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3BAD12B00)

作品数:15 被引量:117H指数:5
相关作者:郭慧琛孙世琪刘在新李元果于志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军事医学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0篇病毒
  • 5篇疫病
  • 5篇口蹄疫
  • 3篇口蹄疫病毒
  • 3篇病毒样颗粒
  • 2篇疫苗
  • 2篇原核表达
  • 2篇体外组装
  • 2篇自噬
  • 2篇佐剂
  • 2篇细胞
  • 2篇细小病毒
  • 2篇基因
  • 2篇病毒诱导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基因
  • 1篇研究概观
  • 1篇野鸟
  • 1篇遗传变异分析
  • 1篇疫苗佐剂

机构

  • 10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四川农业大学
  • 2篇中国检验检疫...
  • 1篇长江大学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北京动物园
  • 1篇新疆出入境检...

作者

  • 6篇孙世琪
  • 6篇郭慧琛
  • 2篇林祥梅
  • 2篇王铁成
  • 2篇曹随忠
  • 2篇李冬
  • 2篇高玉伟
  • 2篇刘在新
  • 2篇夏咸柱
  • 2篇王海军
  • 2篇高晓龙
  • 2篇周春雪
  • 2篇董虎
  • 2篇吴绍强
  • 2篇袁向芬
  • 2篇于志君
  • 2篇李元果
  • 2篇郜原
  • 2篇韩世充
  • 1篇冯娜

传媒

  • 3篇中国兽医科学
  • 2篇中国动物检疫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免疫学杂志
  • 2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中国兽医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动物医学进展
  • 1篇检验检疫学刊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株重组VP1基因的泛亚1系口蹄疫病毒的蚀斑特性
2013年
利用反向遗传学技术,以PCR和盒式替换方法构建了3株含泛亚1系病毒的VP1基因序列的感染性克隆,转染BHK-21细胞,拯救3株口蹄疫病毒,进行蚀斑形成试验,并比较三者之间的差异。结果显示,在BHK-21细胞上,被拯救的病毒r-HK和r-ZheJ形成大斑,而被拯救的病毒r-NX则形成大小斑兼有的混合斑;在CHO-K1细胞上,r-HK和r-ZheJ不能形成蚀斑,而r-NX却能形成蚀斑。证实r-NX可以利用HS受体,而r-HK和r-ZheJ则不能利用HS受体,推测r-NX在BHK-21细胞上形成的小斑可能与病毒利用二类受体HS有关。
魏蔚白兴文包慧芳
关键词:口蹄疫病毒VP1蛋白硫酸乙酰肝素
7株野鸟源新城疫病毒F基因和HN基因遗传变异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了解野生鸟类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感染情况,分析NDV的基因型与遗传变异特点。方法采用HA试验和RT-PCR检测野生鸟类新城疫病毒感染情况,对新城疫病毒分离株的融合蛋白基因(F基因)和血凝素-神经氨酸酶基因(HN基因)进行遗传进化分析,了解F和HN基因相关分子特性。结果 7株NDV的F基因序列分析表明显示其编码区核苷酸为1 662bp,编码553个氨基酸。F基因碱性裂解位点序列为112G-K/RQ-G-R-L117,均符合新城疫弱毒特征,与Ⅱ类NDV代表株核苷酸同源性为93.5%~99.9%。M46与M52为Ⅱ类Ⅱ亚型,其余5株为Ⅱ类Ⅰ亚型。HN基因序列分析显示,M46、M52编码区核苷酸为1 734bp,编码577个氨基酸,其余5株编码区氨基酸为1 851bp,编码616个氨基酸,与Ⅱ类代表毒株核苷酸同源性为92%~99.6%。结论分离的7株新城疫病毒在基因上均符合弱毒特点。其中有5株为Ⅱ类Ⅰ型,2株为Ⅱ类Ⅱ型。
李胜楠王海军高晓龙李元果国娇陈迪王铁成于志君高玉伟夏咸柱王全凯
关键词:新城疫病毒融合蛋白基因
猪细小病毒病毒样颗粒的体外组装被引量:6
2017年
为了研制猪细小病毒(PPV)病毒样颗粒(VLPs)疫苗,将合成的PPV VP2全长基因克隆到带有His标签和小分子泛素相关修饰物(SUMO)标签的p SMK表达载体中,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可溶性PPV VP2蛋白。对表达的重组融合蛋白,用特异性蛋白酶切除其SUMO标签,结果显示PPV VP2蛋白可自我组装成VLPs。进一步研究发现,VLPs的组装效率与pH值、离子强度关系密切。本研究通过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获得的具有良好反应原性的PPV VLPs,为研制PPV VLPs疫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宋品孙世琪董虎滕志东曹随忠郭慧琛余树民
关键词:猪细小病毒病毒样颗粒原核表达VP2基因
犬细小病毒病毒样颗粒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6年
犬细小病毒病毒样颗粒(VLPs)是利用表达系统体外表达犬细小病毒衣壳蛋白VP2后,自我组装而成,与天然病毒具有相似的形态和空间结构,其不含有病毒的遗传物质,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能有效刺激机体产生良好的免疫反应。犬细小病毒病毒样颗粒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于研发病毒样颗粒疫苗,而应用病毒样颗粒作为生物载体亦是目前的关注热点。此外,近年来利用不同表达系统表达犬细小病毒VP2蛋白后组装获得病毒样颗粒的报道层出不穷。基于此,论文综述了犬细小病毒病毒样颗粒的获得及其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
王斌徐绮嫔郭慧琛曹随忠孙世琪姚学萍
关键词:犬细小病毒病毒样颗粒体外组装生物应用疫苗
全球口蹄疫防控技术及病原特性研究概观被引量:62
2015年
口蹄疫是危害猪牛羊等主要家畜畜种的疫病,可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引发严重的负面社会影响,被中国政府列在一类动物疫病的首位。中国猪、牛、羊养殖量最大、邻国众多,防控口蹄疫不仅对本国农牧业发展起关键作用,而且对全球口蹄疫防控有重要意义。目前,除一些发达国家消灭了口蹄疫并保持着无疫状态外,口蹄疫仍在众多发展中国家流行或散发。中国周边口蹄疫疫情不断,对中国造成高压威胁,近年流行的O/ME-SA/Pan Asia、O/SEA/Mya-98和A/ASIA/Sea-97病毒均是传入的。从周边流行的病毒、流行的频率和循环的区域位置判断,O/Pan Asia-2、A/Iran-05、Asia1/Sindh-08和O/Ind-2001病毒未来威胁依然较大。几十年来,中国不断完善各级兽医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国家口蹄疫参考实验室科研带动、技术指导、疫情监控的职能,采取疫苗强制免疫为主的防控政策,卓有成效。依照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推荐的口蹄疫渐进控制路线图(PCP-FMD),中国目前处于阶段3。推进口蹄疫防控效果进入更高阶段,关键在诊断检测技术和疫苗。自主研发的液相阻断ELISA、非结构蛋白3ABC抗体检测ELISA、多重RT-PCR等已达世界先进水平,有力支撑了中国口蹄疫诊断检测工作,并在朝鲜、越南等国应用。新一代测序、胶体金和纳米示踪材料标记免疫层析和生物反应效应分子检测等更精准便捷的新技术,未来也有望在口蹄疫诊断中实现应用。全病毒灭活疫苗免疫效力最优,是目前应用的主要疫苗,但存在干扰鉴别诊断等缺陷。随着免疫学理论和基因工程技术的进步,发展和应用标记疫苗、活载体疫苗、表位蛋白疫苗和病毒颗粒样疫苗等新型疫苗是未来的趋势。近十余年来,反向遗传操作凭借其定向改造基因组等强大技术优势,不仅促进了标记疫苗等新型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发,而且推动了口蹄疫病毒宿主嗜性、复制
刘在新
关键词:口蹄疫病原特性
CD44受体分子对口蹄疫病毒感染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为探索CD44分子在口蹄疫病毒(FMDV)感染中的作用,揭示FMDV的感染机制,为开发阻断FMDV入侵的药物和高效疫苗提供新靶点。采用Western-blot、TCID50检测、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等方法,检测FMDV感染BHK21细胞后CD44的表达水平,以及用抑制剂MβCD抑制CD44表达后对FMDV增殖的影响。Western-blot结果显示,FMDV感染BHK21细胞后,CD44的表达量显著上升(P<0.05);用MβCD抑制内源性CD44表达后,FMDV的增殖水平显著降低(P<0.05)。TCID50检测结果显示,用MβCD抑制CD44表达后,FMDV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激光共聚焦结果显示,FMDV感染BHK21细胞后CD44的表达量上升。表明,CD44分子参与FMDV的感染过程,可能作为调控分子直接或间接参与FMDV的入侵过程,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谷玲军郭慧琛郜原韩世充孙世琪杨玉莹
关键词:CD44TCID50WESTERN-BLOT
蒙古国进口五灵脂传播有害疫病的风险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为了确保生物安全,避免有害生物传播,本研究对蒙古国进口五灵脂可能传播的有害疫病进行了风险分析。结合五灵脂原动物复齿鼯鼠可能携带的病原及该病原是否对人有感染性,该病原在蒙古国存在的可能性,该病原由五灵脂传带的可能性,以及该病原的理化特性和流行病学特性等因素,并考虑实际运输中可能造成疫病传播的可能性,最终确定五灵脂传带可能性较大,需要检疫或重点加强处理的病毒病4种、细菌病4种、立克次体病1种、寄生虫病1种,并制定了风险管理措施。
季新成朱建民王陆宝李鹏王静易海清王大孝
关键词:五灵脂风险分析
TLR-7/8激动剂作为疫苗佐剂的最新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3年
小分子TLR-7和TLR-8激动剂(agonist)具有很强的抗病毒与抗肿瘤性能,引起了科研人员的极大关注。最为重要的当属咪唑喹啉衍生物家族(imidazoquinoline),包括咪喹莫特(imiquimod),瑞喹莫特(resiquimod)等。通过对不同种类的咪唑喹啉衍生物的研究,TLR-7和TLR-8的多种新功能被揭示了出来。TLR-7/8介导对中心转录因子的调节,可以诱发炎性细胞因子和其他调节成分的产生,从而在抗病毒与抗肿瘤的免疫反应中起到重要作用。试验证实,咪唑喹啉衍生物与蛋白质疫苗、多肽疫苗和DNA疫苗协同作用后,诱发的免疫反应倾向Th1,同时产生大量的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这使得其有可能成为一种新型的疫苗佐剂。越来越多的咪唑喹啉衍生物(imidazoquinoline)被研发出来,并且应用于试验及临床当中,为寻找一种新的、简单而安全的疫苗佐剂开辟了新思路。
周春雪李冬
关键词:咪喹莫特佐剂
口蹄疫病毒诱导PK-15细胞发生自噬的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究Asia1型口蹄疫病毒感染PK-15细胞后能否诱导自噬的发生,分析细胞自噬对口蹄疫病毒复制的影响。[方法]用未经处理的PK-15细胞和自噬抑制剂3-MA处理的PK-15细胞分别感染口蹄疫病毒,通过蛋白免疫印迹和共聚焦激光显微镜检测自噬的诱导情况。[结果]自噬标志分子LC3-Ⅱ和LC3-Ⅰ蛋白水平的比值增加,并且LC3特异的绿色荧光聚集;自噬抑制剂3-MA处理细胞后口蹄疫病毒复制水平显著上调。[结论]Asia1型口蹄疫病毒感染PK-15细胞后能够诱导发生自噬,而自噬又促进口蹄疫病毒的复制。
范许许郜原郭慧琛孙世琪
关键词:口蹄疫病毒自噬LC3
Al(OH)_3、ISA206及Poly(I:C)免疫佐剂对灭活口蹄疫140S抗原免疫效果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选取Al(OH)3、ISA206及Poly(I:C)3种佐剂,分别与灭活口蹄疫病毒(FMDV)配制成疫苗,并通过小鼠实验比较和评价3种佐剂的免疫效力。方法以口蹄疫O型病毒为毒种,经细胞培养传代,获得较高滴度的病毒培养物,并经化学方法灭活制成140S口蹄疫完整病毒粒子抗原。在蔗糖密度梯度定量后分别与Al(OH)3、ISA206及Poly(I:C)3种佐剂配合制作口蹄疫灭活疫苗。疫苗经肌肉注射免疫Balb/c小鼠,通过检测抗体效价评价机体产生的体液免疫反应。通过检测体外刺激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后产生的细胞因子以及淋巴细胞增殖实验评价机体产生的细胞免疫反应。结果 ISA206口蹄疫灭活苗和Poly(I:C)口蹄疫灭活苗诱导小鼠产生的抗体效价较高;通过体外刺激实验发现,ISA206口蹄疫灭活苗免疫组小鼠脾淋巴细胞在抗原刺激后,产生的IFN-γ和IL-4含量最高;通过淋巴细胞增殖实验发现,ISA206口蹄疫灭活苗免疫组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最强(P<0.05)。结论ISA206佐剂在配合灭活口蹄疫140S完整病毒粒子进行免疫时所表现的免疫效力最高。
周春雪魏巍李冬韩成昊李艳丽刘在新
关键词:AL(OH)3口蹄疫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