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05JJDXLX001)
- 作品数:67 被引量:2,120H指数:32
- 相关作者:邹泓李彩娜李晓巍刘艳余益兵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北京市公立学校与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师生关系特点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8
- 2007年
- 北京市公立学校与打工子弟学校的教师流动性、教师对流动儿童的关心程度存在显著的校际差异:小学高年级,公立学校中流动儿童的师生关系优于打工子弟学校;初一年级,公立学校中流动儿童的师生关系差于打工子弟学校;俩类学校初二年级师生关系没有显著的校际差异。流动儿童的师生关系可分为疏远平淡型、亲密和谐型和紧密矛盾型三种类型,其分布比例分别为37.0%、38.1%和22.0%。
- 谢尹安邹泓李小青
- 关键词:流动儿童师生关系
- 青少年的社会适应:保护性和危险性因素及其累积效应被引量:53
- 2011年
- 青少年的社会适应受多种危险性和保护性因素的影响,探讨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的累积效应对于预防和干预青少年社会适应不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危险性和保护性因素可以从领域、与结果的关联性和稳定性程度等角度进行划分;危险性因素的累积效应模型主要有叠加、恶化、饱和及中介模型,保护性因素的理论模型主要有补偿、保护和挑战模型,但实际应用中较少考虑各类模型的整合;社会适应不良的干预趋向于采用包括个体、家庭、学校和社区等在内的多元综合性生态学方案。
- 金灿灿邹泓李晓巍
- 关键词:青少年社会适应
- 青少年孤独感与人格五因素的关系:人际关系能力的中介作用被引量:31
- 2010年
- 该研究采用小五人格问卷、中学生孤独感问卷和人际关系能力问卷,以784名青少年为被试,考察青少年孤独感的特点及其与人格五因素、人际关系能力的关系。结果发现:(1)青少年的孤独感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显著高于女生;(2)在孤独感各维度中,除同伴关系评价与开放性的相关不显著外,其他维度与人格各维度及人际关系能力间均相关显著;(3)人格的情绪性和开放性显著正向预测孤独感,外向性、宜人性和人际关系能力显著负向预测孤独感;(4)在外向性、情绪性及开放性与孤独感的关系中,人际关系能力起部分中介作用,而在宜人性与孤独感的关系中,人际关系能力起完全中介作用。
- 曲可佳邹泓邹泓
- 关键词:孤独感人格人际关系能力中介作用青少年
- 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孤独及自尊对主观幸福感的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95
- 2012年
- 对389名大学生施测社会支持量表、自尊量表、社会与感情孤独量表及主观幸福感量表,以探讨孤独和自尊在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自尊、孤独呈显著相关。(2)路径分析表明,自尊、孤独分别在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显著的中介作用。社会支持→自尊→孤独→主观幸福感的显著路径表明,这些变量间存在更为复杂的关系。这些结果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 孔风王庭照李彩娜和娟王瑾游旭群
- 关键词:孤独自尊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大学生
- 北京市流动儿童自尊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学业行为、师生关系的相关研究被引量:103
- 2008年
- 以北京市1018名流动儿童和319名城市儿童为被试,用问卷法,考察北京市流动儿童自尊的发展特点,并探讨学业行为、师生关系对流动儿童自尊的影响。结果表明:(1)流动儿童的自尊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2)流动儿童的自尊发展水平显著低于城市儿童,两者在高分组(>41)和低分组(<28)所占比例分别为39.8%、60.2%和92.7%、7.3%,差异显著;(3)流动儿童的自尊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校际差异,混合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自尊发展水平显著高于打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儿童;(4)流动儿童的自尊与学业行为、师生关系的各维度均有显著相关,学业行为中的学习效能感、学习自信心和师生关系中的低冲突性、支持性、关系满意度可以显著预测流动儿童的自尊发展水平。
- 李小青邹泓王瑞敏窦东徽
- 关键词:流动儿童自尊学业行为师生关系
- 初中生自我认同对即时通讯与互联网使用关系的调节作用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考察初中生自我认同对即时通讯与网络成瘾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方法:使用即时通讯服务偏好问卷、自我认同问卷和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对北京市某中学初一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即时通讯服务偏好能够显著正向预测病理性互联网的使用;自我认同能够显著负向预测病理性互联网的使用;自我认同对即时通讯与网络成瘾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显著,对于高自我认同者,即时通讯不能够显著预测病理性互联网的使用,而对于低自我认同者,即时通讯能够显著正向预测病理性互联网的使用。结论:自我认同完成能够减缓即时通讯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之间的正向关系,对个体起到保护作用。
- 雷雳马利艳
- 关键词:自我认同病理性互联网使用
- 青少年社会适应的保护性与危险性因素的评估被引量:61
- 2015年
- 青少年期的社会适应不仅关系个体在青少年期的健康发展,也对其在青年以及成年期的适应具有深远影响。我们提出了青少年社会适应的领域-功能理论模型,并将保护性与危险性因素的概念引入社会适应的研究中,对我国青少年的社会适应现状,以及青少年生活中的主要个体与环境因素对其社会适应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探讨,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综述了我们在该领域取得的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对未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 邹泓刘艳张文娟蒋索周晖余益兵
- 关键词:社会适应青少年
- 新起点项目:一项预防离异家庭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家长干预技术被引量:4
- 2012年
- 新起点项目(New Beginnings Program,NBP)是美国心理学家Wolchik等人为预防离异家庭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而编制的一套家长干预技术。NBP面向离异母亲,包括为期十周的团体培训及两次个别辅导。NBP课程的内容包括提高母亲与孩子的亲子关系质量,增强母亲管教孩子的有效性,增进父亲与孩子的接触与联系,减少父母冲突对孩子的影响,从而达到预防离异家庭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目的。近年来我国离婚人数持续上升,离异家庭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本文详细介绍了NBP的理论基础、发展过程、内容、形式等,收集了NBP的临床实验研究证据,并进一步讨论了如何将NBP引入中国家庭。
- 李晓巍周晴邹泓胡辰Sharlene Wolchik
- 关键词:离异家庭心理健康
- 自我建构理论的发展与评价被引量:44
- 2007年
- 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自我建构理论是自我图式理论的一个分支,致力于从个体看待自我和他人关系的角度探讨个体自我表征的构成。本文回顾了该领域从"独立型与依存型自我建构理论"到"三重自我建构理论"的发展脉络,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这两种理论的基本观点以及不同研究者围绕三重自我建构相互间关系所进行的争论。最后,本文从个体自我表征系统的结构、关系自我与集体自我的内涵以及三重自我建构之间关系的角度提出了后续研究的方向。
- 刘艳邹泓
- 关键词:自我建构个体自我关系自我
- 流动儿童家庭环境的特点及其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被引量:75
- 2009年
- 以北京市1018名流动儿童和447名城市儿童为调查对象,采用家庭生活环境调查问卷、家庭功能问卷、学生多维生活领域满意度量表和学生总体生活满意度量表,考察流动儿童家庭环境的特点及其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流动儿童的家庭经济状况和家庭功能均显著差于城市儿童。(2)父亲从事体力类工作显著负向预测流动儿童的环境满意度;家庭生活指数显著正向预测流动儿童的家庭、环境满意度及总体生活满意度;家庭居住的社区环境显著正向预测流动儿童的家庭和环境满意度。(3)家庭亲密度显著正向预测流动儿童的家庭、环境满意度和总体生活满意度,家庭的适应性显著正向预测其家庭满意度。
- 侯娟邹泓李晓巍
- 关键词:流动儿童家庭环境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功能生活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