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社会科学基金(2012BS32)
-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 相关作者:葛天博更多>>
- 相关机构:长江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社会交往视域下司法公信力的生成——基于法官日常行为的观察被引量:3
- 2014年
- 司法公正是司法取得公信力的基础,承载这一基础的则是司法判决。只有被社会认可的司法判决才能宣示司法公正。然而,司法判决必须接受社会生活中的另类规范——情理——的审查,否则将不被认可。法官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一员,无法回避社会交往中情理的熏陶与约束。而当下社会把法律问题道德化的惯常定势与传统的清官情结,导致司法公正的认同往往取决于法官个体的可信度。判断法官可信度的依据乃是法官日常行为的表现,通过交往,生成法官的信任基础,这种信任被逐渐转嫁至司法判决之上,从而促进并有利于司法公信的生成。
- 葛天博
- 关键词:社会交往信任
- 着眼于“透明”的网络问诘与能动回应——基于司法公信力提高的时代分析
- 2013年
- 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网络民意、网络审判、网络法治成为现代化背景下影响司法场域输出司法正义的重要因素。能动回应网络时代对司法公信的质疑,从而提高司法公信力是司法体制内外的共同任务。案情公开、证据公开、判决理由公开、允许网络法治存在、为司法松绑是司法秩序摆脱"寻租性"监督,实现司法秩序独立,回归司法原点,提高司法公信能动回应网络问诘的有效措施。
- 葛天博
- 关键词:网络民意司法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