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11107002-32)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杨坚杨望李军林王高峰刘海涛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大学广西农业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广西制造系统与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水稻
  • 2篇仿真
  • 2篇播种
  • 2篇播种机
  • 1篇电磁
  • 1篇电磁振动
  • 1篇电磁振动排种...
  • 1篇多体动力学
  • 1篇秧盘
  • 1篇育秧
  • 1篇水稻芽
  • 1篇农业机械
  • 1篇排种
  • 1篇排种器
  • 1篇离散元
  • 1篇联合仿真
  • 1篇机电
  • 1篇激振
  • 1篇激振力
  • 1篇DEM

机构

  • 4篇广西大学
  • 1篇广西农业机械...

作者

  • 4篇杨望
  • 4篇杨坚
  • 2篇李军林
  • 1篇王高峰
  • 1篇刘海涛
  • 1篇何俊伟

传媒

  • 3篇农机化研究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2YBZ-26型电磁振动式水稻田间育秧播种机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及物理试验方法对2 YBZ-26型播种机进行试验,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影响因素与播种合格率和播种量的多因素数学模型,研究了各影响因素及交互作用对播种合格率和播种量的影响规律及机理,优化了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电源电压、电磁铁线圈电流、排种器水平移动速度、开口高度和电磁铁线圈电流的占空比对播种合格率和播种量有大的影响,大的电压和大的开口高度组合有利于提高播种合格率。因素优组合为:电压为12.4V,电流为1.78A,移动速度为48.8mm/s,开口高度为9.7mm,占空比为45%。在因素优组合的条件下,95%可信度的播种合格率区间为82.54%-100%。
杨望何俊伟杨坚梁兆新莫建霖
关键词:播种机水稻
电磁振动排种器机电磁联合仿真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采用机电磁联合仿真的方法,建立电磁振动排种器机电磁联合仿真模型,研究了电磁铁电感对线圈电流、激振力波形和排种器工作性能的影响,且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建立的机电磁联合仿真模型精度较高,电磁铁电感对线圈电流、电磁激振力波形和电磁振动排种器的工作性能有较大的影响,且激振力为方波时,排种器工作性能较好;控制电路使电磁铁线圈电流和激振力波形接近方波有利于提高排种器的工作性能。
刘海涛杨望杨坚李军林
关键词:排种器电磁振动激振力联合仿真
电磁振动式拌浆育秧水稻芽种播种机优化试验被引量:9
2012年
为了探明电磁振动式拌浆育秧水稻芽种播种机工作性能的影响规律并获得因素的最优组合,该文对拌浆育秧水稻芽种播种机进行了单因素和多因素播种试验。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挡种板开口高度、行走速度、排种盘振动速度和隔振橡胶垫刚度4个因素与播种量和播种合格率的单因素、多因素数学模型,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及交互作用对播种量和播种合格率的影响规律及机理,进行了参数优化。结果表明,挡种板开口高度小于7mm时,堵种现象较严重;挡种板开口高度和排种盘振动速度大,播种量和播种合格率大,行走速度大,播种量和播种合格率小;小的行走速度与大的排种盘振动速度组合,有利于提高播种合格率。参数的最优组合为挡种板开口高度9.3mm,行走速度50.1mm/s,排种盘振动速度13.1m/s,隔振橡胶垫刚度1248.9N/mm。可靠性为95%的播种合格率总区间为86.72%~93.54%。该文为播种机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杨坚杨望王高峰李军林
基于DEM-MBD的水稻电磁振动排种仿真模型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针对目前水稻直播机电磁振动排种器排种仿真研究中无法模拟水稻芽种种群连续排种的问题,以广西大学研制的2BD-8型水稻直播机电磁振动排种器为研究对象,利用物理试验测定了芽种的基本物理参数及芽种间、芽种与钢板间的接触参数,并利用堆积角试验和极差分析法进行了芽种离散元接触参数的标定;接着,先采用离散元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和多体动力学(Multi-Body Dynamics,MBD)耦合的方法及对排种器关键振动部件柔性化,后单独采用DEM法,建立了电磁振动排种作业仿真模型,并进行了样机验证试验。结果表明:(1)含水率28.2%时,芽种与钢板间恢复系数、静摩擦因数和滚动摩擦因数分别为0.451、0.297和0.066,芽种与芽种间分别为0.311、0.369和0.080;(2)采用DEM-MBD耦合方法和单独采用DEM法均可实现水稻芽种种群连续排种仿真,但采用DEM-MBD耦合方法建立的排种作业仿真模型精度更高,与实际排种作业情况较一致。研究可为水稻电磁振动式排种器排种仿真研究和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李风姣杨望杨坚莫建霖
关键词:水稻离散元多体动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