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7CB936101)

作品数:11 被引量:87H指数:5
相关作者:奚廷斐陈艳梅戴尅戎杨春喜郑琪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温州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3篇细菌纤维
  • 3篇细菌纤维素
  • 3篇纳米
  • 3篇骨组织
  • 3篇干细胞
  • 3篇成骨
  • 2篇生物学
  • 2篇组织工程支架
  • 2篇羟基磷灰石
  • 2篇纳米羟基磷灰...
  • 2篇间充质干细胞
  • 2篇工程支架材料
  • 2篇骨髓间充质
  • 2篇骨髓间充质干...
  • 2篇骨组织工程
  • 2篇安全性评价
  • 2篇充质干细胞
  • 1篇凋亡
  • 1篇毒性

机构

  • 7篇北京大学
  • 6篇中国药品生物...
  • 5篇温州医学院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北京科技大学
  • 3篇天津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海门市人民医...

作者

  • 7篇奚廷斐
  • 5篇陈艳梅
  • 4篇戴尅戎
  • 3篇杨春喜
  • 3篇郑琪
  • 3篇万怡灶
  • 3篇郑裕东
  • 2篇张晓玲
  • 2篇周国凤
  • 2篇王召旭
  • 2篇郑玉峰
  • 2篇高川
  • 2篇汤京龙
  • 1篇童海骏
  • 1篇袁广银
  • 1篇周亮
  • 1篇李莉
  • 1篇李中良
  • 1篇顾雪楠
  • 1篇张佳

传媒

  • 4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科技导报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北京生物医学...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转化医学被引量:53
2010年
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尤其是分子生物学的飞跃式发展,循证医学的深入,改变医学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间的脱节,医学的转化型研究(translational research)备受重视。转化医学被认为是连接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间的桥梁,既是从实验台到病床边(bench to bedside),又是病床边到实验台(bedside to bench),是一个从基础学科到临床应用的双向过程,连接着基础与临床。
杨春喜殷宁戴尅戎
关键词:基础学科分子生物学循证医学临床学科
纳米银凝胶在体内分布特性的初步研究
2011年
目的:研究纳米银妇女外用抗菌凝胶在兔体内的吸收和分布情况,以了解纳米银凝胶是否具有在体内迁移和蓄积的特性。方法:将成年新西兰雌兔经阴道注入纳米银凝胶,给药剂量为0.575 g.kg-1.d-1,连续给药1个疗程后,在预定时间点解剖并取各动物血液和主要组织器官,利用超高压微波消解系统消解这些组织器官,再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消解液中的银含量。结果:在给药1个疗程后的8 h,纳米银在试验组各组织中的银含量达高峰,与对照组各脏器中银含量进行比较,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阴道是纳米银主要的分布器官,其银含量高于其他组织达3倍以上。1周以后各组织中的银含量均大幅度下降,到1个月和3个月后,各试验组脏器中的银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纳米银凝胶中的纳米银可以通过血液循环系统迁移,并在兔体内各主要脏器肝、肾、脾、子宫、阴道等中分布,其中阴道是其主要的分布器官。在采用5倍临床给药剂量1个疗程的情况下,纳米银凝胶1周后在这些脏器中无明显蓄积。在下一步的研究中还需进一步了解纳米银凝胶在体内的状态、进入血液系统的方式和对各部位细胞的影响。
周亮汤京龙邵安良周国凤李中良李莉奚廷斐
关键词:纳米银凝胶蓄积原子吸收
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及其相关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08年
骨缺损的修复一直是长期以来不断深入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随着组织工程学的兴起,组织工程的原理和技术逐步被应用于人工骨的构建。本文综述了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种类及复合支架材料的性能、生物学效应和生物安全性评价方法,同时简介了一种新型的具有三维空间网络结构的纳米支架材料——细菌纤维素,其与羟基磷灰石的复合材料作为骨修复和重建材料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陈艳梅奚廷斐郑裕东
关键词:纳米生物学效应安全性评价
细菌纤维素的体内降解及其组织相容性被引量:4
2009年
为了研究细菌纤维素(BC)植入皮下组织后对其周围组织细胞产生的影响,以及由于周围细胞的长入和组织液中相关成分的直接接触,使材料在体内复杂环境下所发生的物理结构变化,以组织工程用支架基体材料细菌纤维素为研究对象,对这种材料的体内降解行为和体内组织相容性进行研究。选取成熟的Wistar大鼠,采取背部皮下植入的方式,将BC植入一定时间后,对取出的BC清洗干净后进行材料学检测分析,对植入部位的组织进行透射电镜观察分析。对取出的材料进行结构和形貌表征可知,随着植入时间的延长,在细胞和组织液的综合作用下,BC分子链中部分C—O—C键断裂,分子间结合力降低,结晶度逐渐下降。因此,BC在体内复杂环境的影响下会发生轻微降解。BC与皮下组织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材料周围组织细胞状态良好,能长入材料30μm处的空间网络结构中,并且伴有血管生成。
陈艳梅奚廷斐郑琪郑裕东万怡灶高川
关键词:细菌纤维素降解组织相容性
纳米组织工程支架构建及细胞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0年
当材料颗粒或纤维等的尺度在1~100nm范围内时会表现出与同质大尺度材料所不具有的特殊物理、化学性能,该尺度材料被称为纳米材料。纳米材料或普通材料经纳米修饰后,如:添加纳米级(1~100nm)颗粒、纤维、凹槽、纹理等,所产生的明显有异于亚微米级以上尺度材料的理化性质我们称其为材料的纳米特性。体外实验研究表明生物材料的纳米特性对细胞的形态、行为、功能有着广泛的影响。
杨春喜戴尅戎
关键词:组织工程支架细胞学化学性能理化性质生物材料修饰后
C/EBPα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表观遗传学调控
【目的】本研究选择C/EBPα为靶基因,研究它在BMP-2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向成骨细胞定向分化中调节作用、基因表达模式及调控制。【材料与方法】首先建立了BMP...
张晓玲范启明汤亭亭戴尅戎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文献传递
骨组织工程用纳米羟基磷灰石/细菌纤维素的体外降解行为研究(英文)被引量:3
2012年
将细菌纤维素浸泡在模拟体液中沉积而形成的纳米羟基磷灰石/细菌纤维素复合材料(nano-HA/BC),被认为是在骨组织工程领域中理想的支架材料。从以下几方面分析nano-HA/BC在磷酸盐缓冲液(PBS)中浸泡不同时间后的降解行为及其相应的机制:材料的降解程度、nano-HA颗粒的稳定性和BC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nano-HA/BC在PBS溶液中浸泡一定时间后,nano-HA颗粒会逐渐溶解或脱落,水分子直接与BC纤维丝相互作用。在水分子和离子的作用下,BC的结晶度降低,BC分子链中分子间和分子内的结合力降低,甚至部分非结晶区内C—O—C键断裂。而C—O—C键的断裂是nHA/BC在PBS溶液中BC大分子降解的主要机制。研究结果对于研究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nHA/BC的体内降解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陈艳梅奚廷斐郑裕东郑玉峰万怡灶
关键词:磷酸盐缓冲液
纳米羟基磷灰石/细菌纤维素复合材料及其降解物的细胞相容性评价被引量:8
2010年
背景:新型复合材料纳米羟基磷灰石/细菌纤维素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骨组织工程材料,而骨组织工程材料要求其本身及其降解产物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实验在传统的MTT法评价细胞相容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应用流式细胞术的方法从DAN合成周期的角度进行评价。目的:评价新型纳米复合材料纳米羟基磷灰石/细菌纤维素及其酶降解产物的细胞相容性。方法:应用体外细胞培养法,观察纳米羟基磷灰石/细菌纤维素复合材料及其降解物对成骨细胞形态学的影响,同时采用MTT比色法评价纳米羟基磷灰石/细菌纤维素及其降解物对成骨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并尝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材料作用于细胞后细胞周期时相的变化,从而在分子水平上评价材料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与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细菌纤维素复合材料及其降解物对成骨细胞的形态无明显影响,对细胞生长和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MTT细胞毒性试验显示原材料及其降解物的细胞增殖率均在80%以上,细胞毒性均为1级,材料对培养细胞无明显细胞毒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材料与细胞接触后能降低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S,G2/M期细胞比例,能增加成骨细胞DNA的合成,促进成骨细胞生长和组织修复。提示纳米羟基磷灰石/细菌纤维素复合材料细胞相容性良好,是一种安全的、很有应用前景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郑琪奚廷斐陈艳梅王召旭万怡灶高川
关键词:细菌纤维素羟基磷灰石细胞毒性成骨细胞
玉米醇溶蛋白仿生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体内外诱导成骨的实验研究
2009年
目的检测玉米醇溶蛋白(zein)仿生三维多孔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骨诱导性和生物可降解性。方法将人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载人海藻酸钠或zein制成复合物。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噻唑蓝分析法以及碱性磷酸酶染色与定量检测,分别比较zein和海藻酸钠对BMSCs体外黏附、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取24只8周龄裸鼠,随机分为两组,制成肌袋植入异位成骨模型。对照组单纯植入zein,实验组植入zein与兔BMSCs复合物。术后2、4、8和12周取材进行影像学和组织学观察。结果与海藻酸钠相比,zein在任何时间段均能够更好地促进兔BMSCs的体外增殖和分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与单纯植入zein相比,BMSCs能够增强zein体内诱导成骨的作用。结论zein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诱导性和生物可降解性。
屠锦雯曲志虎芮云峰黄金刚童海骏张晓玲
关键词:玉米醇溶蛋白骨髓基质干细胞异位成骨
纳米银诱导细胞凋亡的研究与进展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总结国内外纳米银诱导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英文)1972-08/2009-09的相关文章,检索词"silvernanoparticles,apoptosis,silver nanoparticles toxicity",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中国知网(www.cnki.net/index.htm,中文)1972-08/2009-09的相关文章,检索词"纳米银,凋亡,纳米银毒性",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纳入具有原创性的研究论文,其研究材料或方法具有代表性。排除重复性研究及与课题相关性较弱的文献。结局评价指标:纳米银的毒性作用及纳米银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结果:目前较关注纳米银的临床运用,但是,有一些报道证实纳米银对细胞产生毒性,使细胞发生凋亡。纳米银颗粒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引起细胞凋亡,而具体是哪种途径为主,则受到纳米银颗粒的粒径、粒径分布、形状、表面性质等众多因素的影响。结论:目前人们还不了解纳米银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对纳米银颗粒引起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有利于人们改进纳米银颗粒的制造工艺或表面结构,从而减小其对细胞的毒性。
周国凤汤京龙奚廷斐万子义
关键词:纳米银凋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