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03B03)
- 作品数:3 被引量:226H指数:3
- 相关作者:丁云宏才博胥云蒋廷学雷群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用于提高低-特低渗透油气藏改造效果的缝网压裂技术被引量:207
- 2009年
- 在对低孔隙度、低渗透-特低渗透砂岩油气藏压裂中,由于储层基质向裂缝的供油气能力较差,仅靠单一的压裂主缝(不管缝有多长、导流能力有多高)很难取得预期的增产效果。因此,提出了适合低孔隙度、低渗透、不含天然裂缝储层的"缝网压裂"技术。其核心思想是利用储层两个水平主应力差值与裂缝延伸净压力的关系,实现远井地带(而不仅仅局限于近井筒区域)的"缝网"效果,增加储层基质向人工裂缝供油气能力,提高压裂增产改造效果。论述了"缝网压裂"技术的适用条件、工艺设计思路及应用方法。在此基础上,对"缝网压裂"的实现途径进行了探索,包括水平井及应用"层内液体爆炸"技术等。缝网压裂技术对理论和现场施工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雷群胥云蒋廷学丁云宏王晓泉卢海兵
- 关键词:砂岩油气藏水力压裂
- 人工裂缝缝壁表皮效应数学模型研究被引量:16
- 2011年
- 针对以往模型进行压裂设计与分析方法对结果偏差较大的实际情况,在对经典裂缝延伸和扩展PKN和KGD理论模型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断裂力学和流体耦合方法,建立新的缝壁表皮数学模型,获得新的裂缝缝壁表皮效应分段数学函数.将新模型与以往Cinco-Ley模型进行现场参数计算对比,结果表明:以往认为该表皮效应对产量影响只有5%,新模型表明该表皮效应对产量的影响可以达到50%,新模型揭示了以往认为高效压裂工艺下反而压后减产矛盾现象的真正原因.利用新模型指导压裂设计可降低裂缝缝壁表皮对产量的影响,增强压裂设计对储层的适应性和科学性.现场35井次试验表明,采用新模型后在降低成本的情况下,压裂效果增加1.5倍.
- 才博王晓冬王欣
- 关键词:低渗透储层线性函数
- 新型酸压与加砂复合改造技术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长期以来对于低渗透砂岩储层加砂压裂是改造的主体技术,但这种方式是否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改造效果,是否有进一步完善的技术来提高压后产量?针对上述疑问,改变以往的储层改造思路,对砂岩储层中钙质和硅质胶结的储层,进行储层酸压与加砂压裂复合改造的适应性研究,进行新型液体和酸岩反应试验及岩石力学试验分析,提出一种新型提高措施效果的酸压与加砂压裂复合改造技术,5井次现场试验表明,在单井用液量减少20%、加砂量降低10%的情况下,产量反而增加了10倍,表明该工艺对于提高改造效果、降低成本具有重要作用,展示出良好应用前景。为低渗透碎屑岩储层措施改造提供新的可用改造手段。
- 丁云宏卢拥军才博张以明史原鹏赵安军孙豪
- 关键词:碎屑岩储层反应速率导流能力溶蚀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