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AZD116)
- 作品数:43 被引量:203H指数:10
- 相关作者:靳桂云郭荣臻吴文婉王强王芬更多>>
-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博物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 北阡遗址人和动物骨的C,N稳定同位素分析被引量:11
- 2013年
- 青岛市即墨北阡遗址先后经过三次考古发掘,出土大量大汶口文化和周代两个时期的人和动物骨资料,对其进行碳和氮稳定同位素分析可望复原先民的食物结构,探讨动物、植物驯养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大汶口文化和周代先民的食物结构中粮食作物以C4类食物为主,肉类更多为海洋贝类和家畜;家猪的驯养则以C3植物为主,并受先民生活方式的影响.研究推测,尽管北阡遗址地处海岸线附近,海洋渔业更多依赖贝类而不是海洋鱼类.总体而言,大汶口时期先民的食物资源包括粟类作物(C4植物)、贝类海洋食物和家畜,体现为农耕、驯养和渔业为主,而狩猎为辅的生活方式;周代与之相比,驯养和海洋渔业等肉食资源更丰富,生活条件有了显著提高.
- 王芬宋艳波李宝硕樊榕靳桂云苑世领
-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周代稳定同位素分析食物结构
- 后李文化生业经济初步研究被引量:8
- 2012年
- 一、引言后李文化,指的是距今9000~7000年前后,分布于山东高地北部山前平原地带的一支新石器时代中期考古学文化。考古学研究显示,后李文化时期已经有了比较稳定的聚落,但聚落规模和人口数量还很有限,生业经济资料初步显示了一些从狩猎采集经济向稳定的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对后李文化进行生业经济的系统研究,是认识海岱地区乃至中国北方早期农业萌芽和初步发展过程的重要内容。
- 靳桂云
- 关键词:考古学文化农业
- 磨盘、磨棒类石器研究的几个问题被引量:3
- 2015年
- 磨盘、磨棒类工具是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比较常见的一类石器,已受到学界广泛关注。本文从其分类、时空分布以及研究简史和现状等角度对这类工具进行了系统梳理,进而对其未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 王强杨海燕
- 山东济南唐冶遗址(2014)西周时期炭化植物遗存研究被引量:15
- 2016年
- 唐冶遗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郭店镇唐冶村,在2014年度的考古发掘过程中,发掘者系统采集了浮选土样。浮选结果显示:206份土样共出土68508粒炭化种子和果实,其中农作物包括粟、黍、小麦、大豆、大麻和水稻六种。非农作物中以马唐数量最多,而且普遍性极高,我们推测马唐可能被专门采集用来作为饲料。同时,遗址还出土了大量豆科和藜科植物遗存。另有枣、葡萄属、桑葚、郁李等可食用果类遗存。唐冶先民的经济结构以农业经济为主,同时也利用一些野生植物和果类作为生存资源的补充。
- 安静平董文斌郭荣臻靳桂云
- 关键词:西周时期浮选法农业结构植物利用
- 考古年代学四题被引量:2
- 2015年
- 在当前的考古年代学体系中,考古年代学方法可大致归为绝对年代和相对年代的测年方法。作者认为,绝对年代测年方法大多根据单一变量的时间性变化测得,而以文化遗存变化为刻度的相对年代测年方法则是多变量的断代方法,其结论有很多主观的变异。其中常用的文化编年以器物排队和地层学交叉断代,可以获得时代、时期、文化和文化期(段)等不同刻度时间节点,利用时间舱中的标型器物可以将年代刻度精确到与14C测年数据相差不多的程度。在时间舱和层位关系中把握并反复验证文化编年的结果是使这类断代方法不断科学化的必由之路。而精确的历史年表更需要设计出文化编年与14C测年密切匹配的测年方案才能获得。在没有出现新的断代方法之前,严密设计的交叉断代方法或许是推动考古年代学不断精密化的一条出路。
- 张弛
- 关键词:近代考古学年代学历史学研究史前史地质学
- 山东即墨北阡遗址出土磨盘、磨棒类工具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北阡遗址位于山东省即墨市金口镇北阡村北部,面积约3万平方米,1979年进行过调查[1]。2007、2009、2011和2013年经过4次较大规模发掘[2],发掘出大量石制品,种类包括磨石、磨盘、磨棒、斧、锛、球等。本文拟选取其中数量较多的磨盘、磨棒类工具的典型标本进行综合研究,以期对此类工具的制作、使用、功能等方面得出较为科学的认识。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类型学分析、模拟实验、操作链分析、微痕分析以及淀粉粒分析。
- 王强上条信彦栾丰实
- 关键词:遗址
- 北阡遗址鱼骨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一、前言北阡遗址位于胶东半岛南岸西部,地处即墨市金口镇北阡村村北50米处的台地上。遗址北靠玉皇山,南依凤凰山,东距现海岸线5~6千米,地理坐标东经120°44′9″,北纬36°36′8″,海拔7~10米。整个遗址东西宽约200米,南北长约270米,面积约5.4万平方米。保存状况较好,地表形态呈北高南低,中间高四周低的趋势。该遗址是在1979年的文物普查中发现的,2007年,山东大学考古学系。
- 宋艳波饶小艳
- 关键词:遗址地表
- 东初遗址出土动物遗存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东初遗址位于胶东半岛北岸,行政区划属于荣成市埠柳镇北兰格村[1]。遗址中共出土动物遗存430件,其中软体动物388件,脊椎动物42件。这些遗存的时代属于北辛文化晚期至大汶口文化早期。我们在鉴定过程中主要参考了山东大学考古学系动物考古实验室的现生动物标本,同时也参考了部分文献[2],并对保存完好的软体动物贝壳进行了详细的测量和记录。
- 宋艳波饶小艳
- 关键词:遗址遗存行政区划动物
- 北阡遗址2009、2011年度出土动物遗存初步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一、前言北阡遗址位于胶东半岛南岸西部,地处即墨市东北,向北与莱阳毗邻,北距金口镇北阡村北150米处,现距海岸线约5千米。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山东大学考古学系、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和即墨市博物馆合作对北阡遗址进行全面考古钻探和发掘。2009和2011年度发掘面积共1700平方米,在田野发掘过程中我们使用了筛选和浮选两种采集方法,获得了非常丰富的动物遗存。
- 宋艳波
- 关键词:遗址遗存考古动物
- 山东即墨北阡遗址木炭遗存的初步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自然植被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记录着气候的演化过程以及人类的行为模式。山东地区经大汶口文化至周代已经形成了发达的农业生产水平,自然植被开发和利用的程度较深。目前对于山东地区先秦时期自然植被的认识,多建立在文献记载的基础上,缺乏来自考古资料的直接证据。自20世纪80年代逐渐开展的木炭遗存研究,为自然植被的复原提供了新的资料。木炭主要来自树木[1],其中乔木类树种的次生木质部(即常说的木材[2])
- 王育茜王树芝靳桂云
- 关键词:遗存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