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2A019)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3
相关作者:张艳红佐斌刘莉艾传国王路更多>>
相关机构:长江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哲学宗教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互动
  • 2篇师生
  • 2篇网络互动
  • 1篇大学生
  • 1篇信息模型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功能
  • 1篇师生互动
  • 1篇内隐
  • 1篇内隐联想测验
  • 1篇内隐态度
  • 1篇庞蒂
  • 1篇情绪
  • 1篇网络
  • 1篇问卷
  • 1篇问卷调查
  • 1篇疗法
  • 1篇梅洛-庞蒂
  • 1篇面部表情
  • 1篇刻板印象

机构

  • 6篇长江大学
  • 4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湖北中医药高...

作者

  • 5篇张艳红
  • 3篇佐斌
  • 2篇刘莉
  • 1篇艾传国
  • 1篇王路

传媒

  • 3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社会心理科学
  • 1篇心理学探新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表情识别的影响:评价联结还是刻板印象?被引量:1
2014年
该实验采用Bijlstra等运用的比较任务实验范式,通过E-prime2.0编程,来探讨社会类别对表情识别的影响究竟是通过评价联结路径还是刻板印象路径起作用。85名被试随机分配到比较情境中,包括一个双效价比较情境(高兴对生气或高兴对伤心)和一个单效价比较情境(生气对伤心),让被试在规定的时间内对他们所看到的两种面部表情图片进行识别和分类。结果发现:(1)在双效价情境中,和消极情绪比较而言,被试更快识别积极情绪,尤其是女性目标面孔上所表现的积极情绪;(2)在双效价情境下,被试更快识别男性面孔上的伤心表情,而在单效价情境中,被试更快识别女性面孔上的伤心表情;(3)在双效价和单效价情境中,对生气的反应没有差别。研究表明当表情的效价在发生作用的时候,表情识别主要受到评价联结路径的影响;当表情效价相同的时候,刻板印象路径会影响表情的识别。
张艳红佐斌刘莉
关键词:面部表情刻板印象
大学生对网络师生互动的内隐态度及对教育的启示被引量:2
2013年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国家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教育环境已经从传统的课堂环境扩展到了新的数字环境,网络在教育上的广泛应用使得传统的师生互动发生深刻的变化。利用inquisit 2.0编制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ingle Category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SC-IAT),采用SCIAT测量大学生对网络师生互动的内隐态度。测量结果表明:大学生对网络师生互动态度的内隐效应显著,大学生对网络师生互动的内隐态度是积极的,而且男、女大学生在对网络师生互动的内隐态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张艳红周妮子艾传国
关键词:内隐态度
基于梅洛-庞蒂身心一体思想对正念疗法的思考被引量:6
2019年
正念疗法主张培植正念、回归本然状态以达到身心一体的全面健康状态,身心一体是法国哲学家梅洛-庞蒂身体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庞蒂的身心一体思想为切入点,探讨正念疗法的身心一体的哲学内蕴:正念疗法的核心思想"正念"的秉持需以身心一体作为前提;正念疗法的主要技术正念训练是将心置于身的行为训练,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身心合一;正念疗法以身体作为意向活动的主体与外部世界建立联系,它的最终目标是以"身体意向"巩固身心一体。
付雅琦彭先桃周晓芸张子鑫
关键词:梅洛-庞蒂
情绪社会信息模型:情绪人际效应的新理论被引量:3
2014年
情绪社会信息模型(Emotions as Social Information Model,EASI)是从情绪社会功能研究取向发展而来,它扩展了传统的情绪个人效应研究,构建了一个统一的情绪社会功能研究框架。EASI模型以情绪的信息功能为理论核心,认为情绪通过引发观察者的情感反应和推理过程两条路径来影响他们的行为,且情感反应和推理过程对观察者行为的预测能力还取决于观察者的信息加工的动机和社会情境因素这两个调节变量。新近研究为EASI模型提供了证据,证明了EASI模型在某些情境中可以有效预测情绪对人际效应的作用。未来的研究还需深入探讨东方文化对情绪推理内容形成的影响机制、混合、模糊以及动态情绪的系统研究、EASI模型在不同社会情境下的适用性以及情绪人际效应和相关学科的应用拓展。
张艳红佐斌
关键词:情绪社会功能
教师在网络互动中的角色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随着教育环境逐步从传统的课堂环境扩展到数字环境,教师在学生网络互动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首先,教师应该在学生网络参与中发挥积极作用。其次,教师应成为学生网络互动的推动者、指导者而不是控制者。同时,研究者就网络互动教师角色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但还需要实证研究的检验。
张艳红佐斌
关键词:教师网络互动角色
高校师生网络互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随着网络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笔者利用自编的《高校师生网络互动问卷(学生版)》对615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高校师生网络互动方式由多到少依次为QQ、QQ群、空间或博客、E-mail、微博、微信、BBS;总体上,高校师生网络互动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其中,情感依赖性、互动有用性的得分最高;不同性别、专业在网络互动四个维度上差异均不显著;不同年级在互动有用性上差异显著,大四学生的得分最高,但在其他三个维度上差异不显著。
张艳红王路刘莉
关键词:高校师生网络互动问卷调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