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科技厅面上科研社会发展项目(2008C23014)

作品数:4 被引量:84H指数:3
相关作者:胡亮何金海程正泉董美莹李英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广东省气象台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厅面上科研社会发展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降水
  • 3篇暴雨
  • 2篇热带
  • 1篇地形
  • 1篇地形影响
  • 1篇东北冷涡
  • 1篇雨期
  • 1篇气旋
  • 1篇强对流
  • 1篇强对流天气
  • 1篇强降水
  • 1篇强降水过程
  • 1篇强热带风暴
  • 1篇强热带风暴碧...
  • 1篇区域性暴雨
  • 1篇热带风暴
  • 1篇热带气旋
  • 1篇冷涡
  • 1篇梅雨
  • 1篇梅雨期

机构

  • 3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中国气象局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广东省气象台
  • 1篇苏州市气象局

作者

  • 2篇何金海
  • 2篇胡亮
  • 1篇黄丹青
  • 1篇钱永甫
  • 1篇陈联寿
  • 1篇李英
  • 1篇董美莹
  • 1篇程正泉
  • 1篇朱坚

传媒

  • 1篇气象科学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高原气象
  • 1篇气象与环境学...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1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WRF模式对一次东风低空急流暴雨预报检验
2010年7月24日08时到27日08时,受副热带高压南侧的东风扰动西移和强盛的低空东南气流影响,浙江省东南沿海一带发生大暴雨和特大暴雨,简称"20100724"暴雨。本文应用WRF(V3.2),以GFS全球分析场为初始...
林惠娟陈锋董美莹朱炎
关键词:降水WRF模式MODE
文献传递
梅雨期江淮地区极端高温事件的非均匀性特征及其与环流系统的配置被引量:6
2010年
本文基于集中度和集中期的定义方法,利用1 960~2007年的48年江淮地区站点的日平均温度资料和累积频率的阈值统计方法,分析梅雨期江淮地区极端高温事件的非均匀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集中度和集中期的方法能够定量地表征梅雨期江淮地区极端高温事件的非均匀分布特征.集中期的异常型为全场一致和南北异常型,集中度的异常分布主要为南北异常和东西异常.进一步比较集中度和集中期异常与同期环流系统的配置关系得知,当集中期南北异常变化时,在高纬度的北太平洋区域出现一对正负的异常模态,且随高度增加而增强,为相当正压结构.海温的异常集中在北太平洋的北美沿岸的显著负异常中心.当集中度为东西异常时,主要环流异常型为约在160°W左右出现"+ +-"的200 hPa纬向西风异常波列形式从低纬度到高纬度地区传播以及与ENSO的显著负相关.
朱坚黄丹青钱永甫林惠娟
关键词:极端高温事件环流系统
地形影响热带气旋“泰利”降水增幅的数值研究被引量:40
2011年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与日本气象厅区域谱模式的融合资料,采用WRFV2.2模式研究了热带气旋"泰利"(0513)降水增幅过程中的大别山地形效应。结果表明,大别山地形对"泰利"降水影响明显,改变了降水增幅的中心位置,降水强度增幅约为15%,但是降水增幅是否发生与大别山地形无关。大别山地形的存在导致了地形辐合线和中-β尺度低涡的形成和发展,使得迎风坡气流辐合加大和维持。随着"泰利"的移动,其东北侧环流和地形配置发生变化,降水范围和中心也随之变化,强降水主要发生在大别山东坡和南坡,降水中心多位于辐合线和地形迎风坡相交之处。降水增幅期间不同的地形高度造成不同的中低层涡度、散度和上升运动,随着地形的升高,涡度、辐合和上升运动总体加强。增幅期间,地形强迫垂直运动占模式最低层总垂直运动的50%左右,地形强迫对上升运动有明显影响。地形强迫垂直运动极大值出现在峰顶附近的东坡,降水量极大值出现在峰顶和地形强迫垂直运动极大值之间。
董美莹陈联寿程正泉李英
关键词:地形热带气旋降水增幅
0604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结构特征及其暴雨成因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FY2C卫星的OLR及红外云图资料,以及地面台站观测资料,对0604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的结构特征以及对其登陆后深入内陆造成强降水的成因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强热带风暴"碧利斯"结构不对称,南部云系发展旺盛,强降水集中在风暴南侧,呈现明显的不对称分布;(2)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位置偏西,使得热带风暴登陆后向西偏南方向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与南海季风相互作用,激发了中尺度强降水系统的不断发生;(3)充沛的水汽条件,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并伴有深厚的较强上升运动,以及有利的地形都是热带风暴长时间维持并产生大范围强降水的有利条件。
罗玲娄小芬胡亮何金海
关键词:结构特征副热带高压
东北冷涡背景下浙江省两次强降水过程的对比分析被引量:35
2011年
受东北冷涡西南部冷空气南下影响,2009年6月初浙江省连续发生了两次不同特点的强降水过程。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及卫星TBB资料,对这两次东北冷涡背景下的强降水天气过程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和动力、热力及水汽输送条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同在东北冷涡天气背景下,由于中低层温度场配置不同、上下游系统强弱不同,导致浙江省发生的天气现象不同。6月2日降水是一次连续的区域性暴雨过程,雨带呈带状分布,以层状云降水为主,其低层为大范围的辐合,高层辐散,且低层辐合强于高层辐散;低空存在西南急流,为暴雨提供了重要的水汽和动力条件,大气层结比较稳定。6月5日强降水是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降水分布不均匀,强度大,历时短,高、低空没有大范围的辐合辐散区,也没有低空西南急流,前期水汽条件较差,降水过程以热力作用为主;大气层结不稳定触发了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出现局地暴雨。两类暴雨的预报着眼点分别为:第1类区域性暴雨的预报重点为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结构和低空西南急流;第2类局地性暴雨的预报重点为大气的不稳定度与东北冷涡后部冷空气的干侵入。
罗玲胡亮何金海娄小芬
关键词:东北冷涡区域性暴雨强对流天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