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2008E-0601)
- 作品数:23 被引量:146H指数:8
- 相关作者:焦养泉陆永潮王芝尧鲁超吴立群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歧北凹陷东缘沙一下多物源综合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沙一下亚段是大港油田滩海中区的主要含油层段,目的层埋藏深,为深水重力流沉积体系。前人认识沉积砂体分布主要是依据钻井、测井和录井资料勾绘的,地震资料应用不足,多向物源演化和沉积相带展布认识不清。以地质研究为基础,重点开展地震沉积学及构造特征与沉积分布研究,阐述了沙一下亚段不同沉积期的沉积展布特征,分析了物源体系和沉积演化特征以及构造对沉积的控制作用。储层预测成果在后期勘探、开发钻井中得到了证实。
- 孔令江李炼民
- 关键词:重力流地震沉积学大港油田
- 歧口凹陷构造演化特征及控油气作用被引量:14
- 2013年
- 从歧口凹陷地质构造样式分析入手,结合构造动力学机制,探讨其对输导体系和储集体系的影响,进而影响油气成藏。结果表明:歧口凹陷古近系北西—南东方向多次凹复式箕状断陷结构和南北方向歧口主凹双断复式地堑结构,主要受沧东伸展断裂系统和歧口伸展断裂系统的控制,在平面上形成了多凸多凹、凹隆相间的构造古地貌格局,为岩性油气藏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空间;歧口凹陷构造样式控藏影响,体现为:在油气运移时,主干断层控制油藏形成,次级断层改造油气分布,形成优势输导体系;在油气聚集时,有利储集相带发育,构造坡折带发育,有利圈闭发育。结合前人对油气成藏模式的研究,提出4种成藏模式的认识,即:陡坡带成藏模式、缓坡带成藏模式、断阶带近源成藏模式、盆内坡折带成藏模式。优选了勘探目标区,经钻探实例验证,取得良好效果。
- 王芝尧卢异刘志英
- 关键词:歧口凹陷构造样式成藏模式
- 断陷盆地单因素精细取证下的沉积体系综合分析——以歧口凹陷古近系沙三二亚段为例被引量:6
- 2010年
- 在对歧口凹陷古近系沙三二亚段的多种单因素沉积学信息——测井相、岩心相、砂分散体系、地震相和地震属性、生物相、矿物岩石学和有机地化与岩石(颜色)、构造、古地貌等分别进行了详细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对多种单因素沉积学信息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空间配置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总结了沉积学的共性和特殊性规律,使多种单因素沉积学信息起到了相互佐证和互为补充的作用,从而有效地对研究区沉积体系类型、空间配置关系和物源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和评价。研究认为,歧口凹陷沙三二亚段发育4种主要的沉积体系类型:扇三角洲沉积体系、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水下扇沉积体系和湖泊沉积体系。其中,在断层活动性强、坡度较陡的地区发育扇三角洲;在坡度较缓的地区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断控盆地边缘深水区发育近岸水下扇,盆地内部次级断层则控制了远岸水下扇的发育。沉积体系的空间配置受5大主要物源控制:燕山物源、沧县物源、埕宁物源、孔店物源和沙垒田物源。本研究证明,这种"单因素精细取证,多因素综合分析"的方法在拥有丰富勘探资料的断陷盆地沉积体系研究中行之有效。
- 吴立群蒲秀刚焦养泉韩国猛鲁超刘孟合杜玉梅
- 关键词:断陷盆地歧口凹陷单因素
- 北大港潜山在沙三段沉积期的隆升状态及其对沉积物源的供给被引量:8
- 2010年
- 北大港潜山构造带的高点区无沙三段沉积,依照地层终止方式无法厘定出北大港潜山的高点区是在沙三段沉积期一直暴露地表没有接受沉积,还是在沙三段沉积期接受了沉积,后被晚期构造抬升剥蚀殆尽。确定北大港潜山高点区在沙三段沉积期的演化状态对于分析本区沉积体系及储层分布至关重要。本文以构造与沉积的响应关系为分析的思路和依据,通过地层厚度图的框架约束,基于砾岩分布和泥岩颜色所指示的古环境、古地貌、古物源的特征,分析出北大港潜山高点区在沙三段沉积期一直是一个稳定的物源区,其剥蚀下来的物源通过构造转换带的控制,沉积在板桥凹陷和岐口凹陷。
- 石万忠王振升宋志峰马建英陆永潮刘国全
- 歧口凹陷中部古近系沙三一亚段水下扇沉积体系内部构成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歧口凹陷中部古近系沙三一亚段是重要的含油层段,其内部发育水下扇沉积体系。本文通过岩心、测井、地震资料及室内分析测试等手段,对研究区水下扇沉积体系进行了精细解剖。研究发现其内部可识别出扇面水道、非限制性朵叶体和开阔湖泊三种成因相组合,其中扇面水道由主干扇面水道和分支扇面水道两种成因相构成,非限制性朵叶体由近端朵叶体和远端朵叶体两种成因相构成。主干扇面水道切割近端朵叶体,将沉积物向盆地内部输送,在坡折带其所携带的沉积物可能在重力作用下发生再次分配,形成新的扇面水道和非限制性朵叶体;分支扇面水道多发育于远端朵叶体上部,被开阔湖泊泥岩所包围。在区域背景及生物相资料分析基础上,指出沙三一亚段歧口凹陷中部处于断陷盆地的裂陷幕,在构造坡折带或陡坡带,由于断层活动等因素影响,在半深湖-深湖背景下形成水下扇沉积体系。歧口凹陷沙三一亚段水下扇沉积体系的研究对于该区有利储集体预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荣辉肖敦清白小鸟王书香孙家宁杜玉梅
- 关键词:歧口凹陷古近系沙三段水下扇
- 歧口凹陷歧深地区沙三段层序地层格架及其演化被引量:3
- 2010年
- 在对钻井、录井、测井、地震和各种测试资料的综合分析基础上,对沙三段层序地层格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共识别出4个层序界面,3个三级层序,并在各三级层序内识别出低位体系域、湖扩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认为深凹及控凹断裂边缘3个体系域发育完整,而板桥及歧北次凹斜坡带仅发育退积型湖扩体系域和进积型高位体系域。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歧深地区层序地层发育模式——陆相单斜断坡带型(西断东缓超)地层格架,为研究区有利储集体的预测提供了基础。
- 陈平苏俊青陆永潮石万忠林卫兵高勇杜学斌周韬杜民
- 关键词:沙三段地层格架
- 歧南斜坡沙一段中部重力流水道优质砂体分布与演化被引量:2
- 2016年
- 以沉积岩石学与地震沉积学为指导,充分利用岩心、测录井、地震、物性等资料,对渤海湾盆地歧南斜坡沙一段中部砂体开展细分地层对比,探讨砂体分布规律及优质砂体主控因素;利用正演技术和反演技术,刻画优质单砂体,研究优质砂体发育区分布与演化特征。提出将沙一段中部细分为4个砂组,并确定了主力砂组;受南部埕宁隆起和Ⅲ级坡折带控制,中斜坡发育重力流水道,分布东西两支砂体带;岩性对物性控制作用明显,中细砂岩物性好。歧南斜坡区沙一段中部重力流水道优质砂体具有东西两支、三期展布、四个优质砂体发育区"左右迁移,此消彼长"的分布与演化特征。
- 孔德博袁淑琴张文彬饶敏周凤春
- 关键词:重力流水道
- 歧口凹陷古近系东二段沉积体系空间配置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综合岩心、录井、测井、3D地震、生物组合等资料,对东二段沉积体系进行了重点研究。分析认为,该时期研究区主要发育4种沉积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砂分散体系分析,揭示了东二段沉积期沉积体系的空间配置关系,重建了沉积体系域。其中,扇三角洲发育于沧东断层控制的陡坡背景边缘,呈裙带状分布;辫状河三角洲主要发育在凹陷北部的北塘地区,向南延伸至长芦-新港断层下降盘演变为远岸水下扇;源于北部的远岸水下扇受活动性较强的滨海断层、港西断层和歧中断层的影响,呈多阶梯状分布;埕宁隆起刘官庄地区和沙垒田隆起西部发育较小规模的辫状河三角洲;湖泊的发育主要受控于长芦-新港断层、滨海断层、港西断层、张东断层和歧东断层,滨浅湖发育于增幅台、王岗庄、曹妃甸等地区,半深湖-深湖位于驴驹河、高尘头等地区。基于上述研究,预测研究区存在三个有利勘探区带。
- 吕琳王文革鲁超陈善勇陈长伟于长华吴立群袁淑琴
- 关键词:歧口凹陷
- 歧口凹陷构造-层序-沉积一体化研究及其应用被引量:29
- 2010年
- 通过大量地质、地化和物探资料的处理和分析,探讨了新生代歧口凹陷的构造演化、层序格架样式和沉积体系的时空配置。新生代歧口凹陷包括5个负向构造单元、5个正向构造单元,经历了两个构造演化阶段、四个构造活动幕;对歧口凹陷的古近系及新近系进行了系统的层序地层研究,划分了4个二级层序和17个三级层序单元,并识别出断裂陡坡带、多级断阶带、断阶陡坡带以及挠曲坡折带等坡折带类型,建立了相应的层序发育模式和垂向演化模式;明确了歧口凹陷4大主物源体系(北部燕山物源、西部沧县物源、南部埕宁物源和东部沙垒田物源),并按三级层序单元重建了各个时期的沉积体系配置。
- 吴永平杨池银王华任建业焦养泉陆永潮黄传炎
- 关键词:层序地层格架物源体系歧口凹陷
- 歧口凹陷北大港潜山南北向走滑断裂的河道化作用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通过北大港地区重力异常资料、三维地震资料分析,证实在北大港潜山上发育具有左旋走滑性质的红7-1断裂,其夹持于大张坨断裂与港西断裂之间,呈弧形沿南北方向展布。该断裂在古近系早中期均有活动,对多个层位砂体分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在该走滑断裂弧形带南侧,砂体厚度突变增大,呈"点源式"分布,从而形成明显的、且具有继承性的"沟-扇"对应关系。结合重矿物分析及北大港潜山上下切河道追踪发现,在走滑断裂顶部发育一系列下切河道;这些河道下切深度可达230~280ms,它们可以沟通板桥次凹与北大港潜山南翼,在过补偿阶段将板桥次凹的沉积物沿下切河道搬运到北大港潜山南侧的歧北次凹。可见,北大港潜山上近南北向的走滑断裂可以形成下切河道并起到搬运沉积物的作用(即断裂的河道化作用),进而在过补偿阶段控制板桥次凹与北大港潜山南翼的物源分配形式,所以,板桥次凹和歧北次凹在一定程度上均隶属于沧县隆起物源体系。
- 杨池银周建生焦养泉吴立群鲁超吕琳荣辉顾元白小鸟
- 关键词:歧口凹陷走滑断裂古近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