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1CB711106)

作品数:27 被引量:207H指数:9
相关作者:杨中平曾京林飞戴焕云刘文正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交通运输工程
  • 15篇机械工程
  • 6篇电气工程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4篇电机
  • 4篇动车
  • 4篇列车
  • 4篇弓网
  • 3篇动车组
  • 3篇受电弓
  • 3篇铁道
  • 3篇铁道车辆
  • 3篇铁路
  • 3篇高速列车
  • 3篇变流
  • 3篇变流器
  • 3篇车组
  • 2篇低频振荡
  • 2篇电弧
  • 2篇动力学模型
  • 2篇永磁
  • 2篇永磁同步
  • 2篇永磁同步电机
  • 2篇振荡

机构

  • 14篇北京交通大学
  • 12篇西南交通大学
  • 2篇南车青岛四方...
  • 2篇长春轨道客车...
  • 1篇北京联合大学
  • 1篇中国中铁二院...
  • 1篇南车四方车辆...
  • 1篇北京地铁运营...
  • 1篇中车青岛四方...

作者

  • 10篇杨中平
  • 9篇林飞
  • 8篇曾京
  • 5篇戴焕云
  • 5篇刘文正
  • 2篇方晓春
  • 2篇黄彩虹
  • 2篇梁树林
  • 2篇刘伟渭
  • 2篇孙湖
  • 2篇宋春元
  • 2篇王赛
  • 1篇赵冬
  • 1篇龚兆丰
  • 1篇初曦
  • 1篇孙召进
  • 1篇焦京海
  • 1篇方建军
  • 1篇李忠继
  • 1篇贾璐

传媒

  • 4篇电工技术学报
  • 2篇中国机械工程
  • 2篇机车电传动
  • 2篇机械
  • 2篇铁道标准设计
  • 2篇Journa...
  • 1篇城市轨道交通...
  • 1篇中国铁路
  • 1篇铁道车辆
  • 1篇高电压技术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电气传动
  • 1篇计算机仿真
  • 1篇传感技术学报
  • 1篇铁道学报
  • 1篇计算机辅助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机械工程与自...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6
  • 6篇2015
  • 7篇2014
  • 8篇2013
  • 3篇2012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野值鲁棒滤波在微惯性组合导航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在鲁棒H∞滤波应用过程中,如果量测序列含有野值,将会严重影响滤波精度。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剔除野植的方法;从新息入手,首先利用小波变换系数特性,通过最细尺度上的小波系数来检测野值点,然后基于信息扩散原理,采用替代方法,对含有单个或连续野值的新息加以修正,从而达到检测和剔除野值的目的。通过对基于MEMS的车载微惯性SINS/GPS组合导航的仿真表明,新算法能够有效的检测出野值,并在野值单个或成片出现的情况下都能保证滤波精度。
高宗余方建军郭文荣
关键词:信息扩散
牵引电机架悬参数对动车转向架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11
2014年
建立了转向架系统横向动力学模型,结合模态分析技术,通过多参数仿真计算,发现电机悬挂参数和质量参数对稳定性的影响很大,并且存在一个电机悬挂最佳频率,小于该频率时系统可获得较高的稳定性;计算结果还表明,一系悬挂参数、二系悬挂参数和轮轨参数对最佳频率的影响很大。
黄彩虹梁树林曾京范军宋春元
关键词:铁道车辆牵引电机
弹性约束轮对系统的随机稳定性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在考虑轨道随机不平顺激励和自身结构参数随机因素作用的前提下建立了弹性约束轮对带Hamilton函数的伊藤随机微分方程组,根据拟不可积Hamilton系统的随机平均法把该方程组表示为一维扩散的平均伊藤随机微分方程。运用Oseledec乘性遍历定理求解了系统的最大Lyapunov指数并得到了系统的随机局部稳定性的条件;通过分析一维扩散奇异边界的性态得到了随机全局稳定性的条件。结果表明,系统的稳定性主要由内在乘性激励控制,但又随着外在激励的改变而改变;不同随机强度下轮对系统有着不同的失稳临界速度,这和不能考虑随机因素作用下的确定性轮对系统只有一个确定的失稳临界速度有着本质区别。
刘伟渭戴焕云曾京
轮轨匹配对高速列车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比较国内LMA,S1002G,XP55和LM等4种踏面与标准钢轨CHN60匹配的接触几何特征,通过SIMPACK建立高速动车组拖车模型,分析不同的轮轨匹配对高速列车动力学性能的影响.重力刚度小的踏面对中性差,容易产生低频大幅蛇行运动;重力刚度大的踏面对中性好,容易产生高频小幅蛇行运动.若踏面等效重力刚度在小横移量时存在"凹槽",车辆系统在特定悬挂参数下将出现超临界分岔;踏面等效重力刚度随轮对横移缓慢增大,车辆系统将出现亚临界分岔.超临界分岔有利于对车辆的安全平稳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亚临界分岔车辆的安全平稳性不可预测、不可控制.大锥度踏面有利于抑制车体的1阶蛇行共振.
麦国耀戴焕云
关键词:高速列车轮轨匹配踏面等效锥度
高速动车组轴箱体强度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针对新设计的高速动车组,为提取关键部位的载荷谱进行寿命评估,运用动力学仿真软件仿真发现,某特殊工况下轴箱体一系减振器座上出现200g的垂向振动加速度。为验证该加速度对轴箱体强度的影响,根据EN13749和EN13104等标准对轴箱体进行静强度工况组合,同时引入一系减振器座上200g的加速度。得到在运营载荷工况下,最大应力127.168MPa,在超常载荷下,最大应力203.076MPa,都满足材料的许用应力;将轴箱体静强度工况进行组合,用Goodman疲劳极限图进行疲劳评定,满足疲劳极限的要求;根据轴箱体的静强度和疲劳强度计算结果发现,在减振器座上出现200g的加速度的载荷条件下,仅使减振器座局部应力增大,对轴箱体整体强度计算结果的影响不大,轴箱体仍符合静强度和疲劳强度要求。最后对轴箱转臂进行了自由模态和约束模态的计算。
贾璐宋烨戴焕云
关键词:高速动车组轴箱体静强度疲劳强度分析
弓网离线模拟试验平台的设计被引量:4
2012年
受流问题是制约电气化铁路提速的瓶颈之一,而弓网离线电弧是高速列车受流的关键问题.为了全面的把握弓网离线状态,设计了弓网离线模拟试验平台.实现正弦周期内不同时刻离线及回合过程的电弧放电现象,并采用示波器和数据采集卡实现对离合瞬间电压、电流和光强等波形的同步记录,为弓网离线检测法和列车受流质量的研究及抑制电弧危害打下基础.
刘文正王伟亮龚兆丰刘冉
关键词:接触线受电弓
基于永磁同步电机定子磁链轨迹跟踪的中间60°同步调制动态性能优化被引量:4
2015年
传统中间60°同步调制,开关序列依据稳态电压波形傅里叶分析得到,动态性能不良。基于基本原理研究与仿真,该文指出特殊脉宽调制动态调节问题的关键是电机目标与实际定子谐波电流能否保持连续。比较现有相关解决方案,提出一种基于永磁同步电机定子磁链轨迹跟踪的中间60°同步调制。该方法以永磁同步电机定子磁链为观测和控制对象,根据磁链计算值与观测值的误差修正传统方法的开关序列,保证定子磁链轨迹与电流轨迹连续,优化系统动态性能。该文给出了详细的控制信号传递流程图,明确了定子磁链轨迹的计算与观测方法。通过关键变量定义与公式推导,提出了开关序列修正基本规则。所提方法得到了仿真与实验验证。
方晓春原佳亮赵冬林飞杨中平
关键词:永磁同步电机定子磁链
基于交直轴电流耦合的单电流调节器永磁同步电机弱磁控制被引量:56
2015年
基于交直轴电流耦合的单电流调节器弱磁控制是一种新颖的永磁同步电机弱磁策略,能够解决双电流调节器在电机高速域相互冲突而易于饱和的问题。交轴电压指令如何确定是此方法的研究重点,直接影响电机的电压利用率、效率以及负载能力。该文基于电机电压方程对电流耦合调节弱磁控制基本原理进行描述,并提出改进的控制方法。利用id-iq坐标平面上的定子电流轨迹,对现有方法的缺点和所提出方法的预期控制效果进行了分析。在小信号范围内,对所提出方法的动态控制过程和可控性进行了阐述。所提出的电流耦合调节变交轴电压弱磁控制策略,交轴电压指令根据电机工况自行调节,无需查表,且不依赖电机参数,易于实现。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性能优势。
方晓春胡太元林飞杨中平
关键词:永磁同步电机弱磁控制
Analysis of steering performance of differential coupling wheelset被引量:4
2014年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urving performance of the conventional wheelset in sharp curves and resolve the steering ability problem of the independently rotating wheel in large radius curves and tangent lines, a differential coupling wheelset(DCW) was developed in this work. The DCW was composed of two independently rotating wheels(IRWs) coupled by a clutch-type limited slip differential.The differential contains a static pre-stress clutch, which could lock both sides of IRWs of the DCW to ensure a good steering performance in curves with large radius and tangent track. In contrast, the clutch could unlock the two IRWs of the DCW in a sharp curve to endue it with the characteristic of an IRW, so that the vehicles can go through the tight curve smoothly. To study the dynamic performance of the DCW, a multi-body dynamic model of single bogie with DCWs was established. The self-centering capability, hunting stability,and self-steering performance on a curved track were analyzed and then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conventional wheelset and IRW. Finally, the effect of coupling parameters of the DCW on the dynamic performance was investigated.
Xingwen WuMaoru ChiJing ZengWeihua ZhangMinhao Zhu
关键词:耦合轮对独立旋转车轮离合器式
离线时刻对弓网电弧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1
2016年
由于高速铁路弓网离线存在随机性,离线可能发生在交流电压的任意时刻,所以需要研究离线时刻对弓网电弧特性的影响,以系统地研究弓网电弧机理。为此,基于在实验室中搭建的弓网离线模拟实验平台,进行了大量的随机离线放电实验,采集了不同离线时刻的电弧电压、电弧电流、相对光强波形及数据,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静态弓网离线时的电弧燃弧时间在15~25 ms之间;在电压幅值上升区间(1~5 ms,11~15 ms)离线时的电弧相对光强较大,同时电弧电压的谐波含量较大;动态弓网离线时的电弧燃弧时间在1~8 ms之间;在电压幅值上升区间离线时的电弧燃弧时间要大于在电压幅值下降区间离线时的电弧燃弧时间,同时电弧电压的谐波含量较小。总之,离线时刻对静态及动态离线电弧的电气特性、燃弧时间、相对光强、谐波含量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刘文正王溢斐王天宇杨中平
关键词:弓网系统电弧特性燃弧时间谐波含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