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1360)
- 作品数:30 被引量:109H指数:7
- 相关作者:刘勇王苗苗李洪伟段磊刘梦莹更多>>
-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地质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一种高光谱图像的半监督分类方法被引量:3
- 2018年
- 基于密度的抽样和动态时间扭曲距离,提出了一种半监督高光谱模糊聚类方法。该方法首先应用基于密度的方法对样本进行抽样,然后采用动态时间扭曲距离计算样本之间的相似度,最后利用半监督模糊C均值算法进行聚类。为了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在广泛使用的Indian Pines数据集和Pavia U数据集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取得理想的分类结果。
- 李彩虹赵祎霏
- 关键词:高光谱图像
- 多源遥感数据土地覆被空间尺度效应探讨被引量:5
- 2017年
- 鉴于目前土地覆被空间尺度效应的探讨大多集中于低空间分辨率数据,而对中高分辨率数据却鲜有研究的情况,基于3景中高分辨率(2.5m、10m和30m)的同区域同时相遥感数据的土地覆被分类图,从土地覆被空间一致性、土地覆被空间信息转移、土地覆被空间格局变化3方面进行了空间尺度效应探讨。研究表明,不同空间分辨率影像上反映的区域土地覆被空间格局在宏观上是一致的,但构成各个土地覆被类型斑块的边界、形状和数量随着空间分辨率的转换发生了变化;土地覆被类型的空间信息转移趋势取决于构成该土地覆被类型的斑块的形状、大小和空间分布情况;随着空间分辨率的降低,各个土地覆被类型逐渐趋于完整,斑块的狭长程度和边界的复杂程度逐渐降低。
- 马红梅王苗苗刘勇
- 关键词:遥感数据土地覆被
- 基于改进U-Net模型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城市建筑物的提取被引量:5
- 2022年
- 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城市建筑物周围环境复杂多样,易被阴影遮挡,难以精细化提取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U-Net网络用于图像中的城市建筑物提取.该网络在标准U-Net网络的编码器末端嵌入双重注意力模块,可以通过捕获全局建筑物信息和长通道建筑物信息,实现建筑物特征的增强.在交叉熵损失函数的基础上加入Lovász损失函数,构成的复合损失函数增强了对建筑物提取结果的约束能力,进一步提高了模型的鲁棒性.将该模型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数据集上进行验证,提取建筑物的F1-score为87.83%.结果表明,本方法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周围环境复杂多样、被阴影遮挡的城市建筑物具有较强的提取能力.
- 秦梦宇刘勇张寅丹张洋侯建西
- 关键词:高分辨率遥感影像
- 集成基于对象影像分析与贝叶斯软融合的土地覆被变化检测被引量:3
- 2020年
- 应用遥感数据进行分类后变化检测时,土地覆被分类误差会造成严重的误差累积效应,同时会导致土地覆被类型转换结果中经常出现不尽合理的情况.采用基于对象的影像分析方法,利用两期国产高分一号影像数据分析了兰州市建成区及其东南部边缘地区的土地覆被变化.通过分析研究区的特征,得到了研究区的土地覆被转移逻辑.利用贝叶斯软融合方法降低了土地覆被变化分类误差的累积效应,运用土地覆被逻辑,消除了不合逻辑的结果,变化检测结果总精度达到81.61%.最终得出了兰州市总体上沿沟谷地向周边东南方向延伸的发展模式.
- 刘巨峰刘勇蒋月陆海霞何江
- 关键词:土地覆被
- 一种基于FCM和MFR的云霾模糊分类方法
- 2018年
- 基于模糊c均值方法和改进的马尔科夫随机场模型,本文提出了一种云霾场景下的识别云霾的模糊分类方法。为了去除分类结果中的噪音点,利用空间邻居关系和马尔科夫随机场(MFR),更新由FCM方法得到的隶属度矩阵。该方法可以在云霾混合的场景中,正确识别出云与霾的边界。与传统的云霾识别方法相比,本文所提出的方法不依赖于阈值和经验,且具有较好的识别能力。为了说明该方法的可行性,我们选择了2组华北平原的MODIS卫星遥感数据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 刘勇赵霏
- 关键词:MODIS遥感马尔科夫随机场
- 过去20年兰州新区秦王川地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被引量:14
- 2016年
- 兰州秦王川地区是国家级开发区-兰州新区的所在地,过去20年来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文中基于4期Landsat TM/OLI卫星影像的分类结果,采用状态转移矩阵和景观生态学方法分析了1994-2013年间秦王川地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结果表明:1)大面积砂田被水浇地置换,水浇地、荒草地和砂田面积从1994年的100.39km^2、709.52km^2和266.09km^2改变到2013年的389.13km^2、531.81km^2和10.18km^2。居民地的土地面积从1994年的23.32km2增加到2013年的107.89km^2。2)景观多样性和破碎性增加,优势度降低,斑块形状趋于复杂。3)"引大入秦"工程建设改变了区域水资源利用格局,人口增长和新区开发建设促使过去的水浇地和农村居民地被新城镇和工业用地类型所取代。针对景观生态质量下降的问题,提出发展高效精准农业,增加绿色生态廊道景观和湿地生态补水的建议。
- 刘梦莹江帆刘勇
- 关键词:驱动力景观生态学
- 近20年来腾格里沙漠南缘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及其成因探讨——以甘肃省古浪县冰草湾地区为例被引量:9
- 2015年
- 以甘肃省古浪县冰草湾地区1991、2000和2009年3期Landsat TM影像为数据源,采用基于对象的影像分类方法提取研究区各时期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信息,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土地利用类型转换关系和导致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因素。结果表明:采用基于对象的影像分类方法精度较高,可以达到准确提取土地利用/土地覆盖信息的目的;1991~2009年,冰草湾地区农田和居民用地的面积持续增加,并向沙漠和盐碱地方向扩张,呈现"人进沙退"的格局;2000~2009年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相互转换速度明显低于1991~2000年,土地利用状况呈现趋于稳定的趋势。造成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是引黄灌溉和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
- 梁治华刘勇
- 关键词:LANDSATTM
- 基于Sentinel-2数据的祁连山草地自动提取策略
- 2021年
- 提出一种基于影像重叠区域特征迁移的大区域草地自动提取策略,评估重叠区域样本量对模型性能的影响,集成神经网络分类器和平衡分布自适应模型,仅利用重叠区域信息,自适应平衡因时相差异造成的草地特征变化,迁移拓展完成大区域草地信息的精准提取.以Sentinel-2影像为例,开展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北部草地制图试验,在6景草地分类中,单幅分类总体精度和卡帕系数均大于89.09%和0.75,重叠区域的样本量仅达到10%时分类性能趋于稳定.结果表明该策略在草地制图中的有效性及拓展到大区域影像综合制图中的潜力.
- 邢瑾候建西刘勇张寅丹刘立郭根发
- 关键词: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 基于多层次分割分类模型及其特征空间优化的建筑物提取方法被引量:16
- 2019年
- 针对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城市地物信息提取中的尺度效应、光谱多样性及分类特征优化等问题,基于面向对象影像分析方法,结合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技术,提出了一种多层次分割分类模型及其特征空间优化的建筑物提取方法。首先,根据遥感信息多尺度特性,针对地物特征差异设立层级关系,再结合光谱多样性特征定义地物包含的子类型,建立基于不透水面分割分类提取建筑物的层次化结构;然后,利用提出的ReliefF-PSO组合特征选择方法,优化构建相应层次的影像特征空间;最后,在多尺度分割和特征优化的基础上,基于随机森林模型获取不透水面分布,进而采用J48决策树算法分类提取建筑物。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利用较少数量的影像特征,获得高精度的建筑物提取成果。
- 党涛宋起刘勇徐安建徐波张宏刚
- 关键词:建筑物
- 基于机载LiDAR数据和遥感影像的复杂建筑物提取被引量:1
- 2018年
- 综合利用机载LiDAR数据和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优势,提出了一种面向对象的分层分类提取复杂建筑物的新方法。首先根据坡度强度信息,将影像分割成高、中、低坡度目标;再采用阈值法进行陡峭区、地表面和建筑物的初始分类;最后根据邻近对象光谱相似性原则,对陡峭区进行多尺度分割,并结合光谱、形状和空间关系等特征,基于模糊分类对建筑物提取结果进行优化。实验表明,该方法提取的建筑物信息精度较高,轮廓边缘相对完整。
- 党涛党丹凤周立勇任建平
- 关键词:机载LIDAR高分辨率影像建筑物提取面向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