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AGJ004)
-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2
- 相关作者:张小峰何胜林吴珊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中国民营企业走入非洲:发展历程、影响因素及未来走向被引量:7
- 2015年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发生重大变革。在此背景下,不断深化中非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具有特殊意义。中国民营企业对非贸易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呈加速增长态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政策红利,为民企开拓非洲市场、深化中非合作打开巨大空间。非洲人口高速增长所带来的巨大人口红利,中产阶级崛起及城市化进程中催生的巨大消费群体和消费市场等有利因素,必将加速推进中国民企走入非洲的步伐。未来中国民营企业将深入发掘非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市场,纺织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将加速对非转移,以产融结合模式为代表的制造业合作,将助力非洲工业化水平的提升和城市化进程。
- 张小峰何胜林
- 人民币在非洲的国际化:挑战与出路被引量:4
- 2016年
- 人民币在非洲的国际化已在双边贸易计价、货币互换、清算渠道、服务平台建设等诸多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和突破,同时也面临着非洲国家政局局部动荡、经济增长脆弱、储备资产下降、货币贬值、对人民币认知度较低等一系列风险和不利因素。为此,可通过加强政府间沟通与协调、完善中资金融机构在非网络布局、提高人民币在非洲的认知度和影响力等措施,由易到难,推动人民币在非洲国际化进程。
- 张小峰吴珊
-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中非经贸合作
- 新时期中非金融合作——现状、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
- 2013年
- 2010年国新办《中非经贸白皮书》指出,中非金融合作将成为中非合作的新领域、新亮点。本文从银行业、保险及资本市场合作入手,在厘清中非金融合作基本情况及特征基础上,分析影响中非金融合作的有利和不利因素,进而研判中非金融合作的发展趋势。笔者认为,中非金融合作尚处在起步阶段,合作潜力巨大;中非金融合作具有明显的"功能性"特点,尚不具备高层次货币金融合作条件。随着中非双方政治互信不断加强,非洲国家深刻反省自身发展路径且与中国合作愿望增强,金融合作空间广阔。未来中非金融机构之间在金融业务、信息交流和监管合作等方面将朝着全方位、多层次的方向发展,其中更是以开发性金融合作为重点展开。
- 张小峰
- 关键词: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