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2130199-ny)
- 作品数:34 被引量:187H指数:7
- 相关作者:张艳肖永贵阎俊王俊生袁凯更多>>
- 相关机构:周口市农业科学院周口师范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河南省周口'十二五'小麦遗传育种进展及今后研究方向
- 周口市农科院先后培育出30多个小麦新品种,其中通过国家审定11个,河南省审定14个,正参加国家和省级试验的新品种4个。特别是创育出矮秆、大穗、抗病新种质周8425B,到2014年底全国育种单位利用其育成100多个衍生小麦...
- 殷贵鸿韩玉林唐建卫黄峰王丽娜高艳于海飞李楠楠张倩邹少奎杨光宇李新平
- 关键词:小麦育种
- 播期及种植密度对国审周麦28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为探讨国审小麦新品种周麦28的配套栽培技术,采用裂区试验研究了播期和种植密度对周麦28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和种植密度及其互作对周麦28产量的影响达显著水平;播期和种植密度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达显著水平;周麦28的适宜播期在10月10-15日内,周麦28的最佳播量在270万/hm^2左右,但可根据地力条件和整地质量适当调整。
- 黄峰殷贵鸿韩玉林王丽娜唐建卫高艳吕永军李楠楠李新平杨光宇
- 关键词:小麦播期种植密度
- 基于Wintersteiger Monoseed TC的点播机在我国科研育种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8年
- 我国田间育种长期依靠人工播种,严重影响了试验的准确性,制约育种的发展速度。本文主要介绍了点播机在育种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并对常见问题进行说明,以弥补育种者对点播机知识的不足,有助于提高使用效率和减少错播漏播。
- 吕永军殷贵鸿韩玉林唐建卫黄峰王丽娜李楠楠邹少奎张倩李顺成
- 关键词:小麦育种
- 河南省周口小麦遗传育种现状及发展趋势被引量:9
- 2015年
- 为了给小麦遗传育种工作提供理论和经验借鉴,总结了周口市农业科学院小麦育种团队2010年以来的科研成果及育种经验:(1)育成了11个小麦新品种(系),其中3个通过国家审定,3个通过河南省审定,4个正在参加国家和省级试验。育成的新品种(系)平均产量8 073.0 kg/hm2,较对照周麦18号增产6.80%,最高产量潜力12 000 kg/hm2;平均株高75.4 cm,抗倒性较好,抗寒,抗条锈、叶锈病和白粉病,感纹枯病和赤霉病,落黄好;63.6%的新品种(系)携带高分子麦谷蛋白亚基1、7+8,平均蛋白质含量15.46%,湿面筋含量32.4%,沉降值47.2 m L,稳定时间10.0 min,多酚氧化酶(PPO)活性降低,周麦系列品种的品质得以明显改善。(2)采取常规育种+有限回交+分子标记+品质和抗病性鉴定+就地加代技术,把高产矮秆周麦育种材料与国内外优异的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7Ag·7DL易位系、7OE优质亚基、对条锈病和白粉病表现慢病性的小麦材料进行杂交组配,创制出在产量、品质、抗性等方面有所突破的优异种质资源10份。并针对周麦系列品种目前存在的遗传基础狭窄、感纹枯和赤霉病、资源高效利用研究薄弱等问题,提出周麦系列育种工作重点应在创制新种质的基础上,通过完善常规育种+分子标记+品质测定+就地加代技术+DH技术+抗病性鉴定等育种体系,选育出高产、稳产、广适、抗倒、抗寒、抗病、耐旱、优质、适合机械化收获的小麦新品种,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品种支撑。
- 殷贵鸿韩玉林黄峰唐建卫王丽娜高艳于海飞李楠楠张倩邹少奎杨光宇李新平
- 关键词:育种
- 3种小麦DHAR蛋白高级结构建模与功能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为揭示小麦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ehydroascorbate reductase,DHAR)的序列特征与其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利用DNAman软件比较了小麦3个DHAR基因(Ta DHAR1/2/3)和蛋白质序列特性,利用生物信息软件对蛋白质结构域、亚细胞定位、谷胱甘肽结合位点、N-末端结构域和C-末端结构域界面残基和二级结构进行了预测,并对蛋白质三级结构、表面电位和可及性的空间分布进行了模建和比较。结果表明,小麦Ta DHAR1和Ta DHAR2蛋白质序列长度一致,均定位于细胞质中,仅存在2个氨基酸残基差异,具有完全一致的保守结构域和三级结构;Ta DHAR3定位于线粒体中,与前2者在核酸与蛋白质序列上差异较大,但其保守域、谷胱甘肽结合位点氨基酸残基、假定的N-末端结构域界面残基和C末端结构域界面残基与前2者几乎完全一致,因此,3者可能执行相同的功能。模建的Ta DHAR1/2/3的三级结构均符合立体化学品质规则,其中Ta DHAR1/2的N端形成βαβαββα结构,Ta DHAR3的N端可能形成αββαβαβββ结构,3者在C端均形成β束结构,属于α+β球形蛋白。Ta DHAR1/2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表面基本呈现负电分布,同时也分布着一些较小的正电集团,而Ta DHAR3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表面整体上为均匀负电分布,基本不存在正电,3种小麦DHAR蛋白质表面的氨基酸残基可及性较强,内部可及性相对较弱。本研究有助于理解小麦DHAR蛋白的功能。
- 王俊生刘红占范小芳殷贵鸿韩玉林周琳赵锦慧
- 关键词:小麦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
- 周麦18号小麦生理生化特性及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以新麦18号(CK1)和豫麦49号(CK2)为对照,对周麦18号小麦品种生理生化特性及其产量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周麦18号产量构成因素比较协调,其千粒重最高,为48.8g,分别较新麦18号、豫麦49号提高21.1%、32.2%。周麦18号在灌浆期具有较高的叶面积指数、较稳定的净光合速率、较低的冠层温度,灌浆强度达1.28g/(d.千粒),还具有较强的碳、氮代谢活性以及灌浆中后期较强的根系活力,这些特性是周麦18号高产稳产的保证。
- 王丽娜殷贵鸿韩玉林黄峰唐建卫陈龙于海飞杨光宇李新平
- 关键词:小麦生理生化特性灌浆
- 小麦紫色花药和紫色叶鞘性状的基因定位被引量:2
- 2016年
-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在绝大部分小麦品种的植株上一般不表现出特殊颜色,但是在一些小麦品种植株的若干部分存在色素积累,如一些品种种皮、花药、叶鞘、外颖呈现紫色或者紫黑色。本研究针对小麦的紫色花药和紫色叶鞘这两个性状,用紫粒小麦山农066559和白粒小麦SN1391作为亲本材料,进行紫花药基因和紫叶鞘基因的分子定位研究。利用Joinmap4.0软件进行连锁分析,分子标记xgpw2206和xwmc170把紫色花药基因定位在2A上,遗传距离分别为7.1 cm和2.8 cm;分子标记xwmc402和xgwm68把紫叶鞘基因定位在7B上,遗传距离分别为4.9 cm和4.4 cm。本研究结果在遗传学和育种学上有一定意义,为下一步深入开展小麦紫色性状基因克隆及辅助育种奠定基础。
- 李楠楠张倩邹少奎李顺成殷贵鸿韩玉林唐建卫黄峰王丽娜高庆荣袁凯
- 关键词:小麦基因定位
- 栽培措施对周麦27号主要农艺性状及品质特性的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为探讨小麦新品种周麦27号的高产优质配套栽培技术,采用4因子2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播期、播量、追施氮肥期和喷施多效唑对周麦27号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周麦27号属矮秆大穗品种,产量主要受播期影响,回归方程为Y=10347.3-516.3X1,预测产量最大值可达到11 215.5kg/hm2,并且产量三要素较协调,适合高产要求。子粒蛋白质含量等多数与蛋白质数量相关的指标均与播期呈显著负向线性关系,面筋指数等与蛋白质质量相关的指标受栽培措施影响较大。建议周麦27号在高肥水地块于10月13号左右播种,基本苗在234万/hm2左右,于3月中上旬追施尿素225kg/hm2,喷施多效唑1 195.5g/hm2,若预测播期温度较高,播种期可适当推迟,增加播量。
- 唐建卫殷贵鸿韩玉林黄峰王丽娜高艳于海飞杨光宇李新平
- 关键词:普通小麦栽培措施
- 小麦新品种周麦23号的遗传构成分析及其特异引物筛选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探讨亲本对黄淮麦区小麦新品种周麦23号的遗传贡献和周麦23号的遗传构成并筛选出其特异引物,用于检测周麦23号的品种真实性。【方法】利用覆盖小麦21条染色体的340个SSR标记对周麦23号及其亲本周麦13号、新麦9号进行简单重复序列(SSR)标记分析,解析亲本的遗传物质在周麦23号中传递频率和遗传贡献率。同时可以筛选到若干个周麦23号不同于任一亲本的引物,利用周麦23号的姊妹系、衍生品种对这些特异标记进行二次筛选,最终选择1-2个周麦23号的特异引物,并利用黄淮麦区的主推品种周麦22号、济麦22、矮抗58、郑麦366等14份材料对最终筛选的特异引物进行验证。【结果】双亲周麦13号和新麦9号对周麦23号的遗传贡献差异较大,周麦13号对周麦23号的遗传贡献率为63.04%,远高于新麦9号对周麦23号的遗传贡献率(36.96%)。双亲遗传物质在周麦23号的选育过程中发生了偏分离现象。在不同基因组和染色体水平上,亲本对周麦23号的遗传贡献率变化较大,母本周麦13号对周麦23号的遗传贡献率范围分别在23.1%(1B)—100%(4A、6A、3B、4B、6B、4D);父本新麦9号对周麦23号的遗传贡献率范围在0(4A、6A、3B、4B、6B、4D)—76.9%(1B)。从147个多态性标记中鉴定出周麦23号的7个特异位点,即Xwmc344、Xbarc84、Xwmc326、Xwmc468、Xwmc479、Xgwm428和Xcwm65。通过二次筛选得到1个周麦23号的特异引物Xcwm65,可用于鉴定周麦23号与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的特异性,同时可以用于区分周麦23号的部分姊妹系(除A4、A5和A6以外)及其大部分衍生品种(除B7、B8和B12以外)。【结论】明确了2个亲本对周麦23号的遗传贡献率,掌握了周麦23号的遗传构成并绘制了基因型图,同时筛选出1个周麦23号的特异引物Xcwm65,可用于鉴定周麦23号的真实性。
- 邹少奎殷贵鸿唐建卫韩玉林李楠楠李顺成黄峰王丽娜张倩高艳
- 关键词:普通小麦特异引物
- 主要栽培措施对强筋小麦周麦24号产量及品质特性的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为了研究强筋优质小麦新品种周麦24号的配套栽培措施,采用四因子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播期、密度、追肥期、多效唑对周麦24号产量和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主要受播期和追肥期的共同影响,与播期、追肥期呈线性关系。蛋白质含量受播期、密度、追肥期和多效唑共同影响;面筋指数、揉混仪参数8min峰高主要受播期的显著影响。建立了产量模型:Y=554.85-49.07 X1-22.55 X3,预测产量最大值为10 129.5kg·hm-2。综合分析认为,周麦24号在10月10日左右播种、基本苗210万.hm-2、2月20日左右追肥、不喷施多效唑的条件下,产量和品质较好。
- 黄峰殷贵鸿韩玉林唐建卫王丽娜高艳于海飞杨光宇李新平
- 关键词:强筋小麦播期追肥期多效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