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050404)

作品数:21 被引量:416H指数:13
相关作者:曹广民张法伟李以康林丽郭小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主题

  • 10篇土壤
  • 8篇草地
  • 8篇草甸
  • 5篇演替
  • 5篇高寒草甸
  • 4篇退化演替
  • 4篇嵩草
  • 4篇高寒矮嵩草草...
  • 4篇矮嵩草
  • 4篇矮嵩草草甸
  • 3篇凋落
  • 3篇凋落物
  • 3篇碳储量
  • 3篇青藏高原
  • 3篇储量
  • 2篇氮磷
  • 2篇凋落物分解
  • 2篇性状
  • 2篇养分
  • 2篇植被

机构

  • 12篇中国科学院
  • 8篇中国科学院成...
  • 6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乐山师范学院
  • 3篇甘肃农业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兰州大学
  • 2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甘肃省社会科...
  • 1篇四川省草原科...
  • 1篇青海省农林科...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青海省气象科...
  • 1篇四川省龙日种...
  • 1篇阿坝师范学院

作者

  • 12篇曹广民
  • 8篇张法伟
  • 7篇林丽
  • 7篇李以康
  • 7篇郭小伟
  • 6篇吴彦
  • 5篇吴宁
  • 4篇杜岩功
  • 4篇韩道瑞
  • 4篇胡霞
  • 3篇李婧
  • 3篇刘淑丽
  • 2篇王乾
  • 2篇李亚娟
  • 2篇孙庚
  • 2篇龙瑞军
  • 2篇欧阳经政
  • 1篇卢涛
  • 1篇高景
  • 1篇尹鹏

传媒

  • 4篇生态学报
  • 3篇植物生态学报
  • 3篇草业学报
  • 3篇中国草地学报
  • 2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生态科学
  • 1篇草地学报
  • 1篇草原与草坪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10篇2012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寒矮嵩草草甸退化过程土壤碳氮储量及C/N化学计量学特征被引量:46
2012年
以空间尺度代替时间尺度对青藏高原高寒矮嵩草草甸退化演替系列土壤表层有机碳和全氮储量及碳/氮比化学计量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退化程度的加深,高寒矮嵩草草甸退化演替系列0~10cm、10~20cm和0~20cm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趋势呈倒"V"字型,最高值出现在小嵩草草甸草毡表层开裂期,最低值出现在小嵩草草甸草毡表层剥蚀期;0~10cm、0~20cm土壤全氮储量变化特征与对应层次有机碳储量特征变化相同,而10~20cm土壤全氮储量变化趋势较有机碳滞后,最高值出现在小嵩草草甸草毡表层加厚期,最低值出现在黑土滩-杂类草次生裸地。土壤碳/氮比化学计量学变化趋势亦呈倒"V"字型,其中0~10cm、10~20cm最高值出现在正常小嵩草草甸,0~20cm最高值出现在矮嵩草草甸,各土壤层次碳/氮比最低值均出现在小嵩草草甸草毡表层开裂期。高寒矮嵩草草甸退化演替系列有机碳、全氮储量同碳/氮比分异特征表明,土壤碳/氮比化学计量学特征对草地退化的响应较储量特征敏感,其拐点正常小嵩草草甸是草地碳积累速率最高点,小嵩草草甸草毡表层开裂期是碳源汇转换拐点。
林丽张法伟李以康韩道瑞郭小伟曹广民
关键词:碳储量矮嵩草草甸退化演替
川西高原季节性雪被覆盖对窄叶鲜卑花凋落物分解和养分动态的影响被引量:49
2012年
2010年1—5月在川西高原采用人工雪厚度梯度试验(0、30和100cm),应用网袋分解法对窄叶鲜卑花叶片凋落物进行分解试验,测定了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及其养分动态.结果表明:在无雪被覆盖的样地上分解5个月后的凋落物质量损失率为29.9%,而中雪和深雪样地的凋落物质量损失率分别为33.8%和35.2%.分解过程中,凋落物氮存在一定的富集现象,磷处于波动的富集状态,碳质量分数和碳氮比均呈现前期急剧下降后期逐渐上升的趋势.雪被覆盖显著增加了凋落物的质量损失率和氮含量,而对碳和磷含量无显著影响.在川西高原地区,30cm以上的持续雪被覆盖能够改变凋落物的分解过程,从而可能对土壤营养物质转化和植物群落构建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胡霞胡霞吴宁吴彦左万庆郭海霞
关键词:川西高原凋落物分解养分
青海湖北岸高寒草甸草原生态系统CO_2通量特征及其驱动因子被引量:38
2012年
草甸草原是青藏高原的重要植被类型,与其他植被类型相比,其碳交换过程和驱动机理的研究仍较薄弱。利用青海湖东北岸草甸草原的涡度相关系统观测的连续数据(2010年7月1日-2011年6月30日),分析了草甸草原CO2通量特征及其驱动因子。结果表明:草甸草原净生态系统CO2交换量(NEE)在植物生长季的5-9月,其日变化主要受控于光合光量子通量密度(PPFD);而非生长季(10月21日-4月19日)和生长季初(4月下旬)、末期(10月中上旬)NEE的日变化主要受气温(Ta)的影响。CO2日最大吸收值和释放值分别出现在7月1日(11.37gCO2·m-2·d-1)和10月21日(4.04gCO2·m-2·d-1)。逐日NEE主要受控于Ta,两者关系可用指数线性(explinear)方程表示(R2=0.54,p<0.01)。叶面积指数(LAI)和增强型植被指数(EVI)对逐日NEE的影响表现为渐近饱和型,LAI和Ta交互作用明显(p<0.05),EVI的主效应强烈(p<0.001)。生态系统的呼吸熵(Q10)为2.42,总呼吸(Reco)约占总初级生产力(GPP)的74%。生长季适度的昼夜温差(<14.8℃)有利于系统的碳蓄积。研究时段该草甸草原作为碳汇从大气吸收271.31gCO2·m-2。
张法伟李英年曹广民李凤霞叶广继刘吉宏魏永林赵新全
关键词:昼夜温差涡度相关植被指数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退化演替的分区特征被引量:53
2013年
2005-2012年,进行了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主要分布地区草地状况的调查,禾草-矮嵩草群落是青藏高原高寒嵩草草甸的典型地带性植被,对处于不同退化程度的小嵩草群落采取封育或减牧后,均可恢复到禾草-矮嵩草群落,但由于退化程度的不同,恢复所需要的时间具有极大的差异。青海果洛地区高寒草甸多处于以小嵩草群落草毡表层剥蚀和杂类草-黑土型退化草地演替阶段,玉树地区处于矮嵩草群落向小嵩草群落的演替阶段,祁连山区处于禾草-矮嵩草群落,藏北高原则处于矮嵩草群落向小嵩草群落转化期或正常小嵩草群落时期。禾本科、莎草科等可食牧草逐渐减少和杂类草盖度急剧增加的趋势反映了高寒草甸退化演替过程植被变化的基本特征,草地退化造成了土壤容重增加,且表层土壤对放牧的敏感性高于底层,土壤0~10,10~20和20~40cm容重分别增加了(0.50±0.08)g/m3,(0.16±0.07)g/m3和(0.04±0.03)g/m3。同时,有机质大幅降低,其降低幅度高达19.3%~53.2%,并随着土层的加深,降幅趋于减小。
王建兵张德罡曹广民田青
关键词:高寒草甸退化演替植被特征土壤性状
不同刈割强度下草地群落、层片及物种的补偿性生长被引量:27
2015年
群落中不同层片物种对刈割的响应有所不同,探讨不同刈割强度下群落各层片物种的补偿性生长对提高群落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水热条件较好的南方草地——重庆云阳岐山草场为研究样地,采用梯度刈割方式(不刈割、留茬10 cm、留茬6 cm),进而研究不同刈割强度下,草地植物群落、层片以及物种补偿性生长的响应。结果发现,1)中度刈割(MC)下群落生物量恢复最快,而重度刈割下群落地上相对生长速率最大;2)生长季末时,中度和重度刈割下地上部分均实现了超补偿生长;3)顶层物种在中度刈割下地上相对生长速率(relative growth rate,RGR)最大,而中层物种在重度下最大;4)中度刈割下,群落的顶层物种生物量与群落生物量显著正相关,重度刈割下,顶层和中层物种生物量与群落整体生物量正相关,底层物种生物量与群落总生物量在两种刈割强度下均不相关;5)物种水平上芭茅、鸭茅和白三叶生物量变化与群落地上生物量变化基本一致。研究结果表明,在草地群落中,不同层片物种对刈割的响应存在差异,中度刈割更利于顶层物种的超补偿生长,重度刈割则有利于中层物种的超补偿生长。因此根据不同层片物种所占群落的比重确定草地刈割强度能更有效发挥草地的增产潜力。
王丽华刘尉王金牛干友民吴彦
关键词:刈割生物量物种
青藏高原高寒矮嵩草草甸退化演替主成分分析被引量:22
2012年
选取青藏高原高寒矮嵩草草甸典型退化演替阶段代表样地为研究对象,以空间尺度代替时间尺度的方法,对其植物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19个指标)进行数量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欧式聚类分析和Fisher’s判别分析可以明确划分高寒矮嵩草草甸退化的4个演替阶段,且Fisher’s判别分析能够明确区分小嵩草草甸的3个重要时期,说明可以此指标组构建高寒矮嵩草草甸退化演替阶段划分的指标体系。主成分分析(PCA)提取出4个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因子,其载荷能力依次为44.8%、28.3%、17.2%和7.2%,对演替过程总变异的解释能力累计达97.6%。草地退化是一个系统内各因子协同变化的过程,且它们具有不同步性,进而导致了原有变量对草地退化演替细微阶段划分的不完全性。说明草地生态系统存在两种作用因子,即敏感因子(其数量特征随草地发生变化而迅速变化)和缓冲因子(对生态系统变化的反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和缓冲性),但这两者如何应对生态系统干扰,其协同及分异特征以及其对草地退化反应的敏感程度还需要深入研究。
林丽李以康张法伟郭小伟韩道瑞李婧曹广民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高寒矮嵩草草甸退化演替
不同草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的影响被引量:17
2012年
以青海省共和县塔拉滩封育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草原、过牧芨芨草草原、取土坑、人工草地和农田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利用方式及不同深度下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0~10cm和10~2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顺序均为封育芨芨草草原>退化过牧芨芨草草原>取土坑>农田>人工草地,说明退化和开垦均导致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的下降。在同一土层内,农田和人工草地(退耕地)的有机碳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在0~10,10~20和20~40cm的3个土层,农田的全氮含量最高,人工草地次之,主要是由于人为施加氮肥和翻压枯草等因素造成,取土坑的全氮含量最低;同时,0~40cm的土层,封育芨芨草草原的土壤全氮含量高于退化过牧芨芨草草原,40~80cm的土层,封育芨芨草草原的土壤全氮含量低于退化过牧芨芨草草原,说明封育使土壤上层的全氮含量增加,而草原退化导致氮向下层转移。全磷含量的变化规律与全氮相似。各草地的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而下降。
李亚娟曹广民龙瑞军
关键词:退化草地有机碳全氮全磷
青海省高寒草地土壤无机碳储量空间分异特征被引量:16
2014年
以青海省主要高寒草地类型即温性草原、高寒草原、草甸草原以及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进行其土壤无机碳(SIC)储量分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取样剖面内四类草地SIC储量依次为温性草原>高寒草原>草甸草原>高寒草甸,其值分别为16.51、16.48、3.37 kg C/m2和0.12 kg C/m2,温性草原与高寒草原土壤是高寒草地无机碳的主要储蓄库。温性草原与高寒草原50—100cm SIC储量分别占0—100cm总储量的60.2%和51.8%,而草甸草原与高寒草甸30—50cm SIC储量分别占0—50cm总储量的50.1%和55.8%,说明土体下部是高寒草地无机碳储蓄的主要场所。四类草地SIC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变化过程各异,其碳酸钙富集层与野外剖面调查所得碳酸钙盐酸泡沫检验结果相吻合。SIC储量与土壤容重和土壤p H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地下生物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刘淑丽林丽郭小伟李婧欧阳经政杜岩功张法伟李以康曹广民
关键词:高寒草地无机碳储量
刈割对南方草地植物补偿性生长的影响——以渝东北部岐山草场为例被引量:13
2014年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碳排放权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我国草地是个巨大的碳库,但大部分草地并未得到合理利用,未能充分发挥其固碳潜力.因此,探讨合理的草地利用管理方式以提高其碳汇功能,是为我国争取更多碳排放权的有效途径.以重庆云阳岐山草场为研究对象,进行野外刈割梯度试验(留茬高度6 cm、9 cm、12cm),探讨刈割对草地补偿生长的影响.基于一个生长季的研究发现:(1)在轻度和重度刈割处理下,群落地上部分实现了超补偿(P<0.01),而在中度刈割处理下实现了等补偿(P>0.05).(2)不同功能群物种对刈割的响应差异很大.轻度、中度和重度刈割处理下,禾草类的地上生物量(AB)分别提高了20%、18%和27%,地上部分碳储量(AC)分别提高了21%、19%和25%,普遍实现了超补偿(P<0.01),这主要与其优势物种鸭茅和黑麦草的超补偿有关;杂类草的AB分别提高了72%、45%和22%,AC分别提高了71%、46%和22%,也普遍实现了超补偿(P<0.01);而菊科的AB分别降低了61%、69%和51%,AC分别降低了61%、70%和51%,普遍实现了不足补偿(P<0.01);轻度和中度刈割使豆科AB分别提高了22%和22%,AC分别提高了20%和23%,都实现了超补偿(P<0.01).(3)轻度、中度和重度刈割导致群落根系生物量(RB)下降了9%、10%和19%,根系碳储量(RC)下降了13%、11%和20%,发生不足补偿(P<0.01),这主要与在刈割处理下鸭茅和牛尾蒿RB和RC的减少有关.(4)刈割对群落地上部分和根系的总碳储量影响不显著(P>0.05),但对优势物种总生物量(TB)和总碳储量(TC)的影响差异很大.在轻度、中度和重度刈割下,黑麦草的TB分别增加了24%、28%和82%,TC分别增加了22%、32%和93%,实现了超补偿(P<0.01),而菊科优势物种牛尾蒿的TB却分别减少了83%、83%和78%,TC分别减少了83%、84%和78%,普遍了不足补偿(P<0.01).(5)刈割对生态系统碳交换过程(NEE,GEP,ER)的影响较小,表明短期内刈割对草地
王梅付秀琴石福孙王彦星王乾卢涛吴彦
关键词:刈割南方草地碳储量
西藏朗县地区不同龄级高山松林木径向生长对火干扰的响应被引量:12
2016年
林火影响着林木的更新、生长发育以及林分演替,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干扰因子。为了评估林火对不同龄级树木生长的影响,该文研究了西藏林芝市朗县2005年林火前后高山松(Pinus densata)的树轮变异特点。在林分内,选择62株过火林木,进行树芯样品采集,且依据胸径将样树分为幼树(胸径<10 cm)和成年树(胸径≥10 cm)。树木年轮学交叉定年结果显示样本最大年龄为102年,最小年龄为19年,平均年龄为48年。研究结果表明:过火前幼树径向生长与上一年11月平均最低气温显著负相关,成年树径向生长与当年9月平均最低气温和平均气温显著正相关;过火后幼树和成年树的径向生长均与当年1月平均气温和平均最高气温显著负相关。成年树对火干扰的抵抗力(过火年-过火前树轮宽度降低的百分比)和恢复力(过火后-过火前树轮宽度恢复的百分比)都显著高于幼树。过火后不同龄级的树木生长都加快。在地表火干扰中,成年树比幼树更能抵抗火干扰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全球变化背景下森林恢复及林火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李宝程雪寒吕利新
关键词:高山松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