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13-006)

作品数:13 被引量:91H指数:6
相关作者:徐庆岩蒋文文杨正明姜瑞忠何英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专利信息中心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低渗
  • 9篇低渗透
  • 9篇油藏
  • 7篇特低渗
  • 7篇特低渗透
  • 5篇低渗透油藏
  • 5篇渗流
  • 5篇水平井
  • 5篇平井
  • 5篇非线性渗流
  • 4篇多层油藏
  • 4篇压裂
  • 4篇压裂水平井
  • 4篇特低渗透油藏
  • 3篇多层合采
  • 3篇渗透率
  • 3篇合采
  • 2篇页岩
  • 2篇数值模拟
  • 2篇衰竭

机构

  • 10篇中国石油天然...
  • 6篇中国专利信息...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青海油田公司
  • 1篇中国石化
  • 1篇华北油田
  • 1篇青海油田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8篇徐庆岩
  • 6篇蒋文文
  • 4篇杨正明
  • 3篇姜瑞忠
  • 2篇吴向红
  • 2篇何英
  • 1篇于荣泽
  • 1篇齐亚东
  • 1篇孔垂显
  • 1篇李渊
  • 1篇杜朋举
  • 1篇王学武
  • 1篇晏军
  • 1篇范海军
  • 1篇汪洋
  • 1篇王红彬
  • 1篇张磊
  • 1篇姜明玉
  • 1篇滕起
  • 1篇王雪芹

传媒

  • 3篇天然气地球科...
  • 2篇特种油气藏
  • 1篇科技通报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内蒙古石油化...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非常规油气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华庆超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数值模拟
应用研制的非线性渗流数值模拟软件对华庆超低渗透油藏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根据储层最小启动压力梯度和临界启动压力梯度将地层压力梯度场划分为不流动区域,非线性渗流区和拟线性渗流区,进而评价现有井网的动用程度和适应性。设计5套井网...
徐庆岩杨正明何英
关键词:非线性渗流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
复合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压力动态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压裂改造体积SRV是评价储层改造效果的重要指标,是影响压力动态的关键因素。基于页岩气吸附解吸、扩散和渗流等多重运移机制,考虑压裂改造区的影响,建立内外区均为双重介质的复合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试井模型。利用源函数思想,结合Laplace变换、叠加原理等方法,采用半解析法求取无限导流压裂水平井的井底压力响应。应用Duhamel原理考虑井筒储集和表皮效应的影响,结合Stehfest数值反演,绘制复合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试井典型曲线,划分流动阶段。定义新无因次变量,分析SRV半径、裂缝条数、裂缝半长、裂缝间距、扩散系数、储容比、吸附解吸系数、渗透率系数及流度比等参数对压力动态的影响,该结果可为页岩气藏的合理高效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姜瑞忠滕文超乔欣徐建春孙召勃郜益华范海军
关键词:页岩气压裂水平井吸附解吸扩散SRV
页岩储层基质和裂缝渗透率新模型研究被引量:19
2014年
渗透率作为重要的物性参数,决定着流体的流动能力。以页岩储层的基质和裂缝为研究对象,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总结出气体在基质中存在的2种扩散作用:Knudsen扩散和Fick扩散。详细分析了2种扩散的产生机理:Knudsen扩散是由气体分子与孔道壁面之间的碰撞引起;而Fick扩散是由于浓度差的作用。将2种扩散作用同时考虑进气体在基质的流动中,推导得出气体在基质中的视渗透率新模型,分别分析Knudsen扩散和Fick扩散对基质视渗透率的影响。对P&M模型进行修正,将Klinkenberg效应也考虑进模型里,给出不同机制影响下的裂缝渗透率变化模型,并分析Klinkenberg效应对裂缝视渗透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对于基质视渗透率模型来说,当孔道半径较小时,Knudsen扩散对渗透率有着较大的影响;另外,在低压和较低的基质渗透率时,Fick扩散对基质视渗透率影响显著。2对裂缝视渗透率模型来说,只有在低压的情况下,Klinkenberg效应对裂缝视渗透率影响才会显现出来。
姜瑞忠汪洋贾俊飞孔垂显
关键词:视渗透率
基于面通量的储层时变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2
2016年
针对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长期水驱冲刷使储层物性发生改变,影响油田开发效果和剩余油分布的问题,开展室内实验研究、传统黑油模型改造、软件编制等工作,建立了物性参数随面通量连续性变化的定量表征方法,形成了能够描述储层物性时变的数值模拟技术。通过建立概念模型对新模拟器进行应用,结果表明:考虑储层物性变化后,主流线区水淹程度增大,油藏采出程度提高6.4%;模拟器计算结果基本不受网格尺寸影响,2种网格模型采出程度和含水率的计算误差仅为0.079%和0.157%。该技术解决了现有数值模拟方法在连续性表征、方向性表征、计算结果稳定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对水驱油藏开发指标预测和剩余油分布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姜瑞忠乔欣滕文超徐攀登刘子祎
关键词:注水开发数值模拟剩余油
特低渗透油藏压裂水平井衰竭开采参数优选研究被引量:11
2014年
压裂水平井已成为开采特低渗透油藏的重要方式。为深入系统地研究压裂裂缝各参数对水平井开发效果的影响,应用特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数值模拟软件,以长庆油田某区块为研究对象,给出特定区块的最优裂缝参数,并分析各裂缝参数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在特定储层渗透率条件下,压裂水平井具有最优的水平井长度、裂缝形态、裂缝条数、裂缝长度、裂缝导流能力;通过不同渗透率级别和水平井长度下的裂缝参数优选可知,对于压裂水平井衰竭开采开发效果,最为敏感的参数是裂缝条数,其次是裂缝长度,裂缝导流能力最不敏感。
徐庆岩朱大伟凌浩川高天放王学武
关键词:特低渗透压裂水平井
特低渗透油藏多层合采水驱前缘被引量:1
2014年
针对特低渗透油藏多层合采时各层注水推进速度差异较大的问题,为准确计算各层水驱前缘的位置,利用特低渗透油藏渗流理论,建立理论模型,推导了考虑油相非线性渗流特征的水驱前缘的计算公式,分析了渗透率级差、注采井距、非线性渗流特征对水驱前缘的影响.结果表明:储层渗透率越小,水驱前缘距注水井的距离越小,且考虑非线性渗流特征计算出的水驱前缘更小;注采井距越大,水驱前缘位置与注水井距离变大,但是无因次水驱前缘变小,而不考虑非线性的无因次水驱前缘保持不变,反映出非线性渗流特征使油藏开发效果变差.
徐庆岩蒋文文何英齐亚东
关键词:特低渗透多层油藏水驱前缘非线性渗流注采井距
特低渗透油藏多层合采评价新指标被引量:1
2015年
针对特低渗透多层油藏的层间非均质性和流体的非线性渗流特征,采用天然露头平板大模型并联驱替的物理模拟方法和非线性渗流数值模拟软件,对特低渗透多层油藏合采的开发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特低渗透油藏多层合采时的总体采出程度与渗透率级差、平均渗透率、开发层数和地层油粘度均有关系。渗透率级差越大,总体采出程度越低,相对高渗层与相对低渗层的采出程度差值越大;平均渗透率越高,总体采出程度越高;开发层数越多,地层油粘度越大,多层合采时的开发效果越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元综合影响因子"的概念来评价多层合采的开发界限。计算分析表明,多层合采的综合采出程度与四元综合影响因子呈幂函数递减关系,"四元综合影响因子"可以作为评价多层油藏开发效果的重要指标。
徐庆岩蒋文文林伟张磊魏林果杨正明
关键词:非线性渗流物理模拟多层油藏特低渗透油藏
一种新型产水量预测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2019年
油田产水量预测是油田经济评价中一项重要的参数,目前产水量预测模型基本上运用在水驱油田特高含水期,但是对于复杂断块油藏中低含水的含水率预测研究较少。针对该问题,结合油藏渗流原理,通过二项式公式表征水相相对渗透率随含水饱和度变化规律,拟合精度较高,对于各个阶段的产水量预测均适用。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适合断块油田新型产水量预测模型。该方法在国外油田已开发断块应用效果较好,对类似复杂断块油田开发过程中产水量的预测提供理论支持,指导油田合理规划。
杜朋举
关键词:相对渗透率曲线二项式
超低渗油藏水平井与直井联合井网参数优化被引量:7
2014年
针对元284区块压裂水平井与直井联合开采井网参数优化问题,利用非线性渗流数值模拟软件,对水平井长度、裂缝分布形态、注水井井间距离、注水井排与水平井垂直距离、稳油控水政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元284区块最佳的水平井长度为800 m,裂缝分布形态为间断型纺锤形分布,注水井井间距离为500~ 550 m,注水井排与水平井垂直距离为350~ 400 m,采用缩短中间裂缝长度至80m和减半中间注水井注水量的方法,可取得稳油控水的效果.该参数优化方法对同类油田的优化设计有借鉴意义.
徐庆岩蒋文文王学武吴向红何英
关键词:联合井网
特低渗透油藏多层合采物理模拟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针对特低渗透多层油藏的层间非均质性特征,采用天然露头平板大模型并联驱替的方法进行模拟,从非线性渗流规律、产量规律和流场分布规律三个方面对多层合采的开发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平板模型渗透率越低,在相同驱替压力梯度下无因次渗透率越小,非线性渗流特征越显著;平板模型并联驱替时,渗透率较低的模型流速较小,且流速的差异程度超过了渗透率的差异程度;随着平板模型渗透率和驱替压差的增大,模型整体注入波及和驱替效果逐渐变好。
徐庆岩于靖之王雪芹巫聪蒋文文滕起
关键词:特低渗透多层油藏物理模拟非线性渗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