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北科技发展计划项目(BN2013043)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谢鹏卜柱付胜勇童海兵刘宏祥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扬州大学泰州立春食品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苏北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多态
  • 1篇遗传多态
  • 1篇遗传多态性
  • 1篇生殖
  • 1篇系统进化
  • 1篇系统进化分析
  • 1篇进化
  • 1篇进化分析
  • 1篇激素
  • 1篇鸽舍
  • 1篇繁殖
  • 1篇繁殖期
  • 1篇MTDNA
  • 1篇MTDNA_...
  • 1篇D-LOOP

机构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扬州大学
  • 1篇泰州立春食品...

作者

  • 3篇付胜勇
  • 3篇卜柱
  • 3篇谢鹏
  • 1篇刘宏祥
  • 1篇童海兵
  • 1篇施则伟

传媒

  • 2篇中国家禽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中国部分鸽mtDNA D-loop区遗传多态性与系统进化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利用PCR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测定中国境内8个品种(系)鸽108份样本mt DNA D-loop区部分序列,研究中国部分肉鸽品种(系)的遗传多态性与系统进化关系。结果表明,在扩增的761 bp mt DNA D-loop区序列间发现3个变异位点,约占分析位点总数的0.39,具4个单倍型;8个群体内单倍型多样度为0.333~0.867,总体单倍型变异度为0.559,总体核苷酸多样度为0.000 85,表现出较为贫瘠的遗传多态性,未表现出显著的遗传分化;石岐鸽与欧洲肉鸽Ⅰ、银羽王鸽与欧洲肉鸽Ⅰ、泰深鸽与银羽王鸽间呈现出较大的遗传距离,在后期配套系培育及杂交优势利用方面具较大遗传选育空间。
付胜勇刘宏祥谢鹏童海兵徐善金陈卫彬卜柱
关键词:MTDNAD-LOOP遗传多态性系统进化
自动化喷雾对封闭式鸽舍降温效果的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为缓解肉鸽夏季养殖过程中的热应激,本试验研究了进行自动化喷雾对封闭式鸽舍的降温效果。以美国白羽王种鸽为试验对象,测定了舍内最高最低温度、湿度、风速、粉尘及生产性能等指标。结果显示,自动化喷雾降温处理可使舍内最高温度降低3℃,相对湿度增加10%,粉尘降低20%(P<0.01);极显著缩短肉种亲鸽产蛋间隔(5.14 d)(P<0.01),显著提高新生乳鸽7日龄体重(25 g)(P<0.05),极显著提高新生乳鸽14日龄体重(32 g)、21日龄体重(47 g)及28日龄体重(33 g)(P<0.01)。研究表明,封闭式鸽舍应用自动化喷雾能显著改善夏季空气质量,提高种鸽生产性能。
付胜勇谢鹏朱立民许克坚卜柱
不同配对方式下雌鸽繁殖期生殖相关激素水平的变化规律被引量:4
2015年
试验旨在研究公母配对和双母配对模式下雌鸽繁殖期生殖相关激素水平的变化规律。分别选择6对繁殖周期规律的美国白羽王鸽肉种鸽和蛋种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双母配对中的雌鸽产蛋当天卵泡刺激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处于高峰期,并于产蛋后的第15天重新升高并到达峰值;雌二醇(E2)水平于产蛋后第15天升至峰值,随后降低,并于第35天显著升高;孕酮(P)水平于产蛋后第15天达到峰值,随后显著降低,并于第30~35天持续升高;血清中催乳素(PRL)水平较为平稳,试验全期无显著性变化。公母配对中的雌鸽血清中FSH和LH水平分别于第35和30天显著上升,E2和P水平分别于产蛋后第30和25天显著升高,PRL水平则于产蛋后第20天达到最大值。综上结果,雌鸽血清中FSH、LH、E2和P在繁殖期的变化规律均符合公母配对和双母配对方式下雌鸽的生产周期,研究结果为今后肉鸽和蛋鸽繁殖相关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谢鹏施则伟付胜勇卜柱
关键词:繁殖激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