篇林琳

传媒

  • 2篇宗教心理学
  • 1篇科学与无神论
  • 1篇宗教学研究
  • 1篇心理科学进展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美国宗教心理学研究的历史、现状与问题被引量:15
2005年
在回顾美国宗教心理学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分析了美国宗教心理学研究的现状,并从中揭示出美国宗教心理学研究存在的问题。美国的宗教心理学经历了兴起、衰落、复兴的曲折发展过程。宗教观念、宗教体验、宗教行为系美国宗教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维度,宗教同人格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在美国宗教心理学研究中处于突出地位。两支研究队伍(心理学背景的宗教心理学研究者和宗教学背景的宗教心理学研究者)的分歧及心理学取向的研究者在研究方法方面的分歧,是美国宗教心理学研究值得重视的问题。
陈永胜陆丽青梁恒豪
关键词:宗教心理学
宗教心理学在美国的发展历程及态势探析
2013年
本文通过对美国宗教心理学发展历程的梳理,揭示出美国宗教心理学当前的发展态势及存在的问题。美国的宗教心理学经历了兴起、衰落、复兴的曲折发展过程。宗教观念、宗教体验、宗教行为构成了美国宗教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维度,宗教与人格的关系、宗教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在美国宗教心理学的研究中处于突出地位。两支研究队伍的分歧及心理学取向的研究者在研究方法方面的分歧,系美国宗教心理学研究值得重视的问题。
陈永胜梁恒豪陆丽青
关键词:宗教心理学
詹姆斯的宗教心理学思想新探
2013年
詹姆斯对宗教心理的关注,与其浓厚的家庭宗教背景、青少年时代的心理冲突和晚年激进的经验主义倾向有密切关系。其主要特点是:强调从非理性的角度看待个人的宗教经验;主张按照实用性原则处理信徒的人格差异;力求通过个案比较促进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其贡献在于:开创了从个体人格差异角度剖析宗教经验的独特之路,开辟了依据心理学原理指导信徒日常生活的应用之路,开拓了引领宗教心理研究朝着多样化发展的探索之路。其历史局限表现在:忽略了群体宗教意识对个体宗教意识的制约作用,对个体宗教经验特别是神秘经验的解释含混不清,在宗教心理学理论构建方面缺乏严密的逻辑体系。
陈永胜沈洋
关键词:宗教心理学
略论西方宗教心理学中无神论与有神论话语权的争夺
2009年
如果把1882年霍尔(Granville Stanley Hall,1844--1924)的第一篇宗教心理学论文《对儿童的道德与宗教训练》作为现代西方宗教心理学的开端,西方的宗教心理学迄今已有120余年的历史。回顾西方宗教心理学走过的道路,可以发现,有神论思潮在西方宗教心理学的发展中始终处于主导或控制地位,而具有无神论倾向的宗教心理学家的声音十分微弱.这种状况至今仍在延续。本文拟就百年以来西方宗教心理学中无神论与有神论话语权的争夺状况作一简要梳理.并就与此相关的学术文化对策问题略抒己见。
陈永胜林琳王琪
关键词:宗教心理学话语权
佛教对当代心理学发展的影响被引量:3
2007年
佛教是一种重要的东方哲学文化,它的一些精神已经渗透进了当代的许多学科领域。在心理学领域,心理学在思想层面、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都能看到佛教的核心精神——Dukkha箴言(人的苦难)、Tanha箴言(人的欲望)、Nirvana箴言(苦难中的涅槃)和Magga箴言(摆脱苦难的路径)的影子。因此,探求佛教文化在当代心理学中的生存状况,寻找心理学视野下的真实佛教就成为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基础性问题。
任俊
关键词:佛教当代心理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