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烟台市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2011070)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1
相关作者:闫鸣艳秦松陶海英东忠方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烟台新时代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烟台市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内脏
  • 2篇酶解
  • 2篇抗氧化
  • 2篇刺参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制备
  • 1篇荧光
  • 1篇荧光探针
  • 1篇鱼皮
  • 1篇探针
  • 1篇内脏蛋白
  • 1篇凝胶
  • 1篇狭鳕
  • 1篇酶解液
  • 1篇抗氧化活性
  • 1篇抗氧化肽
  • 1篇活性
  • 1篇活性研究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烟...
  • 1篇山东省农业科...
  • 1篇青岛理工大学
  • 1篇烟台新时代健...

作者

  • 3篇闫鸣艳
  • 1篇东忠方
  • 1篇陶海英
  • 1篇秦松

传媒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食品研究与开...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刺参内脏蛋白酶解液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采用小鼠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通过测定小鼠肝脏和心脏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进一步研究了刺参内脏蛋白酶解物酶解物的抗氧化活性。表明灌胃200 mg/kg·d酶解物可明显提高小鼠肝脏和心脏中SOD和GSH-Px活力,并显著降低MDA含量。说明刺参内脏蛋白酶解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D-半乳糖模型衰老小鼠的抗氧化能力。
陶海英闫鸣艳尹利端
关键词:刺参内脏酶解液抗氧化活性
芘荧光探针应用于狭鳕鱼皮凝胶形成过程的可行性研究
2012年
在狭鳕鱼皮弹性水凝胶的动态形成过程中引入了芘荧光探针。结果表明,在6.67%的鱼皮明胶溶液中,芘单体的荧光强度和I1/I3值均随芘浓度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当芘浓度为40μmol/L时,单体荧光强度达到最大值,而当芘浓度为20~60μmol/L时,I1/I3值均处于较高水平,数值相近;探针的IE/IM值随芘浓度的增大一直升高,当芘浓度为2~40μmol/L时,比值偏低。综合考虑上述三个因素,选用浓度为40μmol/L的芘作为荧光探针应用于狭鳕鱼皮水凝胶的动态形成过程。实验确定芘I1/I3值能够用来表征溶胶中分子间的交联情况,其凝胶时间点为7h;但是IE/IM值则无法表征分子间的交联。这为表征其它鱼皮凝胶的动态形成过程提供了重要基础。
东忠方闫鸣艳
关键词:荧光探针狭鳕鱼皮凝胶
酶解刺参内脏蛋白制备抗氧化肽的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对刺参内脏所含的内源蛋白酶的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比较了利用内源蛋白酶和外源蛋白酶酶解内脏蛋白制备抗氧化肽的工艺。刺参内脏主要含有四种内源蛋白酶,最适pH分别为2.0、5.0、8.0和12.0。以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比较了内源蛋白酶和八种外源蛋白酶酶解内脏蛋白制备抗氧化肽的效果,结果表明菠萝蛋白酶为最佳用酶;用正交实验L9(34)对其水解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佳酶解条件为:pH7.8、温度35℃、加酶量5.0g/100g、酶解时间1h,在此条件下所得酶解液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79.15%和28.57%。
闫鸣艳秦松
关键词:刺参内脏酶解抗氧化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