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405035)
- 作品数:19 被引量:116H指数:6
- 相关作者:冯爱新张永康孔德军殷苏民鲁金忠更多>>
- 相关机构:江苏大学成都工具研究所江苏工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电子电信金属学及工艺机械工程更多>>
- 少无废料激光板材切割技术被引量:5
- 2005年
- 采用少无废料激光板材切割技术,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材料利用率,缩短切割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激光切割路径优化算法和板材的无搭边排样技术是少无废料激光板材切割的关键技术问题.文章研究了少无废料激光切割路径优化原则,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少无废料激光切割编程技巧,并结合纺机板材的激光切割实践,进行了少无废料激光板材切割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少无废料激光切割技术,材料利用率可10%~30%,切割长度可减少5%~10%.
- 冯爱新殷苏民周建忠张永康戴峰泽谢华锟
- 关键词:激光切割技术优化算法编程技巧纺机
- 激光热处理对化学沉积Ni-P合金薄膜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2
- 2007年
- 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化学沉积Ni-P合金薄膜/单晶硅基体的结构与颗粒度,利用X射线衍射(XRD)技术测试了其化学沉积后的残余应力,测量了激光热处理后残余应力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残余应力对磨损性能及界面结合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化学沉积Ni-P合金薄膜/硅基体的残余应力均表现为拉应力,经过激光热处理后残余应力发生了变化,由高值的拉应力变为低值的拉应力或压应力;薄膜残余应力对其磨损性能有明显的影响,其磨损量随着残余应力的减小而减小;薄膜与基体结合强度随着残余应力的增大而减小,合理地选择激光热处理参数可以精确地控制薄膜残余应力,提高其结合强度。
- 孔德军张永康陈志刚张雷洪鲁金忠
- 关键词:残余应力激光热处理X射线衍射法界面结合强度
- 基于XRD的镀锌钝化膜残余应力试验研究被引量:6
- 2007年
- 利用XRD技术测试了镀锌钝化膜结合界面的残余应力,同时通过电解抛光法检测了其厚度方向残余应力的分布规律,分析了残余应力对镀锌钝化膜结合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镀锌钝化膜的残余应力均表现为压应力,并随着基体表面残余应力的增大而减小;钝化膜在2—10μm厚度方向的残应力为-274.5—-428.3MPa,其应力为梯度分布;镀锌钝化膜与基体的界面结合强度与其残余应力成反比,减小薄膜残余应力,有利于提高镀锌钝化膜与基体的结合强度.
- 孔德军张永康陈志刚鲁金忠冯爱新任旭东葛涛
- 关键词:残余应力
- 基于激光热应力效应光力制造理论与实验研究
- <正>利用激光诱导热应力效应的机制,对激光热应力成形、激光划痕法测量薄膜界面结合强度及XRD 测量涂层结合强度的机理进行了分析。激光热应力成形一种新型的金属板料柔性成形工艺,它是一种利用高能激光束扫描材料表面时形成的不均...
- 张永康孔德军冯爱新鲁金忠周建忠任旭东
- 文献传递
- 基于神经网络的激光冲击金属板料变形量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分析了金属板料激光冲击成形的加工过程,为解决不同实验参数下金属板料变形量难以控制,实验参数难以优化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控制板料变形量的方法,建立了激光加工参数与板料最大变形量之间的神经网络模型,编写了相应的控制软件,并应用该模型对SUS304,LD31,TA2和Al-Mg 4种不同板料在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冲击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可有效地优化冲击实验参数,控制板料变形量。
- 殷苏民齐善东
- 关键词:激光技术激光冲击成形神经网络
- 基于XRD的薄膜界面结合强度试验研究被引量:5
- 2007年
- 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XRD)分析了薄膜结合界面应力及其变化规律,通过对薄膜界面结合状态的检测,建立了X衍射法测量薄膜界面结合强度的原理、方法与过程。其检测界面结合强度方法可对薄膜试样进行非接触检测,适用于晶体或多晶体薄膜的界面结合强度测量,是一种研究无损检测薄膜结合强度的试验新方法。
- 孔德军张永康鲁金忠冯爱新任旭东葛涛
- 关键词:残余应力
- TiN涂层陶瓷刀具膜—基界面应力的试验研究被引量:9
- 2006年
- 利用X射线衍射(XRD)应力分析仪测试了TiN薄膜涂层与Si3N4陶瓷刀具基体的界面残余应力状况,分析了成膜过程中应力形成的原因及对膜—基结合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TiN薄膜的残余应力为压应力,本征应力为张应力,应力的大小及分布对涂层刀具的硬度和膜—基结合强度有明显影响。
- 冯爱新孔德军张永康谢华锟鲁金忠
- 关键词:TIN薄膜界面结合强度X射线衍射应力
- 脉冲激光冲击划痕无约束层的TiN涂层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利用Nd:YAG脉冲激光器冲击划痕物理气相沉积(PVD)工艺制备的无约束层的TiN薄膜涂层,研究涂层受冲击后残余应力状况,并分析冲击应力波对涂层结合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冲击划痕的激光功率密度逐渐增大,涂层表面原来的残余压应力显著减小,并在受激光冲击作用大的地方还产生了逐渐增大的残余拉应力;研究还表明,激光冲击涂层时产生的应力波对涂层的结合强度有明显的影响,当激光功率密度足够大时,产生的强大冲击应力波会导致涂层与界面间发生明显的翘起开裂和脱落。
- 殷苏民叶勇冯爱新曹宇鹏
- 关键词:激光技术TIN涂层
- 涂层界面结合强度检测研究(Ⅱ):涂层结合界面应力检测系统被引量:14
- 2006年
- 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XRD)测试了涂层及其基体材料的应力及其变化规律,建立了一种涂层结合界面应力检测系统,进行界面结合状态的检测研究.利用涂层从基体脱粘前后的界面应力变化量,结合涂层材料的物性参数和涂层-基体系统温度场参数,用涂层残余应力衍射峰来表征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创立一种研究检测涂层结合强度理论的实验新方法,适用于各种热障涂层的界面结合强度测量.
- 张永康孔德军冯爱新鲁金忠葛涛
- 关键词:界面结合强度涂层残余应力
- 涂层界面结合强度检测研究(Ⅰ):涂层结合界面应力的理论分析被引量:33
- 2006年
- 利用激光划痕测试法和弯曲应力理论,建立了涂层结合界面应力的理论模型,推导出结合界面剪应力、正应力和剥离应力分布公式,分析了结合界面应力产生的机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界面正应力主要集中在界面中心区域内,而在界面边缘附近,正应力迅速下降,在界面边缘处其值降为0;剪应力和剥离应力主要集中在界面边缘区域内,在远离界面边缘区域,剪应力和剥离应力则迅速下降;涂层中正应力和涂层厚度、基体厚度以及杨氏模量无关,界面间剪应力以及剥离应力随涂层厚度增加而增加,并且由涂层与基体厚度以及杨氏模量所共同决定.
- 张永康孔德军冯爱新鲁金忠张雷洪葛涛
- 关键词:正应力剪应力剥离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