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01214)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赛林霖李兰波郭启明贾强刘毅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省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研究院山东省实验动物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济南市高校院所自主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阿特拉津
  • 3篇爪蟾
  • 3篇非洲爪蟾
  • 2篇异常发育
  • 2篇生殖
  • 2篇生殖毒性
  • 2篇睾丸
  • 2篇发育
  • 2篇发育影响
  • 2篇非编码
  • 2篇长链
  • 2篇长链非编码R...
  • 2篇除草
  • 2篇除草剂
  • 2篇除草剂阿特拉...
  • 1篇大蟾蜍
  • 1篇动物发育
  • 1篇性腺
  • 1篇性腺发育
  • 1篇中华大蟾蜍

机构

  • 5篇山东省职业卫...
  • 2篇山东省实验动...

作者

  • 5篇赛林霖
  • 4篇贾强
  • 4篇郭启明
  • 3篇薄存香
  • 2篇刘毅
  • 2篇李兰波
  • 2篇邵华
  • 2篇张玉
  • 1篇谢琳
  • 1篇杨倩

传媒

  • 2篇中国职业医学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2018环境...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4
  • 2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除草剂阿特拉津对两栖类动物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0年
阿特拉津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除草剂,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水域中都检出了大量的阿特拉津残留。阿特拉津被疑为两栖类动物减少的原因之一,但此观点一直颇具争议。该文针对阿特拉津对两栖类动物的发育影响及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总结了众多学者争论的焦点问题,指出了有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更加系统地研究阿特拉津对两栖类的发育影响和全面制定阿特拉津在环境中残留的安全标准、建立环境监测方法和发育影响的预防策略提供科学参考。
赛林霖贾强李兰波刘毅
关键词:农药阿特拉津两栖类发育影响
长链非编码RNA在阿特拉津诱导的非洲爪蟾睾丸异常发育中作用的研究
目的阐明非洲爪蟾正常睾丸和阿特拉津诱导的异常发育睾丸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的表达状况,筛选差异表达的lncRNA,并对差异表达lncRNA的功能进行预测,为阐明阿特拉津诱导非洲爪蟾睾丸异常发育的机制提供新的依...
郭启明贾强薄存香张玉赛林霖邵华
关键词:非洲爪蟾长链非编码RNA生殖毒性
除草剂阿特拉津对中华大蟾蜍生存和性腺发育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三嗪类除草剂阿特拉津对本地种中华大蟾蜍生存和性腺发育的毒性。方法将中华大蟾蜍从发育的第27期开始暴露于不同质量浓度(0.1、1.0、10.0、100.0μg/L)的阿特拉津,直到变态结束(3个月)后将其解剖,取性腺做组织学观察。暴露期间,每天记录蝌蚪的生长发育情况和死亡情况。结果实验组按质量浓度梯度由小到大,100.0μg/L暴露组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阿特拉津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中华大蟾蜍的生长发育;阿特拉津导致暴露组均出现不变态的蝌蚪;阿特拉津对中华大蟾蜍卵巢组织学没有明显影响;却导致雄性性腺发育迟缓,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睾丸组织结构的改变。结论阿特拉津可能通过雌性化/去雄性化作用影响中华大蟾蜍睾丸的发育,有待分子水平的进一步研究。
杨倩赛林霖郭启明贾强刘毅
关键词:阿特拉津中华大蟾蜍存活率性腺
长链非编码RNA在阿特拉津诱导的非洲爪蟾睾丸异常发育中作用的研究
目的阐明非洲爪蟾正常睾丸和阿特拉津诱导的异常发育睾丸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的表达状况,筛选差异表达的lncRNA,并对差异表达lncRNA的功能进行预测,为阐明阿特拉津诱导非洲爪蟾睾丸异常发育的机制提供新的依...
郭启明贾强薄存香张玉赛林霖邵华
关键词:非洲爪蟾长链非编码RNA生殖毒性
文献传递
高效氯氰菊酯对非洲爪蟾蝌蚪生存和变态发育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研究高效氯氰菊酯原药对非洲爪蟾蝌蚪的生存和变态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水生生物急、慢性实验方法,随机挑选发育到第51期的正常非洲爪蟾蝌蚪进行急、慢性毒性实验。急性毒性实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7个剂量组,高效氯氰菊酯染毒质量浓度分别为0.00和0.80、0.96、1.15、1.38、1.66、1.99、2.40μg/L,每组30只非洲爪蟾蝌蚪。观察染毒24、48、72和96 h时非洲爪蟾蝌蚪存活情况,计算上述4个时间点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慢性毒性实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4个剂量组,高效氯氰菊酯染毒质量浓度分别为0.00和0.05、0.10、0.20、0.40μg/L,每组90只非洲爪蟾蝌蚪。观察变态高峰前期(第58期)和变态高峰期(第66期)非洲爪蟾蝌蚪的存活情况、体质量、体长和完成变态反应所需时间。结果急性毒性实验中,对照组和0.80μg/L剂量组非洲爪蟾蝌蚪在24、48、72和96 h 4个时间点均无出现死亡现象;2.40μg/L剂量组非洲爪蟾蝌蚪在24 h时全部死亡。8组非洲爪蟾蝌蚪在上述4个时间点存活率均随染毒剂量的增加而降低(P<0.01)。上述4个时间点LC50分别为1.71、1.66、1.55和1.49μg/L,安全浓度为0.15μg/L。慢性毒性实验中,变态高峰前期5组非洲爪蟾蝌蚪的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变态高峰期,5组非洲爪蟾蝌蚪存活率随染毒剂量的增加而降低(P<0.01),其中,0.20和0.40μg/L剂量组非洲爪蟾蝌蚪存活率均低于对照组(71.1%vs 88.9%,65.6%vs 88.9%,P<0.006)。在变态高峰期时,各组非洲爪蟾蝌蚪的体质量和体长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0.20和0.40μg/L剂量组非洲爪蟾蝌蚪从第51期到完成变态反应所需时间长于对照组[(92.21±2.81)vs(89.43±2.41)d,(95.55±5.54)vs(89.43±2.41)d,P<0.01]。结论高效氯氰菊酯对非洲爪蟾蝌蚪的急性毒性为剧毒,且其可干扰非洲爪蟾蝌蚪的变态发育。
赛林霖薄存香李兰波谢琳郭启明
关键词:高效氯氰菊酯非洲爪蟾蝌蚪慢性毒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