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2011063)
-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2
- 相关作者:夏传海杨翠云徐金光孙秀敏刘苏静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烟台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烟台市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院地合作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 细菌生物膜对硅藻附着的影响研究
- 引言——海洋污损生物是海洋环境中栖息或附着在船舶和各种水下人工设施上,对人类活动产生不利影响的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的总称。海洋污损生物的形成过程是一个从小(细菌、硅藻)到大(大型藻、动物)、逐级有序的过程,这种过程受到了多...
- 杨翠云王建华夏传海
- 文献传递
- 卤代吲哚类物质控制紫贻贝污损的研究
- <正>引言——海洋生物污损对船底和海洋中人工设施构成极大危害[1],是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遇到的难题之一,严重阻碍海洋的飞速发展。污损生物的防除技术中,涂层防污是最有效和普遍采用的方法。随着有机锡、氧化亚铜这两类防污剂的...
- 刘苏静杨翠云王建华方圣涛夏传海
- 文献传递
- 污损生物膜细菌Pseudoalteromonas issachenkonii YT1305-1的鉴定及其代谢物化学成分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对污损生物膜细菌YT1305-1进行菌种鉴定;研究其作为污损生物膜优势菌之一的代谢产物。【方法】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合系统进化树和细菌生理生化实验对菌种进行鉴定,通过硅胶柱层析分离方法和核磁共振检测技术分析其代谢物的化学成分。【结果】发现生物膜中存在明显的优势菌株,假交替单胞菌属为优势菌属之一。16S rRNA序列比对分析表明Pseudoalteromonas issachenkonii为优势菌种之一,将目标菌种命名为Pseudoalteromonas issachenkonii YT1305-1,对其代谢物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共得到10个化合物,其中包括5个二酮哌嗪(DKPs)类信号分子,环(甘氨酸-丙氨酸)(1)、环(脯氨酸-甘氨酸)(2)、环(脯氨酸-酪氨酸)(3)、环(4-羟基-脯氨酸-亮氨酸)(4)和环(4-羟基-脯氨酸-丙氨酸)(5),以及尿嘧啶(6)、胸腺嘧啶(7)、胸腺嘧啶脱氧核苷(8)、己二酸二(2-乙基己)酯(9)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10)。【结论】污损生物膜中存在明显的优势菌,其中之一为P.issachenkonii YT1305-1,在其代谢产物中发现了疑似信号分子的物质DKPs,有研究表明该物质能调控生物膜的形成,进而影响生物污损的形成,为探究生物污损现象奠定了物质基础。
- 于洋王建华方圣涛姜作真周晓群夏传海
- 关键词:生物膜
- 纳米TiO_2的改性及其性能研究被引量:10
- 2014年
- 采用KH-570、正辛醇和辛酰氯分别对纳米TiO2进行改性,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及X-射线衍射仪对改性前后纳米TiO2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纳米TiO2的改性为化学改性,改性剂与纳米TiO2表面羟基形成稳定的化学键,但并没有改变纳米TiO2的晶型结构。改性后的纳米TiO2在有机溶剂中的分散性和稳定性提高,尤其是KH-570改性纳米TiO2的效果最好,具有更强的疏水性。KH-570改性纳米TiO2与丙烯酸树脂复合后,能在树脂中均匀分散,不易团聚。
- 孙秀敏徐金光刘苏静杨翠云夏传海
- 关键词:纳米TIO2KH正辛醇表面改性丙烯酸树脂
- 生物污损微生物膜群落结构及演替研究
- 引言海洋生物污损给人类的海事活动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安全危害,制约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1]。微生物膜是生物污损的基础,是由海洋细菌和硅藻粘附在浸水设施表面而形成,并成为大型污损生物幼体附着的温床[2]。因此要...
- 于洋王建华杨翠云刘苏静夏传海
- 文献传递
- 吲哚类衍生物对污损生物膜的抑制效应
- 污损生物膜指的是在污损生物形成过程中由细菌、硅藻及其胞外聚合物组成的一层生物膜。生物膜的形成为后续大型污损生物提供立足点及营养,促进大型污损藻类、动物的附着和生长,最终形成复杂的污损生态系统。以污损生物膜中的细菌(P.a...
- 杨翠云刘苏静王建华夏传海
- 关键词:生物膜细菌硅藻
- 文献传递
- AHLs的合成及其对污损硅藻生长的影响
- 2015年
- 用L-高丝氨酸内酯的氢溴酸盐与酰氯在Schotten-Baumann条件下反应,合成了6种N-酰基-L-高丝氨酸内酯类(AHLs)信号分子:N-丁酰基-L-高丝氨酸内酯、N-己酰基-L-高丝氨酸内酯、N-辛酰基-L-高丝氨酸内酯、N-癸酰基-L-高丝氨酸内酯、N-十二酰基-L-高丝氨酸内酯和N-十四酰基-L-高丝氨酸内酯,通过红外、核磁共振仪、气相-质谱联用仪对所有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和纯度分析。同时检测合成的6种化合物对污损硅藻-柱鞘藻(Cylindrothecasp.)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的信号分子除侧链最短的N-丁酰基-L-高丝氨酸内酯外,其它在高浓度下均能抑制柱鞘藻的生长,其中C12-HSL和C14-HSL在较低浓度下对柱鞘藻的生长也具有明显的抑制效应。
- 宋国娟尚坚马宣宣杨翠云夏传海
- 关键词:污损生物生物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