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5000)

作品数:73 被引量:791H指数:12
相关作者:林伯韬姜汉桥丁帅伟黄贵存马飞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3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8篇天文地球
  • 5篇经济管理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13篇储层
  • 10篇盆地
  • 9篇油气
  • 9篇钻井
  • 6篇压裂
  • 6篇页岩
  • 5篇油藏
  • 5篇砂岩
  • 5篇水平井
  • 5篇平井
  • 5篇气井
  • 4篇页岩气
  • 4篇页岩气井
  • 4篇上新统
  • 4篇气田
  • 4篇测井
  • 4篇成藏
  • 3篇电阻率
  • 3篇应力
  • 3篇油气成藏

机构

  • 15篇中国石油
  • 14篇中国石油天然...
  • 10篇中国石油大学...
  • 5篇西南石油大学
  • 5篇中国地质大学...
  • 5篇中国石化
  • 4篇长江大学
  • 4篇中国石油化工...
  • 4篇中海油田服务...
  • 3篇中海石油(中...
  • 2篇西安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西南...
  • 2篇低渗透油气田...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石化胜利石...
  • 2篇中国石油集团...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北京信息科技...

作者

  • 4篇林伯韬
  • 3篇马飞
  • 3篇丁帅伟
  • 3篇姜汉桥
  • 3篇黄贵存
  • 2篇许明标
  • 2篇孙作兴
  • 2篇于增辉
  • 2篇何琰
  • 2篇杨建
  • 2篇柳杰
  • 2篇汤国平
  • 1篇尤源
  • 1篇尹国君
  • 1篇李敬含
  • 1篇杨光
  • 1篇许晓明
  • 1篇费明明
  • 1篇陈民锋
  • 1篇付育武

传媒

  • 7篇钻采工艺
  • 5篇石油地质与工...
  • 4篇石油钻采工艺
  • 3篇石油地球物理...
  • 3篇天然气地球科...
  • 3篇中国海上油气
  • 3篇石油科学通报
  • 2篇石化技术
  • 2篇天然气工业
  • 2篇物探与化探
  • 2篇石油矿场机械
  • 2篇测井技术
  • 2篇石油钻探技术
  • 2篇特种油气藏
  • 2篇油气地质与采...
  • 2篇石油科技论坛
  • 2篇钻井液与完井...
  • 2篇岩性油气藏
  • 2篇复杂油气藏
  • 1篇世界地质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10篇2020
  • 14篇2019
  • 7篇2018
  • 7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缝洞体系连通性分析——塔北深埋碳酸盐岩研究的一个实例被引量:2
2015年
缝洞型碳酸盐岩是塔北地区哈拉哈塘油田主要储集层,油藏的储渗空间主要为规模不同的洞穴、溶蚀孔隙以及各级裂缝。缝洞连通性是油田勘探开发实践中高效井优选的重要依据,油田勘探开发实践证实,油藏呈现为由洞穴、孔洞和裂缝组成的相互连通的大型缝洞集合体的特征,且紧邻缝洞集合体的油藏开发情况差异非常大,油藏压力、日产量与累积产油量等都不同,给油田的开发带来困难。研究中针对缝洞型储层的强非均质性,提出裂缝强度量化描述、裂缝方向量化描述与动态资料相结合的研究思路与技术方法,通过三维油藏建模技术研究缝洞的连通性以及确定大型缝洞集合体的边界,结合实际生产情况,指导油藏高效开发井组部署。
张亮亮李相文
关键词:碳酸盐岩
鄂尔多斯盆地彭阳地区侏罗系原油伴生气中H_(2)S成因被引量:3
2022年
鄂尔多斯盆地彭阳地区侏罗系延安组原油伴生气含有一定量的H_(2)S,其成因研究对预测盆地中生界H_(2)S的分布具重要意义。研究区侏罗系延安组原油主要来自于延长组7段(长7段)主力烃源岩,而具有相同油源的长10段—长3段原油伴生气中均未检测到H_(2)S。因此,延安组原油伴生气中H_(2)S的形成可能与储集和成藏因素有关。分析表明,侏罗系地层水具高矿化度且富含二价硫,抑制了硫酸盐还原菌的发育,因此生物还原硫酸盐生成H_(2)S的可能性较小。延安组原油伴生气中H_(2)S的δ^(34)S值均大于25‰,明显不同于火山热液、有机质及微生物还原生成物的δ^(34)S分布特征,而与地层水中二价硫同位素值相近,比地层水中硫酸根离子的δ^(34)S值偏低约为10‰,具有TSR生成H_(2)S的硫同位素分布和分馏特征。研究区侏罗系延安组储层岩石包裹体测温显示,油气初次充注温度高于100℃,最大成藏温度高达150℃,延安组地层水中含有大量的来自于硬石膏或埋藏时赋存的硫酸根离子,满足了发生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的条件,同时地层水中丰富的镁离子催化了反应的发生。因此,鄂尔多斯盆地彭阳地区侏罗系原油伴生气中H_(2)S为TSR成因。
李剑锋吴凯刘曼孔令印马军马军
关键词:延安组硫同位素鄂尔多斯盆地
测井解释图版一体化应用软件开发被引量:1
2019年
为解决解释图版集中管理手段缺乏、图版制作和应用软件操作复杂、与常用解释软件融合效率低等问题,基于LEAD4.0平台开发了测井解释图版一体化应用软件。描述了软件的架构设计以及曲线标准化、特征值取值、图版制作、图版审核及管理、图版应用及动态更新等主要功能模块的用途及特点。实际应用表明,软件能够实现测井解释图版规范化、有序化的存储与高效管理,与处理解释工作流程无缝融合,实现一体化应用,提高解释工作效率。
张娟周军李国军陈小磊段先斐余长江
关键词:测井解释
海洋拖缆数据检波器移动时差校正被引量:2
2020年
在海洋拖缆地震数据采集中,当震源激发后,检波器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拖缆一直在运动,检波器位置的移动会造成地震反射旅行时误差,影响后续地震数据处理的可靠性,同时降低时移地震资料匹配精度。为此,提出了一种校正检波器移动引起的旅行时误差的方法。该方法利用炮检距、船速和叠加速度计算检波器移动造成的旅行时误差,得到的校正时差是时变的,与炮检距和船速成正比,与叠加速度的平方成反比。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检波器移动时差校正可以改善动校正后CMP道集的拉平程度,提高速度谱的聚焦度,同时为后续地震数据处理提供高质量的数据。
马光凯周铮铮耿伟峰钱忠平晏伟任晓乔
关键词:误差分析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缓坡类型及油气特征被引量:3
2018年
断陷盆地缓坡带是含油气盆地重要的油气聚集带之一,涠西南凹陷南部边缘发育大面积缓坡,紧邻B、C生油洼陷,盆地模拟显示有大量油气向缓坡带运移。通过近年来的勘探,涠西南缓坡发现了多个油田和含油气构造,多以构造油藏为主,目前缓坡带剩余资源量依然较大,主要为隐蔽圈闭,勘探难度较大。在了解区域构造、沉积背景及石油地质条件的情况下,以钻井、测井、地震及地化等资料为基础,通过对涠西南凹陷缓坡带构造演化的分析,明确了3种缓坡类型:西南缓坡是一个晚渐新世构造缓坡;东南缓坡是一个沉积缓坡;东部缓坡是一个构造—沉积混合缓坡。在此基础上找出不同缓坡类型与油气聚集成藏的关系,期望对于今后提高缓坡带的勘探效益起到一定作用。
赵顺兰赵亚卓陈传福郭璃
高温液压旋转井壁取心仪的研制与应用被引量:3
2023年
为解决勘探井获取深地层岩心困难的问题,研制了一种最高工作温度达205℃、具有高可靠性的液压旋转井壁取心仪。该取心仪由地面系统、控制采集短节和机械液压节组成,并采用一体式保温瓶技术、被动式热管理技术和解卡技术,提高了取心仪的耐温性和工程安全性。通过模拟仿真和地面测试,验证了这些关键技术的功能。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该取心仪可在189℃高温高压环境、钻井液相对密度和地层压差较大的探井正常作业,平均岩心收获率大于90%,且具有耐高温、防压差卡钻、取心时效和岩心收获率高的特点,尤其是对存在扩径、缩径和井壁垮塌等问题的井段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和较高的安全可靠性。
魏赞庆田志宾杨庚佳彭嘉乐
关键词:岩心热管理解卡技术岩心收获率
马达班湾盆地东部上新统岩性气藏控制因素被引量:2
2011年
马达班湾盆地东部上新统砂体比较发育,且紧邻生气凹陷,具有油气成藏的优越条件。文章对马达班湾盆地东部上新统岩性气藏的油气成藏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建立了研究区斜坡带与凹陷带岩性气藏的成藏模式。研究认为,研究区新构造运动为该区岩性气藏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地质背景,优越的区域位置和良好的烃源岩为该区岩性气藏的形成与富集奠定了基础,沉积体系的时空分布控制了岩性圈闭的发育与分布,具有良好的储盖组合与保存条件,骨架砂体与断层等为油气提供了良好的运移通道。结合国内外岩性气藏的研究现状,该区岩性气藏可划分为砂岩上倾尖灭气藏、断层-岩性气藏2种,且以断层-岩性气藏为主。研究区斜坡带下部与凹陷带的成藏条件优越,为岩性气藏的有利发育带。
张鑫赵汝敏朱光辉杨松岭李少鹏
关键词:岩性气藏上新统成藏模式
煤层气开发工程关键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被引量:6
2021年
全球煤层气产业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期,成为继煤炭产业之后的又一大新型产业。文章通过系统地分析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主要煤层气赋存盆地特征及工程技术现状,对比国内近年来取得的主体工艺技术,结合我国特有的煤层气盆地特征,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我国煤层气开发的道路,指出了适合我国高、中、低煤阶层和松软低渗透煤阶层的开发方向。
王辰龙韩金良刘奕杉杨干乔磊尚立涛
关键词:煤层气
深水油藏生产潜力评价方法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深海油田开发,目前尚未形成一套成熟的高速开发模式。就产量接替而言,主要面临着优质储量的分布规律和特点,以及根据储量分布特点制定相应的高产、稳产策略的运行规划等问题。优质储量分布规律、油藏生产潜力的研究,对于后期的井网设计,高产、稳产策略的制定等工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系统介绍了几类目前国内外比较常用的油藏生产潜力评价方法,并应用实例详细对比分析了这些方法各自的特点与局限性。通过研究发现,运用公式计算生产潜力作为不建立模型时的最优选择,使用固定生产井和注水井方法作为运用数学模型时的最佳选择,这两种方法具有一定准确度和可靠度。研究成果对深海油田的优势储量、油藏生产潜力评价奠定方法基础。
汤国平姜汉桥丁帅伟胡航余振亭
关键词:油藏数值模拟非均质性
包界地区上三叠统须二段有利含气区带研究
2010年
利用露头、岩心、测井及分析化验资料,对包界地区须家河组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划分与对比,建立了须家河组二段层序地层格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沉积相、构造特征、储集层特征、成岩特征、烃源岩及盖层特征等全面研究。提出了利用沉积相、储集层孔隙度、渗透率、有效厚度、储集层类型等参数进行有效叠合预测有利含气区的方法。包界地区须家河组二段共有5个有利的含气区带,高产区带主要分布在构造变形较大、沉积物粒度较粗、孔渗较好的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微相中,储集层类型多为Ⅱ类及以上储集层。
何琰彭军刘建锋
关键词:四川盆地层序格架沉积相储集层特征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