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1421)

作品数:13 被引量:101H指数:5
相关作者:卫亚星王莉雯宋扬房世波王方雄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师范大学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6篇植被
  • 6篇湿地
  • 5篇遥感
  • 3篇湿地芦苇
  • 3篇芦苇
  • 3篇反演
  • 3篇高光谱遥感
  • 2篇遥感反演
  • 2篇湿地土壤
  • 2篇湿地植被
  • 2篇土壤
  • 2篇反演技术
  • 2篇PLSR
  • 1篇氮浓度
  • 1篇氮素
  • 1篇氮素浓度
  • 1篇多尺度
  • 1篇遥感技术
  • 1篇遥感监测
  • 1篇遥感研究

机构

  • 12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国家海洋环境...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国家海洋局

作者

  • 11篇卫亚星
  • 9篇王莉雯
  • 1篇张云
  • 1篇赵林
  • 1篇房世波
  • 1篇石迎春
  • 1篇林明雪
  • 1篇王方雄
  • 1篇王灿灿
  • 1篇宋扬

传媒

  • 2篇生态学报
  • 2篇光谱学与光谱...
  • 2篇自然资源学报
  • 2篇测绘与空间地...
  • 1篇经济师
  • 1篇科技导报
  • 1篇海洋开发与管...
  • 1篇地理科学
  • 1篇Journa...

年份

  • 2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植被光能利用率高光谱遥感反演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5年
光能利用率是表征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将所截获/吸收的能量转化为有机干物质效率的指标。光能利用率是植被光合作用的重要概念,也是区域尺度以遥感参数模型监测植被生产力的关键参数。不同植被类型的光能利用率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水分、温度、养分供给等环境胁迫因素会影响植被的光能利用率。随着高分辨率光谱测量传感器的使用,位于可见光和近红外区域的窄波段可以捕捉到植被冠层反射率的细微变化,也促进了光能利用率遥感反演技术的发展。本文结合国际植被光能利用率遥感反演最新研究成果,从基于环境胁迫因子的光能利用率反演,基于植被光谱指数的光能利用率反演、基于叶绿素荧光的光能利用率反演,以及基于涡度相关测量数据和遥感数据相结合的光能利用率反演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植被光能利用率遥感反演的主要技术方法,并对植被光能利用率遥感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王莉雯卫亚星
关键词:植被光能利用率遥感反演技术
基于RS和GIS大连瓦房店市滨海湿地景观格局的变化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文章基于RS、GIS和景观生态学,利用LANDSAT 5 TM影像为主要数据源,结合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对大连瓦房店市1995年和2009年两个时期卫星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分析,得出瓦房店市滨海湿地类型分布图和各类型面积转移矩阵。在FRAGSTATS软件支持下,运用景观格局指数模型,从斑块类型水平和景观水平两个方面来分析瓦房店市滨海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结果显示:①在整个研究期内,受人为因素影响严重,自然湿地面积大幅度下降,尤其是临海林地和临海草地降幅最大,分别下降7.47%和8.88%。相比之下,人工湿地面积比例有所增长,是因为大面积的围海养殖造成。14年间,滨海湿地面积巨缩,面积比例下降11.48%;相反,非湿地面积从43.38%上升到54.86%,占据研究区面积一半以上。滨海湿地面积减少,是由于湿地大面积转化为了非湿地。②湿地受滩涂围垦养殖、城镇建设的高度干扰,总体景观斑块个数、斑块密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都上升,景观蔓延度指数下降,表明景观格局破碎化程度较大,斑块呈现不规则状态,景观异质性变大。其中,临海林地和沼泽地斑块个数涨幅较大,斑块密度和斑块分维指数有一定上升,在自然湿地中这两种类型景观破碎化程度最大。坑塘养殖斑块个数增加了37块,面积增长10645.29hm2,是因为这段时间内大规模发展水产养殖。在人为活动影响下,水田景观结构变化也较大,由分散的、小面积的水田统一管理为大面积的聚集的水田景观。与水田相反,整个滨海湿地景观由于高度破碎化,湿地景观由面状、线状向簇状、散点状和条带状方向变化的趋势。
石迎春卫亚星张云王方雄王莉雯赵林
关键词:滨海湿地景观格局指数
Simulating Alpine Vegetation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by Remote Sensing in Qinghai Province,China被引量:2
2014年
Primary productivity of ecosystem is important indicator about ecological assessment.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has been used to monitor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 of ecological system for several years. In this paper, the remotely sensed NPP simulation model of alpine vegetation in Qinghai Province of Tibet Plateau was set up based on the theory of light use efficiency. Firstly a new approach based on mixed pixels and 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 algorithm were used to correct simulated NPP values derived from 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MODIS) data. Finally,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monthly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NPP in Qinghai Province in 2006 were analyzed in detail. The result showed that NPP of vegetation in Qinghai Province in 2006 ranged from 0 to 422gC/m2/a and the average NPP was 151 gC/m2/a. NPP gradually increased from northwest to southeast. NPP of different vegetation types were obviously different.The average NPP of broad-leaved forest was the largest(314 gC/m2/a), and sparse shrub was the smallest(101 gC/m2/a). NPP in Qinghai Province significantly changed with seasonal variation. The accumulation of NPP was primarily in the period(from April to September) with better moist and heat conditions. In July, the average NPP of vegetation reached the maximum value(43 gC/m2). In our model, the advantage of traditional LUE models was adopted, and our study fully considered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lpine vegetation light use efficiency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the study area. Alpine veget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ecological resource of Tibet Plateau, exactly monitoring its NPP value by remote sensing is an effective protection measure.
WEI Ya-xingWANG Li-wen
关键词:净初级生产力高山植被遥感技术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
沈阳市经济发展演变与碳排放效应研究被引量:11
2014年
正确认识城市碳排放状况,研究确保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碳减排有效措施,对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制定各种环境经济政策、确保环境社会协调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论文基于热红外遥感、GIS和大气扩散模型技术,提高了城市碳排放空间分布的模拟精度。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迪氏对数指标分解法(LMDI)和系统动力学(SD)模型,分析城市经济发展与碳排放之间的耦合关系和演变态势,通过碳排放分解分析研究影响碳排放浓度变化的因素,以及城市三次产业对碳排放的生产效应、结构效应和强度效应,模拟自然发展模式和调控发展模式两种情景下城市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发展演变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989—2008年期间沈阳市碳排放与人均GDP拟合曲线符合N型特征,沈阳市的年均碳排放已经跨过了转折点。经济增长是导致沈阳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1999—2010年沈阳市第二产业碳排放的生产效应最大,三次产业的强度效应对城市碳排放都有抑制作用。2013—2020年调控发展模式下的城市碳排放呈下降趋势。调控管理在保证经济稳步增长的同时将有利于沈阳市碳排放的有效抑制。
王莉雯卫亚星
关键词:碳排放经济发展
基于减小叶片水分影响的湿地芦苇氮浓度高光谱反演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以盘锦双台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研究区,采用基于bootstrap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PLSR),分别构建不同光谱变换技术(包括光谱水分影响减小技术WR、包络线去除CR、光谱一阶微分FD、光谱倒数的对数LR)和原光谱数据(R)的芦苇叶片氮浓度预测模型。使用变量投影重要性指标VIP,计算了各光谱波段在估算芦苇叶片氮浓度时的重要性。研究结果表明,WR光谱变换技术的芦苇叶片氮浓度估算精度最高(R2=0.87,均方根误差=0.57),该方法可以有效减小叶片水分的影响,增强鲜叶片光谱中细微的氮吸收特征。
王莉雯卫亚星
关键词:湿地植被
湿地芦苇光谱对富营养化响应的多尺度高光谱遥感研究
2015年
近年来大多数滨海河口湿地都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水体富营养化加剧的问题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亟待在不同时空尺度上以快速、稳定、准确的途径监测滨海河口水体富营养化。论文采用能够提取植被氮吸收特征细微变化的高光谱遥感技术,基于3个时相的野外实验测量数据和HJ-1A HSI高光谱遥感数据,在叶片、冠层和景观3种尺度上,研究湿地芦苇的高光谱特征对滨海河口水体氮素浓度变化的时空响应特性,以此避免营养物质脉冲效应导致的错误水体富营养化水平评估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在叶片和冠层尺度,邻近不同氮浓度的水体,湿地芦苇的光谱特征存在差异。而且,所采用的高光谱植被指数能够对邻近水体氮浓度的变化作出响应,各指数与水体氮浓度的相关性在冠层比叶片尺度有所降低,其中TCARI/OSAVI指数与水体氮浓度的相关性较高(叶片尺度R2为0.73,冠层尺度R2为0.7);在景观尺度,采用基于Bootstrap的SVM模型,构建高光谱指数TCARI/OSAVI的水体总氮浓度估算模型,应用于3个时相HJ-1A HSI高光谱图像。精度检验显示,估算值和实测值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R2=0.61,RMSE=2.96 mg/L)。综合叶片、冠层和景观3种尺度的研究结果,证明湿地植被的高光谱响应特征可用于滨海河口水体氮浓度的时空分布估算,进而可以指示湿地所在区域水体富营养化水平的变化状况。
王莉雯卫亚星
关键词:高光谱遥感多尺度湿地总氮富营养化
湿地土壤全氮和全磷含量高光谱模型研究被引量:18
2016年
氮磷是湿地生态系统土壤中的重要营养元素,其对湿地植被生长、湿地生态系统生产力、区域富营养化变化、湿地环境生态净化功能等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研究氮磷营养物质在湿地土壤中的分布变化特征,对湿地生态系统评估、恢复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中国高纬度地区面积最大的滨海芦苇湿地——盘锦湿地为研究区,采用不同建模方法(再抽样多元逐步回归模型bootstrap SMLR和再抽样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bootstrap PLSR)和光谱变换技术(包络线去除CR、光谱一阶微分FD和光谱倒数的对数LR),分别建立了湿地土壤全氮和全磷含量的估算模型。基于湿地土壤实测光谱,模拟高光谱Hyperion数据和多光谱TM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湿地土壤营养元素含量估算。对比所建反演模型的估算精度,探讨高光谱遥感技术对湿地土壤营养元素组分的估算能力和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bootstrap PLSR相比于bootstrap SMLR建模方法,其对研究区湿地土壤全氮和全磷含量的估算获得了较高精度;对盘锦湿地土壤全氮含量的估算,最高估算精度产生于CR光谱变换技术结合bootstrap PLSR建模;对湿地土壤全磷含量的估算,最高估算精度产生于原光谱数据结合bootstrap PLSR建模;模拟高光谱数据Hyperion对湿地土壤全氮和全磷含量的估算精度均高于模拟多光谱数据TM,模拟Hyperion的估算精度更接近于实测光谱的估算精度。
王莉雯卫亚星
关键词:湿地土壤全氮全磷BOOTSTRAPPLSR
植被氮素浓度高光谱遥感反演研究进展被引量:33
2013年
氮素是植被进行生命活动的必需元素,它在蛋白质、核酸、叶绿素和酶等物质的生物合成中起重要作用,并在植被的光合作用中起到关键作用。植被氮素浓度高光谱遥感反演技术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研究热点。近年来随着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发展,可将光谱波段在某一光谱区域进行细分的优势,为与植被氮素相关的光谱特性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手段。结合近几年主要地理科学文献上发表的植被氮素浓度高光谱遥感监测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植被氮素浓度高光谱遥感监测的原理及相关问题。从植被氮光谱指数、叶绿素指数的植被氮含量反演、回归模型和反演植被氮浓度影响因素的消除方面,详细介绍了植被氮素浓度高光谱遥感反演这四个方面的主要技术方法,总结分析了研究结论,并讨论了研究发展趋势。
王莉雯卫亚星
关键词:植被氮素高光谱遥感反演技术
乌梁素海湿地芦苇最大羧化速率的高光谱遥感被引量:4
2017年
湿地植被生产力和固碳潜力的研究是全球碳循环和全球变化的热点研究问题。湿地植被的光合能力能够指示其生长的健康状态。最大羧化速率是重要的植被光合参数之一,对精确模拟湿地植被光合作用和气体交换模型中的固碳过程具有重要的作用。以内蒙古乌梁素海湖泊湿地为研究区,进行了芦苇叶片光合参数和光谱的测量。芦苇叶片最大羧化速率(V_(cmax))数值是基于Farquhar光合作用模型,从光合测量获取的A-C_i曲线计算并校正到25℃得到的。分别基于bootstrap PLSR模型、单波段和高光谱植被指数(包括简单比值指数SR和归一化差值指数ND),构建湿地芦苇叶片最大羧化速率(V_(cmax))估算模型。基于高光谱遥感图像HJ-1A HSI,采用ND高光谱指数中具有较高V_(cmax)估算精度的入选波段702和756 nm,获取研究区湿地芦苇最大羧化速率空间分布图。研究结果表明,湿地植被光谱特征和高光谱植被指数,可用于估算湿地芦苇V_(cmax),其中最高精度产生于基于bootstrap PLSR模型的建模方法(R^2=0.87,RMSECV=3.90,RPD=2.72),ND高光谱指数的V_(cmax)估算精度高于SR高光谱指数的估算精度;从获取的V_(cmax)空间分布图上提取估算值,其与测量值对比,存在较好的相关性(R^2=0.80,RMSE=4.74)。
卫亚星王莉雯
关键词:高光谱遥感PLSR乌梁素海湿地
湿地土壤硝化微生物群落的高光谱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氮循环是土壤生态系统元素循环的重要过程,其中硝化作用对于土壤氮循环有重要影响。硝化作用的主要完成者是硝化微生物群落,土壤微生物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以指示湿地生态环境变化,对正确认识湿地生态系统氮循环和湿地污染净化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尝试从高光谱遥感技术角度,基于土壤氮素光谱监测机理,探索湿地土壤硝化微生物群落高光谱估算技术,进而为估测其时空分布状况提供新技术途径。研究对硝化作用中两个独立阶段的主要完成者氨氧化细菌和亚硝酸氧化细菌,采用最大可能数法分别计数,并以两者计数测量结果的合计,作为各采样区域土壤硝化微生物的数量值。采用光谱倒数的对数(LR)、光谱一阶微分(FD)、光谱二阶微分(SD)、包络线去除(CR)和光谱波段深度(BD)光谱变换技术,以及基于再抽样(bootstrap)技术的多元逐步回归(SMLR)和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建模方法,构建湿地土壤硝化微生物数量和全氮含量估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采用bootstrap SMLR建模方法时,湿地土壤硝化微生物数量和全氮含量的估算波段位置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尤其对于原光谱实测数据R和SD光谱);对于湿地土壤硝化微生物数量和全氮含量的估算,bootstrap PLSR相比于bootstrap SMLR建模方法,具有较高的估算精度;对湿地土壤硝化微生物数量的估算,最高估算精度产生于SD光谱变换技术结合bootstrap PLSR建模;对湿地土壤全氮含量的估算,最高估算精度产生于CR光谱变换技术结合bootstrap PLSR建模。
卫亚星王莉雯
关键词:湿地土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