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5008)

作品数:10 被引量:128H指数:5
相关作者:牛文杰杨钦朱井泉由雪莲孙枢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油气
  • 2篇地质
  • 2篇地质建模
  • 2篇储层
  • 1篇地震
  • 1篇地震信号
  • 1篇地震资料
  • 1篇地震资料解释
  • 1篇地质构造
  • 1篇点集
  • 1篇断层
  • 1篇断层面
  • 1篇岩相
  • 1篇油气产业
  • 1篇油气田
  • 1篇油气田开发
  • 1篇油气运移
  • 1篇运移
  • 1篇噪声
  • 1篇致密碎屑岩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北京航空航天...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3篇杨钦
  • 3篇牛文杰
  • 1篇孙龙德
  • 1篇朱兴珊
  • 1篇史恒
  • 1篇郑国东
  • 1篇王清晨
  • 1篇刘玲
  • 1篇李忠
  • 1篇李桂林
  • 1篇孟宪海
  • 1篇李吉刚
  • 1篇王志章
  • 1篇罗晓容
  • 1篇王伟
  • 1篇张雨晴
  • 1篇何凯
  • 1篇孙枢
  • 1篇由雪莲
  • 1篇高星

传媒

  • 3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国际石油经济
  • 1篇科技导报
  • 1篇沉积学报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传感技术学报
  • 1篇地学前缘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6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火成岩油气储层的水岩相互作用: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被引量:1
2011年
火成岩油气储层具有与其他类型油气储层不同的岩石学特征和流体特征。火成岩冷却后所形成的原生孔隙受压实作用的影响较小,而次生孔隙的形成演化对于火成岩储集空间的发育有重要意义。其中,水岩相互作用更是火成岩储层次生孔隙形成演化的重要自然营力之一,因此,这一领域的相关研究对火成岩油气藏的预测有重要意义。作者在调研文献的基础上发现,已有的火成岩储层研究多集中在对一些现象的描述和地质背景的相关性研究,而比较欠缺对油气储层水岩相互作用的系统研究。目前,火成岩油气储层领域需要引进新概念和新技术,重视火成岩储层水岩相互作用的综合分析与系统研究,尤其需要加深对火成岩油气储层次生孔隙形成和演化的理解,以促进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
梁明亮毛秀玲郑国东罗晓容李忠
关键词:火成岩储层次生孔隙水岩相互作用
能源革命——中国油气发展未来之路被引量:10
2015年
能源消费总量大、煤炭供应和消费比重大、环境污染严重的基本形势,决定了未来我国能源发展的方向是控制总量、提高效率、优化结构、努力提高清洁能源所占比重。为此,党中央提出了推动能源革命的5点要求,指明了我国能源未来发展的路径。作者认为,新一轮能源革命是引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关键力量,也是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战略机遇;其主要标志是新能源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以高效化、清洁化、低碳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它将以一种全新的模式代替传统的、粗放的用能模式,并给传统能源和制造业带来颠覆性的冲击。我国油气资源,尤其是非常规资源十分丰富,提高油气生产和消费比例,特别是提高天然气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符合我国能源发展方向,但关键是油气行业能否抓住能源革命带来的机遇,实现科技进步和技术革命。作者提出通过跨越、变革、复兴、转变和颠覆五大路径实现由传统油气到未来油气的发展目标。
孙龙德朱兴珊
关键词:能源革命油气产业
基于总体经验模式分解的地震信号随机噪声消除被引量:15
2011年
地震资料去噪是地震数据处理非常重要的步骤,现代地震勘探对地震资料信噪比的要求越来越高.总体经验模式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简写为EEMD)是一种新的时域信号处理方法 ,它是对经验模式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简写为EMD)的一种改进.EEMD将目标信号经验地分解为几个被称为本征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简写为IMF)的子信号,它是一个自适应的带通滤波器组.本文介绍了EMD和EEMD分解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EEMD分解的地震信号随机噪声消除的方法 .本文利用含噪信号EEMD分解后其有效信号和随机噪声在IMF中差异分布的特点,给出一种地震信号随机噪声消除的新方法 .
史恒李桂林王伟历玉英高星
关键词:随机噪声去噪
三维地质构造的三角形格架式网格生成方法
2011年
三维油气运聚模拟计算方法需要在构造模型的约束下生成三维地质格架式网格。针对这一需求对现有网格生成方法进行了分析对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套三角形格架式网格生成方法。该方法采用了限定Delaunay三角剖分技术生成基础的地质层面模型,同时提出协同剖分算法来解决地层面网格在公共交线处的几何拓扑一致性问题,并表明了算法的正确性,最后给出地质层面的剖分实例。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在工程实践中的有效性。
周坤孟宪海杨钦牛文杰
关键词:油气运移地质建模
面向三维层面网格生成的层序分析方法研究
2011年
在地震数据处理中,通过在地震数据体中人工拾取同相轴建立地层三维模型,这一过程费时费力。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同相轴自动追踪结果的层序分析算法,该方法将自动追踪结果的分类问题,转化为给自动追踪结果排序的问题,并利用最小二乘法求全局最优排序。使用排序的结果可以恢复追踪结果的拓扑信息,从而直接用于层面网格建模。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用于生成层面网格的有效性,其计算结果符合实际的地质状况。
王清源李吉刚杨钦牛文杰
关键词:层序分析最小二乘法地震资料解释
ΣΔ微加速度计中基于脉宽调制的力反馈回路被引量:2
2013年
针对微加速度计接口电路的Sigma-Delta(ΣΔ)数字反馈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脉宽调制(PWM)的力反馈回路:利用模拟低通滤波器将PWM波解调成模拟输出信号,具有滤波和数模转换功能。首先建立微加速度计ΣΔ闭环反馈系统的Simulink模型并进行了系统级仿真。之后采用Filter Solutions滤波器设计软件确定三阶低通巴特沃斯滤波器,并采用Pspice仿真软件进行电路级仿真。最后将制作的PCB版电路进行测试:PWM波通过力反馈回路能还原成高保真度的模拟信号,输出信号和输入信号的频率相对误差小于0.36%,等效DAC分辨率为8 bit。试验表明,此方案结构简单、成本低,能以较低电路复杂度实现高精度的模拟信号输出。
陶呈瑶邓康发
关键词:微加速度计接口电路数模转换器脉宽调制
致密碎屑岩裂缝性储层预测方法综述被引量:10
2010年
致密碎屑岩裂缝性油气藏储量在低渗透储层总储量中占很大比例。致密碎屑岩裂缝性储层成为油气勘探开发研究的重要对象。当前,致密碎屑岩裂缝性油气藏勘探开发的最大难点在于如何对储层裂缝的发育程度和分布范围进行预测。准确进行裂缝预测对致密碎屑岩裂缝性储层的油气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致密碎屑岩裂缝预测的方法进行了系统分析,从地质分析法、曲率法及构造应力场模拟、地震裂缝识别技术、测井裂缝识别技术和生产动态分析法5个方面对当前致密碎屑岩裂缝预测的主要研究方法现状进行了详细阐述,简要描述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应用条件;结合当前科学技术总体进展,指出致密碎屑岩裂缝预测研究的两个方面的发展趋势:单一的裂缝预测技术需要不断创新、综合多种方法各自的优势进行系统预测。
张雨晴王志章
关键词:油气田开发
面向断层划分的点集聚类方法被引量:1
2011年
在三维地质建模过程中存在断层划分问题,多个断层面的数据常以单个点集形式给出,无法判定每个断层面所包含的点,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方法对点集进行划分。该方法结合空间聚类的思想,使得划分结果包含多个点集,并且每一个点集都能够描述一个断层面。该方法包含3个步骤,先计算每个点的法矢量和平面度,根据点间的临近程度和法矢量夹角,对平面度较大的点进行初次划分。最后通过比较的方法,对平面度较大的点与初次划分失败的点进行二次划分。给出了一个算例,其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杜树利杨钦牛文杰
关键词:断层面三维地质建模空间聚类平面度
微生物白云岩模式研究进展被引量:64
2011年
白云石(岩)问题一直是沉积学领域长期关注的研究主题之一。近年来,在研究含有白云石的现代自然环境和促进原生白云石的沉淀实验中,都加入了微生物因素,并取得了令世人关注的效果,这无疑为白云石(岩)的成因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与新途径。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总结现有的观察资料和实验结果,将微生物促进白云石沉淀的机理模式归纳为厌氧模式和需氧模式2种,并分别介绍这两种模式中硫酸盐还原细菌、产甲烷菌和嗜盐好氧细菌促进白云石沉淀的机理;与微生物相关的矿物形态学特征中,球形和哑铃形白云石及白云石最初的成核阶段所形成的纳米球粒状结构具有一定代表意义,尤其是纳米球粒状结构可以作为生物矿物学上微生物白云石的标志性结构。通过这些特殊的形态特征来寻找微生物作用的证据,或可为古代相似成因白云石(岩)的成因研究提供一种标志。
由雪莲孙枢朱井泉刘玲何凯
浅议华南陆块群的沉积大地构造学问题被引量:25
2009年
华南陆块群指我国南方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古陆块,包括扬子陆块、武夷陆块、云开陆块等在内,它们连同所在海域构成多岛海。这些古陆块在古生代早期曾位于冈瓦纳大陆边缘,在晚古生代至中生代早期不断拼合,成为亚洲大陆的一部分。华南陆块群的大地构造演化特征可概括为12个字:"小陆块、晚拼合、弱张裂、强挤压",而其陆内变形则以"多动力、广分布"为特征。华南陆块群演化中有几个悬而未决的沉积大地构造学问题:(1)华夏陆块与扬子陆块是否存在过华南洋?早古生代时华南陆块群的沉积作用有何特征?(2)伴随晚古生代张裂活动和岩浆活动,华南陆块群晚古生代沉积环境和古地理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3)华南陆块群中生代陆内变形有哪些沉积响应?相信对这些问题的逐步解决将会有助于深入认识华南地质,并丰富大陆动力学的知识宝库。
王清晨
关键词:大陆动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