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BZX025)

作品数:16 被引量:65H指数:4
相关作者:林慧岳易显飞夏凡陈万求黎昔柒更多>>
相关机构:长沙理工大学特文特大学湖南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长沙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自然科学总论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哲学宗教
  • 5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5篇文化转向
  • 5篇技术创新
  • 4篇现象学
  • 3篇文化
  • 3篇伦理
  • 3篇技术哲学
  • 1篇意向性
  • 1篇语境
  • 1篇哲学
  • 1篇社会
  • 1篇审视
  • 1篇实证
  • 1篇实证研究
  • 1篇视阈
  • 1篇文化建构
  • 1篇文化解释
  • 1篇文化类
  • 1篇文化批判
  • 1篇下人
  • 1篇历史演进

机构

  • 16篇长沙理工大学
  • 2篇特文特大学
  • 1篇湖南信息工程...

作者

  • 11篇林慧岳
  • 5篇易显飞
  • 3篇夏凡
  • 2篇黎昔柒
  • 2篇陈万求
  • 1篇刘利奎
  • 1篇柳李仙
  • 1篇万觉鸣
  • 1篇庞增霞
  • 1篇未晓霞
  • 1篇丁雪
  • 1篇陈丹
  • 1篇李会华

传媒

  • 2篇自然辩证法研...
  • 2篇东北大学学报...
  • 2篇科学技术哲学...
  • 1篇北方论丛
  • 1篇自然辩证法通...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贵州大学学报...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淮阴师范学院...
  • 1篇燕山大学学报...
  • 1篇伦理学研究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2
  • 8篇2011
  • 5篇201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荷兰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及其当代启示被引量:14
2010年
荷兰技术哲学研究从"经验转向"后形成"特文特模式"。对人—技术—世界关系的后现象学分析是以一种新方式来思考主客体关系,为技术的道德意义、技术的文化角色等现实问题提供哲学分析框架。通过文化转向形成技术哲学研究的新范式,并采用和回归经验研究方法、文化人类学的田野研究方法和跨学科的综合方法。
林慧岳黄柏恒
关键词:文化转向
技术创新价值问题研究述评被引量:2
2010年
国内外关于技术创新的价值问题的研究,产生了一些比较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此类问题研究存在的不足主要包括:对技术创新的价值批判过于"宏大",对技术创新实践的渗透性较差;价值批判的视域过于狭窄,忽视了技术创新与其它子系统的各种天然联系;没有从技术创新的历史演变的过程中来探寻技术创新的价值本质;对技术创新实践产生的价值体系缺乏较全面的审视等。总的来说,以技术创新价值为主轴的相关研究,总体上还处于不成熟、非体系化的状态,这也表明该类研究应该引起学者的关注。
易显飞
关键词:技术创新价值哲学
我国技术哲学文化转向的实证研究——“三大期刊”与“两大中心”技术文化类论文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1980年以来,自然辩证法通讯、自然辩证法研究、科学技术与辩证法(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三大专业期刊刊发的技术哲学论文,山西大学和东北大学两大科技哲学研究中心发表的技术哲学论文,折射出了我国技术哲学研究兴趣的变化轨迹和技术哲学文化转向的发展趋势。技术哲学的文化转向促进科技与人文的沟通与融合,将技术工具价值与人文价值并轨推行。从技术的哲学研究扩展到技术文化的哲学研究,提供了一种理解人的生存和社会发展的思维新视角。
林慧岳未晓霞庞增霞
关键词:技术哲学文化转向
当代技术社会问题解决的文化进路
2011年
当今社会被技术引起的问题所困扰,主要表现在技术引发的生态价值与人文价值危机。解决技术社会的现实问题单纯依靠技术本身来完成是不可能实现的,它会陷入寻找答案的"死循环"。通过对技术社会问题进行文化溯因和文化分析,可找到一条合理而有效地解决技术社会问题的文化路径。具体实现的文化径路包括:对技术进行生态化引导与改进;加强对技术的伦理控制力度;倡导正确的技术价值观等。
林慧岳刘利奎易显飞
关键词:技术社会文化解释文化建构
技术创新的后现代规范及四重活动模式建构被引量:2
2010年
当下,熊彼得描述技术创新的五个特征出现当初未曾预料的问题,问题的解决需要"后现代"批判精神和多重视角的方法论。借鉴苏伯拉塔.达斯古珀塔建立的知识层次、象征层次和生物学层次的分析框架来描述技术创新,知识、生态、人性、文化赋予后现代技术创新语境和意义,知识化、生态化、人性化和文化化为后现代技术创新提供四重活动模式建构的规范。
林慧岳万觉鸣
关键词:技术创新后现代
当代技术哲学文化转向透视被引量:2
2014年
技术哲学文化转向的动力来自高新技术的发展、后现代主义思潮、科学哲学历史主义以及社会文化的多重影响。语境描述和规范界定,既是技术哲学文化转向的进路,又是技术哲学文化转向的方法。技术哲学的文化转向提出了技术哲学研究的新范式,扩大了技术哲学的研究领域。通过技术创新哲学的文化转向,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文化,实现技术创新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人文价值"三位一体"的统一。
林慧岳陈丹
关键词:技术哲学文化转向伦理价值
技术哲学从经验转向到文化转向的发展及其展望被引量:8
2012年
技术哲学研究突破"经典时期"的困境后实现了其"经验转向"。经验转向过程中,在现象学的酶促下技术哲学研究呈现出明显的文化倾向。文化转向后的技术哲学从一个文化的多元视角来开启技术哲学的新的研究范式,通过对技术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影响进行双重聚焦,从细节上描述技术与文化的互动,关注人的价值和人的生活世界,提供解决技术社会问题的哲学思维。
林慧岳丁雪
关键词:现象学文化转向
技术创新“熊彼得问题”文化批判及其活动建构被引量:2
2011年
技术创新本质上是社会文化系统中的科技活动,源生于工业社会现代化过程中的技术创新"熊彼得问题"可以在后现代文化框架里批判和分析,但消解"熊彼得问题"则需要建立一种崭新的文化———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文化,并在两型文化中通过重建伦理规范、技术选择、创新评价和转变技术创新模式来完成技术创新活动的社会建构。
林慧岳李会华
关键词:技术创新文化批判
论技术创新实践的伦理规约被引量:4
2010年
技术创新的伦理问题主要表现在理论与现实两个层面。伦理规约技术创新的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和谐以及人类的可持续生存与发展;伦理规约技术创新的途径,是技术创新主体的自身修养、社会力量的制约、政府部门的规约等。
易显飞黎昔柒
关键词:技术创新伦理
现象学视阈下“人—技术—世界”多重关系解析被引量:12
2011年
在现象学视阈下,"人—技术—世界"呈现具身关系、解释关系、它异关系、背景关系、赛博关系、合成关系和替代关系等多重关系。多重关系中的人、技术和世界是相互关联着的三个要素,任何一种单因素决定论都会打破人—技术—世界关系的结构平衡,并导致人与技术的双重异化。在多重关系中的技术的意向性反映了人类实践活动中进入世界的指向性。现象学"回到事物本身"的主旨就是要求从人与技术关系回到人与世界关系,其进路是通过调适技术的意向性来重建生态、友好和可持续的人与世界关系。
林慧岳夏凡陈万求
关键词:现象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