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前瞻性项目(PH08001)
- 作品数:5 被引量:31H指数:4
- 相关作者:秦川刘树根汪华张长俊徐国盛更多>>
- 相关机构:成都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中石化前瞻性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四川盆地西部中三叠统储层特征与类型被引量:9
- 2012年
- 主要通过中46井、青林1井、川科1井、龙深1井等的钻井岩心、岩石薄片、岩石样品地球化学的分析测试,并结合四川盆地西部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钻井、录井、测井资料,对川西雷口坡组储层的储集岩性、储集空间、物性特征等进行了详细研究,进而对储层类型进行了划分,并指出了影响其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以期对川西雷口坡组的勘探提供理论基础,明确勘探方向。研究区中三叠统储层主要发育层位为雷三段,储集岩性主要为(藻)砂屑白云岩、残余砂屑白云岩和藻团块白云岩等各类颗粒白云岩和藻黏结白云岩,储集空间以各类次生溶蚀孔隙为主(如粒间溶孔和粒内溶孔),属于中孔中低渗和中孔高渗的孔隙型和裂缝-孔隙型储层。储层可划分为3种类型:(礁)滩相白云岩型储层、风化壳岩溶型储层和热液白云岩型储层,其形成发育受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抬升和断裂活动)的明显影响和控制。
- 秦川刘树根汪华彭靖淞王国芝张长俊
- 关键词:四川盆地中三叠统储层特征雷口坡组
- 四川盆地中三叠统-上三叠统马鞍塘组天然气藏特征和有利勘探地区被引量:7
- 2011年
- 四川盆地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勘探已近40年,但迄今为止只发现了两个大中型气藏。近年来,雷口坡组钻井油气显示活跃,展示了良好的勘探前景。四川盆地中三叠统气藏储层主要位于底部雷一段、顶部雷三—雷四段,天然气主要来源于上二叠统龙潭组和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烃源岩,各气藏天然气组分特征也不尽相同,储集空间均以各类次生溶蚀孔隙为主,多为低-中孔低渗的孔隙型或裂缝—孔隙型储层。气藏盖层发育,均具备良好的直接盖层和区域盖层条件。上三叠统马鞍塘组储层主要位于其顶、底部的(藻)砂屑灰岩和泥晶灰岩,烃源岩和盖层与雷三、雷四段成藏条件相似。本文将四川盆地中三叠统-上三叠统马鞍塘组生储盖组合特征概括为两种类型:1)上二叠统龙潭组烃源岩+雷一—雷二段滩相储层+雷口坡组膏盐盖层;2)上三叠统烃源岩+雷三—雷四段—马鞍塘组底部(礁)滩相储层和(或)风化壳古岩溶储层+上三叠统泥质盖层。将来的油气勘探应更加重视对第二组合的关注。龙门山中南段前缘地区应是中三叠统雷三—雷四段和上三叠统马鞍塘组油气勘探最有利的地区。
- 秦川刘树根汪华孙玮李德星杨荣军张长俊吴熙纯
- 关键词:四川盆地中三叠统天然气藏勘探前景
- 川东地区黄草峡构造飞仙关组沉积相与储层特征被引量:5
- 2011年
- 通过岩心、薄片、测井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川东地区黄草峡构造飞仙关组总体为碳酸盐台地相沉积,可进一步划为台地边缘滩、台内点滩、开阔台地和潮坪中4个亚相。储集空间主要发育鲕内溶孔、晶间孔、晶间溶孔和构造缝、压溶缝;储集类型属裂缝-孔隙型。该区成岩作用与川东北广大地区存在较大的差异。通过沉积、成岩以及构造因素对储层的控制作用分析,建设性的成岩作用主要有同生期溶蚀作用、埋藏溶蚀作用及后期的构造破裂作用,但由于大气水溶蚀作用较弱,且缺乏关键性的与海水蒸发浓缩有关的白云石化作用,同时由于胶结作用、压实作用等破坏性成岩作用的影响,致使该区的优质海相碳酸盐岩储层欠发育且储层非均质性强,因此天然气勘探具有一定的风险。
- 刘为徐国盛黄小琼王德斌龚德瑜朱建敏段亮
- 关键词:飞仙关组沉积相储层特征
- 川中磨溪—龙女寺构造带嘉陵江组天然气成藏机理研究被引量:8
- 2009年
- 川中地区磨溪—龙女寺构造带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天然气的成藏机理一直是一个悬而未解的问题。鉴于前人研究确认嘉陵江组天然气来源于深层二叠系烃源岩,该文主要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与盆地模拟相结合的技术对区内二叠系烃源岩的热史进行了恢复,对其成熟度、古流体压力演化进行了研究,进而对运移通道的形成及天然气成藏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建立了磨溪-龙女寺构造带嘉陵江组天然气的成藏模式,总结其成藏规律为:高压驱动、裂缝输导、流体垂向运移、膏盖油裂解气成藏。
- 徐国盛孟昱璋赵异华龚昌明袁海锋刘军
- 关键词:运移通道成藏模式成藏规律嘉陵江组
- 川西坳陷中部上三叠统马鞍塘组沉积相特征被引量:4
- 2012年
- 上三叠统马鞍塘组是四川盆地西部地区最后一套海相碳酸盐岩地层,其中发育的礁滩等沉积微相是油气勘探的有利相带。为了探讨马鞍塘组滩、生物礁及礁滩组合的发育及分布情况,通过对比分析有关的钻井和野外资料,发现马鞍塘组厚度、岩性和沉积特征等在短距离内横向变化较大;新发现在孝泉—汉旺地区马鞍塘组底部发育有一北西向的砂屑滩;川西坳陷中部晚三叠世卡尼期的沉积相主要为同斜缓坡中的砂屑滩、鲕粒滩、生物碎屑滩和生物礁微相。除砂屑滩外,鲕粒滩、生屑滩和生物礁(点礁)微相都沿龙门山呈北东向发育,卡尼期末的沉积相为滨海潮汐相。
- 米色子哈刘树根秦川孙玮张长
- 关键词:四川盆地上三叠统沉积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