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3日
星期一
|
欢迎来到南京江宁区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1521)
作品数:
3
被引量:12
H指数:2
相关作者:
潘速跃
宋姗姗
姬仲
吴永明
宋玮
更多>>
相关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相关作品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资助
相关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篇
期刊文章
1篇
学位论文
领域
4篇
医药卫生
主题
2篇
神经保护
2篇
缺血
1篇
蛋白
1篇
蛋白-1
1篇
电图
1篇
心肺复苏
1篇
心肺复苏后
1篇
血生化
1篇
血生化指标
1篇
血性
1篇
亚低温
1篇
亚低温治疗
1篇
盐水
1篇
阳离子通道
1篇
神经保护作用
1篇
神经缺血
1篇
生化指标
1篇
生理盐
1篇
生理盐水
1篇
受体
机构
3篇
南方医科大学...
1篇
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3篇
潘速跃
1篇
冀雅彬
1篇
林镇洲
1篇
宋玮
1篇
吴永明
1篇
姬仲
1篇
宋姗姗
传媒
2篇
实用医学杂志
1篇
中华神经医学...
年份
2篇
2017
1篇
2015
1篇
2014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亚低温治疗下心肺复苏后昏迷患者的预后评估
被引量:8
2015年
近些年心肺复苏的普及使心肺复苏成功率明显提高。然而复苏成功的部分患者仍然难以获得令人满意的预后,神经缺血缺氧损伤是造成预后不良的最主要原因。这主要缘于神经系统对于缺血缺氧的低耐受,致使复苏后约80%患者经历了不同程度的昏迷状态,昏迷患者较早期意识恢复者有更高的预后不良发生率。医生及家属有必要对后续治疗进行早期决策。大量临床试验表明一些电生理及血生化指标可以为不良预后提供筛查作用。
聂曦明
潘速跃
关键词:
心肺复苏
亚低温治疗
神经缺血
缺氧损伤
脑电图表现
血生化指标
离子转运/交换蛋白在缺血性脑卒中后脑水肿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2014年
脑卒中严重危害着人类生命健康,目前高居世界人类死因排名第二位、中国居民死亡率第二位,且发病率近年来仍呈上升趋势。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及出血性脑卒中,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更高,约占脑卒中总数的80%。
宋姗姗
潘速跃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颈内动脉局部灌注冷生理盐水对大鼠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灌注冷生理盐水诱导的选择性脑部低温对大鼠的安全性以及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正常灌注组、梗死组、局部低温组、局部常温组、静脉低温组。灌注前后监测脑温、肛温以及各生理指标。再灌注24、48 h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再灌注48 h后检测脑梗死体积及脑含水量。结果:颈内动脉灌注15℃生理盐水可使脑温在10 min时到达33~34℃,停止灌注60 min后回升至灌注前水平。正常大鼠局部灌注冷生理盐水后神经行为学及组织学未见明显异常,脑含水量与假手术组无显著差异(P>0.05)。灌注前后各个时间点生理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局部低温组其梗死体积、脑含水量、神经行为学评分均显著低于梗死组(P<0.05)。而局部常温组及静脉低温组各指标与梗死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内动脉灌注冷生理盐水是一种高效、安全的选择性低温方法,可以显著减少急性脑梗死的梗死体积及脑含水量,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宋玮
吴永明
姬仲
冀雅彬
潘速跃
关键词:
脑梗死
局部灌注
神经保护
格列本脲在大鼠癫痫持续状态脑水肿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研究背景: 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是神经科常见危重症,具有高发病率与致死率的特点。脑水肿及其导致的颅高压、甚至脑疝是SE患者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癫痫持续发作可引起血脑屏障(blood...
林镇洲
关键词:
脑水肿
癫痫持续状态
格列本脲
神经保护
文献传递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