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10BLSJ01)
-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 相关作者:李一鸣王爱清巩宝平更多>>
-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山东政法学院曲阜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 秦汉基层秩序建构中的权力和权威——以统治介体为视角的剖析
- 2011年
- 国家对乡里统治介体选用主导权的把握,使得权力或官方政治权威成为秦汉基层权威构成的主体,从而也奠定了王权一元支配的基石;西汉中期后,乡族势力的壮大使其成为乡官里吏等职的主体,由此导致基层权威结构和秩序内核在一元化的前提下发生变化。
- 王爱清
- 关键词:秦汉时期权力
- 试论汉代的民间借贷习俗与官方秩序——兼论汉代民间借贷中的“契约精神”被引量:2
- 2018年
- 汉代民间存在比较发达的借贷行为,主要可分为民间的互助型借贷和商业借贷两类。在具体的做法上,汉代的民间借贷有信用借贷和抵押借贷两种方式,其中商业借贷以抵押借贷为主。借贷过程中要签订契约,由此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发展出一定的规范契约格式。这些民间借贷的习俗被官方秩序认可并吸纳后,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反馈民间。这个过程中,既有对民间习俗的稳固与强化,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与民间习俗产生了矛盾与冲突。汉代的民间借贷习俗中,体现出汉代社会重视契约、重视公平公正的观念,这与现代"契约精神"相类似,是当时社会进步的表现。但同时也存在着重"情"甚于重"法"的倾向。
- 李一鸣
- 关键词:民间借贷习俗契约精神
- 从祭祀论汉代地方民间信仰与官方信仰的互动
- 2012年
- 祭祀礼俗是民间信仰和官方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汉代地方祭祀系统中,官民共祭一方良吏、同守岁时宜忌,颇多相融;同时民间又有独自的祭祀对象和方式,某些祭俗发展到一定程度与官方意志两相悖离,亦多冲突。针对不同的民间祭俗,汉代地方官吏采取了适当利用和大力限禁及个别支持等综合治理措施,使得一方政治稳定,民情官意互动相谐,体现了传统社会地方政治运作中"官民共治"的理念。
- 巩宝平
- 关键词:汉代祭祀民间信仰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