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271035) 作品数:28 被引量:70 H指数:5 相关作者: 刘天宝 彭艳芬 汪新 刘廷国 黄劲松 更多>> 相关机构: 池州学院 江南大学 安徽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化学工程 轻工技术与工程 农业科学 更多>>
三个基于柔性4-取代双三唑配体锌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英文) 被引量:3 2018年 以1,2-二(4H-1,2,4-三唑)乙烷(btre)和3个二元羧酸1,3-金刚烷二酸(H2adc)、对苯二甲酸(1,4-H2bdc)和邻苯二甲酸(1,2-H2bdc)为配体,在室温下合成了3个锌配位聚合物{[Zn(μ2-btre)(μ2-adc)]H2O}n(1·H2O)、[Zn2(μ2-btre)(μ2-1,4-bdc)2(H2O)2]n(2)和[Zn(μ2-btre)(μ2-1,2-bdc)]n(3)。测试了3个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并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粉末衍射对其进行表征。晶体结构测试表明,1为2D (4,4)网格结构,π-π作用将相邻的2D网格连接成3D结构。配合物2和3分别是3D和2D(4,4)网格结构。另外,研究了3个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和室温下的固体荧光。 彭艳芬 刘天宝 吴秋艳 姚国建 徐冬冬关键词:Π-Π作用 淬灭型的聚炔荧光探针用于检测甲基托布津 甲基托布津(TM)是一种常见的农药,对环境与人畜有可能造成危害。已有检测方法存在成本高、仪器贵、操作复杂的缺点。我们通过后功能化策略,合成了一种具有强的荧光发射的含氮三唑的聚二取代炔(TZP),通过调控加入淬灭剂Cu的浓... 严永新 桂美芳 汪新关键词:聚炔 铜离子 甲基托布津 荧光 淬灭 文献传递 4-Tert-butyl-N′-((2-Hydroxynaphthalen-1-yl)methylene)Benzohydrazide:Synthesis,Crystal Structure and Recognition Properties 被引量:1 2018年 A new naphthol-based compound 1, C22 H22 N2 O2, has been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The structure of the title compound 1 was confirmed by IR, 1 H NMR, 13 C NMR, H RMS, and X-ray single-crystal diffraction. The crystal belongs to the mono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P21/c, with a = 12.888(9), b = 15.543(10), c = 9.119(6) ?, β = 94.05(3)°, V = 1822(2) ?3, Z = 4, Dc = 1.263 g/cm3, Mr = 346.41, μ = 0.081 mm-1, F(000) = 736.0, the final R = 0.0452 and wR = 0.1142 for 3404 observed reflections with(I 〉 2σ(I)).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1 is stabilized by O–H···N, N–H···O, C–H···O hydrogen bonds and π-π interactions. The spectroscopic studies of 1 toward various metal ions were also investigated in 25%(V/V) ethanol aqueous solution, an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it can selectively recognize Zn2+ with fluorescence enhancement. 刘天宝 彭艳芬 桂美芳 昌杰 汪新关键词:NAPHTHOL 对羟基联苯腈的合成改进研究 被引量:1 2013年 以对氯苯腈和2,6-二叔丁基苯酚为原料,通过两步法合成液晶材料中间体对羟基联苯腈(P)。中间体M及目标产物P的结构用FTIR、1H NMR进行了表征。此合成方法步骤少,操作简便,总收率较高,可达到64.1%。实验结果表明,中间体M制备的最佳温度为150℃,用环丁砜作溶剂优于DMSO。 严永新 吴国志 刘天宝 任斐然 汪新 何兆帅关键词:液晶 2,6-二叔丁基苯酚 取代苯胺和苯酚类化合物土壤吸收系数的定量预测 被引量:2 2013年 基于定量结构-性质(QSPR)研究取代苯胺和苯酚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对36种取代苯胺和苯酚类化合物进行DFT-B3LYP/6-311G**水平全优化计算。从中获得分子最高占用和最低空轨道能(E_(HOMO)和E_(LUMO))、分子次最高占用和次最低空轨道能(E_(NHOMO)和E_(NLUMO))、分子总能量(E_T)、氢原子所带的最高正电荷(q_H^+)、最负非氢原子的静电荷(Q^-)、分子偶极矩(μ)和分子体积(V)等描述符。结合文献中标题化合物的土壤吸收系数(log K_(oc))和疏水性系数(log K_(ow)),由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成QSAR模型,采用内外双重验证的办法,深入分析和检验模型的稳健性。最佳模型的复相关系数(R^2),去一法(LOO)交替检验复相关系数(R_(cv)~2),外部预测样本复相关系数(R_(ext)~2)分别为0.930,0.929和0.915,故所建QSPR模型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良好。模型结果表明:标题化合物的log K_(oc)与疏水性系数(log K_(ow))、最负非氢原子的静电荷(Q^-)、分子次最低空轨道能(E_(NLUMO))和分子最高占用轨道能(E_(HOMO))的相关性较好。 刘天宝 彭艳芬 汪新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 两个铜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催化降解甲基橙的研究 2016年 以1,2-二(4H-1,2,4-三唑)乙烷和5-磺酸基间苯二甲酸(Sip)为配体,与CuBr_2,采用水热反应法合成了两个配合物。用红外和热重对两个化合物进行表征。研究两个配合物对甲基橙的降解作用。结果表明,在120 min内,甲基橙的降解率达到了60%和80%。 彭艳芬 刘天宝 吴秋艳 王瑞侠关键词:铜配合物 甲基橙 催化降解 刚性4⁃取代双三唑配体构筑的三个锌配合物的合成和荧光 被引量:3 2022年 在室温下合成了3个新的配位聚合物{[Zn(4‑Nbdc)(btx)]·2H_(2)O}_(n)(1·2H_(2)O)、[Zn(btx)_(1.5)(1,3‑bdac)]n(2)和{[Zn(mbtx)(1,3‑bdc)(H_(2)O)_(2)]·H_(2)O}_(n)(3)(btx=1,4‑二(4H‑1,2,4‑三唑)苯,mbtx=1,3‑二(4H‑1,2,4‑三唑)苯,4‑Nbdc=4‑硝基邻苯二甲酸根,1,3‑bdac=间苯二乙酸根,1,3‑bdc=间苯二甲酸根),测试了配合物的单晶结构,并从元素分析、红外和粉末衍射等方面进行表征。单晶X射线衍射表明,配合物1是二维(4,4)网格结构,配合物2和3都是一维链状结构。配合物2中的π‑π作用将一维链连接成三维网格结构。在配合物3中,分子间氢键将一维链连接成二维网格,2套二维网格在分子间氢键的作用下相互穿插得到2D+2D→2D的网格结构。同时,还研究了3个配位聚合物的荧光和热稳定性。 彭艳芬 刘天宝 吴秋艳 武梦晴关键词:荧光 正交优化-超声辅助提取银杏叶中的叶黄素 2014年 利用超声波法提取银杏叶中的叶黄素.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乙醇浓度、液固比(mL·g^-1)、超声时间和提取温度4个因素对叶黄素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95%乙醇为提取剂,液固比25:1,超声时间50min,提取温度70℃,为从银杏叶中提取叶黄素的最佳技术工艺.将超声技术用于银杏叶中叶黄素的提取具有省时、节能、高效等特点. 彭艳芬 刘天宝 李涛涛 汪新关键词:银杏叶 叶黄素 超声波 去结晶小麦秸秆接枝共聚物的性质研究 被引量:7 2015年 为制备出适合农业使用的高吸水保水剂,以小麦秸秆(Wheat straw,WS)为原料,比较了NaOH/Urea、稀硫酸和氨水等溶解秸秆的方法,得到了溶解性较好的小麦秸秆匀相体系,通过向该溶解液中加入丙烯酰胺(Acrylic amide,AM)、丙烯酸(Acrylic acid,AA)和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N′-methylene bisacrylamide,MBA),借助60 Coγ射线,在室温条件下引发聚合体系的接枝共聚反应,制备出了耐盐型高吸水性树脂。采用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对各种处理的秸秆及接枝共聚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NaOH/Urea方法处理小麦秸秆得到的纤维素制备出的树脂其耐盐性和吸水性较稀硫酸和氨水处理得到的吸水性树脂有较大的提升。 郭军 黄劲松 吴小说 刘廷国 方童杨 汪新关键词:小麦秸秆 纤维素 接枝共聚 高吸水性树脂 一种新的萘并[2,1-d]噻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2020年 报道了一种在醋酸锰(III)作用下,3-(2-萘基)-1-取代酰基硫脲自身发生环化反应,高效合成萘并[2,1-d]噻唑类化合物的新方法.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原子利用率高、对环境友好以及试剂价廉易得等优点. 刘天宝 彭娜 王攀攀 彭艳芬 桂美芳 章敏关键词:硫脲 醋酸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