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2004DIB4J169)
- 作品数:8 被引量:76H指数:6
- 相关作者:戴清张治昊曹文洪胡健王艳华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水利部现代水利科技创新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黄河下游引黄灌区渠系工程技术问题及解决对策被引量:10
- 2008年
- 受黄河流域水沙条件变化影响,加之小浪底水库建成运行,黄河下游河道的水沙条件越来越受人为控制,基本失去了自然河道的特性,引黄灌区引水条件明显改变,灌区设计流量输水概率越来越少,长时间小流量引水概率越来越大。目前灌区渠系设计改造和建设方式,仍然沿用传统的设计流量下的输水输沙设计模式,与当前的黄河下游水沙条件和灌区区域发展的需求不适应。大量的续建和配套改造工程投入后,渠系仍不能达到有效的水沙配置需要,甚至使供水保证率和经济产出率下降,沙化和环境负面影响增加,亟待研究提出更加合理科学的渠系改造和管理运行模式。
- 戴清张治昊胡健蒋如琴
- 关键词:灌区黄河下游渠系
- 引黄灌区有关问题与实现水沙配置的效益分析被引量:11
- 2007年
- 随着黄河下游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型引黄灌区水沙配置面临着经济、社会和环境3个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在总结引黄灌区几十年水沙分配措施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大型灌区水沙配置工程主要有渠首集中沉沙、远输集中沉沙和泥沙分散3种类型、6种形式。初步论述了水沙配置方案目标比较模型和技术可行性论证模型研究手段。提出水沙配置关键技术,主要为泥沙长距离输送技术、沉沙池动态调控技术和减少清淤和清淤占地技术。对灌区水沙合理配置若干环节的经济、环境和生态效益进行了初步分析。
- 戴清曹文洪史红玲王艳华
- 关键词:引黄灌区
- 引黄灌区农业水利成本和水利农业效益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通过对滨州小开河引黄灌区近10年农业规模效益发展及成本组成变化的分析,认为灌区水利工程建设对区域农业产生的影响主要为播种面积扩大、单产产量提高、作物种植结构调整,以及农业产量、产值快速增长及净利润的提高。但工程建成后,灌区农业效益增长的速度低于成本投入的增长速度,农业净利润的增长速度缓慢甚至个别作物净利润反而下降。农业成本中,水电成本仅为8%左右,粮棉水电成本占农业水电成本的八成左右,果树水电成本偏低、利润率偏大。建议对水电成本比例进行适当调整,增加效益好的作物水电成本比重,降低粮棉水电成本。
- 戴清傅建国
- 关键词:引黄
- 黄河下游引黄灌区风沙运动对环境的危害与防治被引量:18
- 2008年
- 引黄必引沙,淤沉于黄河下游引黄灌区沉沙池、渠道等部位的大量泥沙造成的风沙运动使灌区周边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极大威胁。本文依据风沙运动基本原理,深入分析了引黄灌区风沙的来源与分布、风沙颗粒组成特征,在此基础上,从风沙起动、风沙推移质运动、风沙悬移质运动三个方面对灌区风沙危害的方式与程度进行了科学的分析与评价,提出了灌区风沙危害的防治措施,试图为科学治理引黄灌区风沙危害提供技术支撑。
- 张治昊曹文洪周景新戴清
- 关键词:黄河下游引黄灌区风沙危害
- 引黄灌区非均匀沙运动数学模型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泥沙问题是制约引黄灌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灌渠的规划设计阶段和日常的运行管理中都需要掌握渠道的泥沙冲淤情况。本文根据一维水流非均匀沙运动方程,结合灌区灌溉特点和测量资料情况作了概化处理,建立了适合于灌区的非均匀沙冲淤计算的数学模型。模型中考虑渠系沿程的分水分沙和冲淤交换,将断面流量按渠段划分并计算,悬移质泥沙按粒径分组计算,根据分组水流挟沙力和非均匀悬移质不平衡输沙公式计算泥沙含沙量。模型采用山东簸箕李灌区的实测资料进行验证,表明模型可用于预测不同来水来沙条件下非均匀沙在渠道内的运动淤积分布情况。
- 胡健戴清袁玉平
- 关键词:引黄灌区非均匀沙数学模型
- 小开河灌区水沙分布及泥沙长距离输送机理研究被引量:6
- 2010年
- 小开河灌区是黄河下游20世纪末扩建改造的大型引黄灌区,经输沙渠把泥沙进行长距离输送,在远离黄河大堤51.3km处修建沉沙池集中处理泥沙。1998年11月通水试运行,2001年底正式运行,工程建成后,输送入沉沙池泥沙占引黄闸进沙量的52.13%,实现了泥沙长距离输送的目标。本文首先介绍了小开河灌区工程建设及运行情况,10年来灌区水沙分布,针对泥沙长距离输送机理问题,研究分析了小开河灌区渠道特性、长距离输送特点和输沙渠冲淤规律,提出输沙渠泥沙垫底淤积量概念和基本冲淤平衡水沙条件。
- 戴清王景元曹文洪傅建国
- 关键词:灌区泥沙沉沙池
- 引黄灌区非均匀沙的输送机理研究被引量:7
- 2008年
- 非均匀沙输送机理是实现灌区泥沙合理配置与利用的关键技术之一。采用山东簸箕李灌区近20年来的泥沙观测资料,分析悬移质在渠道中的运动、冲淤规律。由于不同粒径的泥沙在水流中运动方式和沉积特点不一样,将非均匀沙按粒径粗细分组,研究了不同粒径泥沙的起动与止动、沉降与悬浮的差异,统计分析了分组沙的输沙能力、沿程衰减规律和上限平衡含沙量。结果表明,粗颗粒泥沙对流量因素敏感,若要使更多的粗颗粒泥沙实现长距离输送,应提高水流流速;细沙对流量因素的敏感度较粗沙小,同时挟沙力随细颗粒含量的增加而明显提高。
- 胡健戴清张志昊袁玉平
- 关键词:引黄灌区非均匀沙输沙能力
- 浅谈引黄灌区区域泥沙资源化实践中的若干问题被引量:40
- 2007年
- 介绍区域泥沙资源化的实践:淤临淤背加固大堤;放淤改良土壤;淤筑高地;建立两用水库,既沉沙又蓄水;坑塘蓄水,分散沉沙;浑水灌溉、输沙入田;作为建筑原料利用等等。指出:资源水利治水思路在引黄灌区水沙配置理论、关键技术的深入研究中具有指导性理论作用。在资源水利思想的框架下,区域泥沙资源化实践中应予关注的基本方面是观念更新、配置优化、关键技术和资源管理。
- 戴清刘春晶张治昊王艳华
- 关键词:泥沙资源资源水利灌区黄河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