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0818094)

作品数:19 被引量:690H指数:12
相关作者:许志琴李化启蔡志慧杨经绥孟元库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造山带
  • 3篇盆地
  • 3篇青藏高原
  • 3篇冈底斯
  • 3篇藏南
  • 2篇地幔
  • 2篇地幔柱
  • 2篇新生代
  • 2篇雅鲁藏布江缝...
  • 2篇韧性剪切
  • 2篇韧性剪切带
  • 2篇特提斯
  • 2篇同位素
  • 2篇碰撞
  • 2篇片麻岩
  • 2篇沁水盆地
  • 2篇青藏
  • 2篇锆石
  • 2篇穹窿
  • 2篇喜马拉雅造山...

机构

  • 18篇中国地质科学...
  • 8篇南京大学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墨尔本大学
  • 1篇青岛海洋地质...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四川省地质调...
  • 1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黄金集团...

作者

  • 15篇许志琴
  • 5篇蔡志慧
  • 5篇李化启
  • 4篇孟元库
  • 4篇杨经绥
  • 3篇王勤
  • 3篇曾令森
  • 3篇刘晓佳
  • 2篇戚学祥
  • 2篇李忠海
  • 2篇汪新文
  • 2篇陈希节
  • 2篇赵中宝
  • 2篇曹汇
  • 2篇梁凤华
  • 2篇许翠萍
  • 1篇李天福
  • 1篇黄启帅
  • 1篇黄学猛
  • 1篇王瑞瑞

传媒

  • 7篇岩石学报
  • 5篇地质学报
  • 2篇地质论评
  • 1篇中国地质
  • 1篇西北地质
  • 1篇地学前缘
  • 1篇桂林理工大学...
  • 1篇地球科学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松潘-甘孜地体东南缘长枪穹隆核部里伍群碎屑锆石年代学和Hf同位素特征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4
2019年
长枪穹隆位于青藏高原北部松潘-甘孜地体之南端的木里地区,被东部的扬子板块和西部的羌塘地块所围绕。伏于三叠纪复理石地层之下的长枪穹隆由一套浅变质的沉积岩系组成,核部主要为里伍群二云石英片岩。为精确限定长枪穹隆核部里伍群的沉积时代和源区特征,本文运用LA-ICP-MS锆石U-Pb微区定年和原位Lu-Hf同位素分析技术,对里伍群变沉积岩系样品进行了锆石年代学、锆石微量元素和Lu-Hf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155颗碎屑年龄横跨早奥陶世-太古宙(476~3583Ma),碎屑锆石的Th/U比值均大于0. 1,大部分锆石具有明显的震荡环带,且锆石的稀土元素呈现明显的HREE富集、正Ce异常和负Eu异常的特点;上述特征指示该系列锆石为岩浆成因。碎屑锆石原位Hf同位素显示其εHf(t)值具有较宽泛的变化范围,介于-22^+14。锆石混合年龄谱能区分出四个明显的特征年龄峰值:~516Ma、~740Ma、~884Ma和~2. 5Ga。综合对比区域研究结果,我们认为476~560Ma的碎屑锆石可能来自于当时邻区冈瓦纳大陆北缘的泛非造山带,而715~1000Ma碎屑锆石可能来源于扬子板块西缘的新元古代的岩浆岩带和江南造山带。
刘晓佳许志琴郑艺龙马泽良
关键词:碎屑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
片麻岩穹窿与伟晶岩型锂矿的成矿规律探讨被引量:29
2019年
"片麻岩穹窿"是指中下地壳热动力过程产生的与岩浆作用(或混合岩化作用)密切相关的穹状构造,是折返造山的产物.片麻岩穹窿的形成经历了从垂直上升的地壳流导致的岩浆上涌的挤压收缩到岩体侵位的顶部伸展机制的转化过程,这一过程有利于富含锂-铯-钽型(LCT)型伟晶岩的生成和锂族元素的富集.研究表明,位于青藏高原北部的中国松潘-甘孜-甜水海印支造山带是中国大型"伟晶岩型"锂矿资源赋存的基地,松潘-甘孜东南部的超大型甲基卡型伟晶岩型锂矿带,产于具有巴罗式"低/中压-高温"变质组合的三叠纪复理石围岩中,早中生代花岗岩以及衍生的大量含锂稀土矿物的伟晶岩脉侵位有成因关系.研究认为,探究片麻岩穹窿的形成过程和构造成因机制;识别花岗岩-含矿伟晶岩的地球化学属性,揭示花岗岩浆分异作用与含矿伟晶岩相演变的成因联系,以及锂元素迁移、富集熔浆的过程;圈定三叠纪地层中巴罗式变质相带的展布,探明富锂伟晶岩矿带赋存的有利变质相带及形成的P-T条件;揭示"变形-变质-岩浆深熔-成矿"的时空耦合、制约与相互作用,再造造山过程中锂资源富集和保存的规律,以及建立成矿动力学模式;是揭示片麻岩穹窿与伟晶岩型锂矿的成矿规律的重要科学途径.
许志琴付小方赵中宝李广伟郑艺龙马泽良
关键词:锂矿矿床学
藏南冈底斯白垩纪弧后盆地的地壳变形及初始高原的形成被引量:11
2017年
在藏南"南冈底斯岩浆弧"的北侧,发育一个白垩纪碳酸盐-碎屑岩组成的弧后盆地,盆地基底为早侏罗纪火山岩,其上被大面积晚白垩世-古新世林子宗群火山岩(62~45Ma)角度不整合覆盖,以及65~40Ma花岗岩基的侵位。南冈底斯弧后盆地的主要地壳变形表现为:在自北向南剪切应变下,以早侏罗世火山岩与晚侏罗-白垩世沉积岩之间的冈底斯滑脱带(GD)为主要构造底面,与上部白垩纪地层的强烈褶皱和铲式构造一起组成的"滑脱-褶皱"构造样式。研究表明,弧后盆地的滑脱-褶皱构造是90~62Ma期间与新特提斯大洋岩石圈板片俯冲有关的弧后盆地地壳缩短、加厚和造山作用的表征。大面积存在的冈底斯林子宗火山岩与其下部地层的角度不整合是一种"火山披盖式"的不整合,说明冈底斯弧后盆地经历伸展到地壳缩短变形、造山隆升和剥蚀夷平的演化过程,标志洋-陆俯冲到陆-陆碰撞的转换。提出南冈底斯初始高原在晚白垩世俯冲条件下开始形成的新认识。
马元许志琴李广伟马士委马绪宣陈希节赵中宝
关键词:滑脱构造
Re-Os同位素对峨眉山大火成岩省成因制约的探讨被引量:15
2008年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ELIP)主要由玄武岩、玄武质火山碎屑岩及少量的苦橄岩(包括越南的科马提岩)、长英质岩石以及层状岩体和岩墙组成,其物质来源直接关系到其成因是否与地幔柱活动有关。Re-Os 同位素体系是地核、地幔和地壳物质的最佳示踪剂。前人对 ELIP 内的 Re-Os 同位素研究表明,低 Ti 玄武岩的 Os 含量为0.006×10^(-9)~0.400×10^(-9),^(187)Os/^(188)Os 初始值为0.1371~1.403,并提出其与地幔柱活动有关;而高 Ti 玄武岩的 Os 含量为0.004×10^(-9)~0.560×10^(-9),^(187)Os/^(188)Os 初始值为0.1271~5.19,认为起源于大陆岩石圈地幔或地幔柱上升过程中受到大量岩石圈地幔"混染"(Xu JF et al.,2007);科马提岩的 Os 含量为1.24×10^(-9)~7.00×10^(-9),^(187)Os/^(188)Os 初始值为0.1251~0.1261,苦橄岩的 Os 含量为0.32×10^(-9)~2.329×10^(-9),^(187)Os/^(188)Os 初始值为0.1233~0.1266,指示苦橄岩和科马提岩均来自亏损地幔源区(Hanskiet al.,2004;陈雷等,2007)。本文利用 Os 含量最低、^(187)Os/^(188)Os 最高的高 Ti 玄武岩作为地壳端员,用铁质陨石、原始上地幔(PUM)和亏损地幔(DMM)作为地核和各种地幔端员,分别做二元混合计算,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玄武岩和所有苦橄岩及科马提岩均落在地壳和 DMM 混合曲线附近,并且邻区特提斯洋地幔岩与 DMM 具有相近的 Os 含量和^(187)Os/^(188)Os 组成,据此推测峨眉山火成岩的形成与特提斯洋的活动有关,主要受控于地壳和亏损地幔的相互作用。
史仁灯郝艳丽黄启帅
关键词:RE-OS同位素地幔柱峨眉山大火成岩省
运动学涡度在藏南冈底斯岩浆带中段谢通门-曲水韧性剪切带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6年
一般剪切带主要由纯剪切和简单剪切共同作用,不同的剪切带及不同的构造位置两者所占有的比例不同。利用运动学涡度(wk)可以定量地分析两者间的比值大小。本文通过极莫尔圆法和有限应变轴率Rs/石英C轴组构法对冈底斯岩浆带中段谢通门一啦水滑覆型韧性剪切带的运动学涡度进行了计算,两种方法获得了较为一致的结果。通过极莫尔圆法,对剪切带中的9组糜棱岩样品进行了运动学涡度计算,获得了Wk=0.73~0.96,平均值Wk=0.83。运用有限应变轴率Rs/石英c轴组构法对4个样品进行了分析,得到Wk=0.85~0.93,均值为0.88,两种方法获得了较为一致的应变结果。还根据极莫尔圆图解,计算了该韧性剪切带的减薄量s=0.09~0.35,平均减薄量为0.20。研究表明该韧性剪切带为典型的以简单剪切为主伴有部分纯剪切的一般剪切,该剪切带的形成可能与拉萨地体在中新世时从挤压到侧向伸展的转换有关。该剪切带变形特征和运动学涡度的确定深化了对藏南冈底斯地区的构造演化过程的理解,并对青藏高原中南部的地质研究具有推进作用。
孟元库许志琴马士委刘晓佳
关键词:运动学涡度韧性剪切带糜棱岩
高喜马拉雅的三维挤出模式被引量:23
2013年
作为喜马拉雅造山带变质核的高喜马拉雅杂岩带,是以高级变质岩石、普遍的深熔反应以及高温韧性变形为主要特征的热碰撞造山带。在高喜马拉雅平行造山的韧性伸展构造发现的基础上,建立高喜马拉雅挤出的3-D构造模式,并提出了挤出的动力学过程:(1)造成高喜马拉雅中弱和热物质产生的局部熔融阶段(46~35 Ma),(2)平行造山的韧性伸展和重力裂陷阶段(28~26 Ma开始),(3)韧性逆冲型剪切带形成阶段(>626~23 Ma),(4)MCT和STD的形成造成的高喜马拉雅挤出阶段(23~17 Ma)。
许志琴王勤曾令森梁凤华李化启戚学祥蔡志慧李忠海曹汇
藏南冈底斯地体谢通门—曲水韧性剪切带^(40)Ar/^(39)Ar年代学约束被引量:19
2016年
藏南冈底斯谢通门—曲水韧性剪切带发育在拉萨地体南缘,其活动时限对厘定藏南大地构造演化极为关键,并且对揭示印度—亚洲陆陆碰撞前缘的构造变形具有重要的意义。谢通门—曲水韧性剪切带位于拉萨地体冈底斯岩基南缘,为一条向北倾覆,走向近东西,宽1~2 km的滑覆型韧性剪切带,其中剪切带中的糜棱岩可见明显的面理,并且在面理上发育有南北向拉伸线理,为一套典型的S—L构造岩。为了定量确定剪切带的变形温度,本文在宏观和微观分析的基础上,对糜棱岩中的典型样品进行了EBSD石英组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谢通门—曲水韧性剪切带以底面和柱面滑移为主,伴有少量菱面滑移,变形温度为中低温(300℃~550℃),即绿片岩相到低角闪岩相。通过对剪切带中的绢云母和黑云母^(40)Ar-^(39)Ar测年,获得了较好的年代学数据,两组年龄21.81±0.28 Ma和23.24±0.32 Ma在误差范围内具有一致的年代学意义,结果表明谢通门—曲水韧性剪切带形成于中新世早期(Aquitanian期)。结合云母的^(40)Ar-^(39)Ar年龄以及区域大地构造背景,谢通门—曲水韧性剪切带形成于板块后碰撞阶段(postal collision),是拉萨地体由挤压向伸展转换的产物。该剪切带年代学的厘定,一方面限定了拉萨地体南缘新生代大地构造演化的过程,另一方面对造山带构造以及青藏高原中—南部地区的地质研究具有推进作用。
孟元库许志琴马士委杨斐斐
关键词:冈底斯韧性剪切带40AR-39AR年龄
中国大陆显生宙俯冲型、碰撞型和复合型片麻岩穹窿(群)被引量:32
2015年
片麻岩穹窿(gneiss dome)是中下地壳热动力学过程产生的、与岩浆作用(或混合岩化作用)密切相关的穹窿状构造。片麻岩穹窿大部分是地壳深层次变动的产物,在世界范围内几乎出露在所有的折返造山带中,反映了所在地区地壳的大幅度抬升。片麻岩穹窿核部主要是无或弱岩浆组构的花岗岩体和高级变质岩(例如混合岩),边部是具有岩浆组构的花岗片麻岩,幔部由来自地壳深部的高级片岩和片麻岩组成。片麻岩穹窿的形成经历从垂直上升的地壳流导致的岩浆上涌的挤压收缩机制到岩浆体侵位的顶部伸展机制的转化过程。根据片麻岩穹窿的岩石组合、组构特征、成因机制和大地构造背景以及片麻岩穹窿与地壳流关系的分析,结合中国大陆典型片麻岩穹窿的研究,提出中国大陆显生宙的片麻岩穹窿和片麻岩穹窿群可以划分为与大洋岩石圈板片俯冲增生与随后的折返造山相关的"俯冲型"片麻岩穹窿(群),如秦岭片麻岩穹窿;与陆陆碰撞折返造山有关的"碰撞型"片麻岩穹窿(群),如北喜马拉雅拉轨岗日片麻岩穹窿(群)和松潘甘孜雅江片麻岩穹窿(群);与俯冲和碰撞的叠合作用有关的"复合式"片麻岩穹窿(群),如帕米尔空喀山片麻岩穹窿和东冈底斯林芝片麻岩穹窿(群)。
许志琴马绪宣
关键词:俯冲碰撞折返
太行山新生代构造隆升的地质学证据——来自沁水盆地沁参1井的磷灰石裂变径迹证据被引量:11
2015年
对采自太行山西侧的沁水盆地沁参1井及邻区12个样品进行了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结合太行山东侧石家庄-邢台地区9个样品的磷灰石/锆石裂变径迹结果,综合分析表明:太行山在新生代的抬升是不均衡的,前新生代的剥蚀夷平-准平原化后,古近纪初经历了隆升,再到古近纪末的剥蚀夷平,最后到新近纪的快速隆升。现今太行山的主体是新近纪以来隆升的,即23~18 Ma以来,其中快速隆升期为上新世以来,隆升幅度为4000 m,隆升的平均速率为0.18 mm/a。新近纪以来太行山的隆起主要来自于3个因素:①欧亚板块碰撞的远程效力;②热冷却;③构造负荷综合作用。新生代太行山的抬升与其周缘盆地和山脉的演化存在着对应关系,为一个区域性事件。
孟元库汪新文陈杰
关键词:裂变径迹新生代隆升速率沁水盆地
地球的层圈结构与穿越层圈构造被引量:19
2018年
从1906年发现地核到20世纪60年代,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和矿物物理学的研究揭示了地球具有物理化学性质截然不同的层圈结构,并根据全球地震波速度和密度的变化建立了初始参考地球模型。1967年提出的板块构造理论假定刚性的岩石圈板块在塑性的软流圈之上发生运动,在洋中脊不断形成的洋壳逐渐在海沟俯冲,由于板块是刚性的,变形将主要集中在板块边界。板块构造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大洋岩石圈的形成和消亡、火山和地震活动带的分布以及全球构造格局,给地球科学带来了一场革命。但是,经典的板块构造理论尚未解决板块运动的起源和驱动力、大陆岩石圈的弥散性变形、大陆深俯冲等问题,因此大陆动力学成为对板块构造理论的重要补充。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板块汇聚边界,大洋岩石圈可以俯冲至地幔过渡带、下地幔,乃至核幔边界;而大陆岩石圈可以俯冲至150~300 km深度,然后相对低密度的陆壳物质快速折返形成含柯石英和微粒金刚石的超高压变质带。地幔柱活动是是俯冲板块再循环的产物,不仅可以形成大火成岩省和洋岛玄武岩,还可以把俯冲到地幔过渡带的物质带回浅部,导致蛇绿岩中保留金刚石和深地幔矿物。因此,俯冲带和地幔柱不仅提供了穿越层圈的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通道,也驱动了对地球宜居性至关重要的水循环和碳循环,是研究地球物质组成和动力学演化的重要窗口。
许志琴王勤孙卫东李忠海
关键词:大陆动力学俯冲带地幔柱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