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133120)

作品数:4 被引量:142H指数:4
相关作者:孙景贵胡受奚凌洪飞姚凤良倪培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学研究院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地球化
  • 4篇地球化学
  • 3篇地球化学研究
  • 2篇氧同位素
  • 2篇同位素
  • 2篇金矿
  • 1篇大尹格庄金矿...
  • 1篇蚀变
  • 1篇碳同位素
  • 1篇退变质
  • 1篇退变质过程
  • 1篇围岩蚀变
  • 1篇榴辉岩
  • 1篇金矿床
  • 1篇金矿区
  • 1篇壳幔
  • 1篇矿床
  • 1篇矿田
  • 1篇辉岩
  • 1篇基性

机构

  • 4篇南京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4篇胡受奚
  • 4篇孙景贵
  • 2篇凌洪飞
  • 1篇姚凤良
  • 1篇倪培

传媒

  • 1篇岩石矿物学杂...
  • 1篇矿物岩石
  • 1篇矿床地质
  • 1篇岩石学报

年份

  • 1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胶东金矿区高钾-钾质脉岩地球化学与俯冲-壳幔作用研究被引量:49
2000年
胶东金矿区与金矿成矿伴生的脉岩为一套高钾 -钾质脉岩。根据地质、岩相学及与金矿化的时空关系 ,将主要岩石类型划分为煌斑岩、安山玢岩、英安玢岩类 ,它们分别形成与金矿化早期、同期和晚期 ;主要元素成分以富碱高钾、低钛为特征 ,成分变异具同源岩浆结晶分异演化的一般规律 ,早期以辉石和橄榄石、中晚期以角闪石和斜长石为主的矿物相分离结晶控制岩浆的演化 ;岩石明显富 Ba、Sr、Rb、K、L REE等大离子元素、强烈亏损 Cr、Ni及相对亏损 Th、Nb、Ti、Y等高场强元素元素 ,体现初始岩浆起源于富集地幔源区 ;大量的挥发组分及强烈的富集 Ba、Sr及低的 Sr/ Nd比值 ,指示源区为以俯冲陆源沉积为主、有玄武质洋壳参与的脱水、脱气等作用交代早期地幔楔形成的富集地幔源 ,初始岩浆是在中生代印支期形成的富集地幔向燕山期亏损方向演化的特定阶段发生低程度熔融形成 (熔融程度为 6 %~ 8% ) ;
孙景贵胡受奚凌洪飞
关键词:地球化学
榴辉岩退变质过程的地球化学研究——以荣成-威海岩段的榴辉岩体为例被引量:4
2000年
苏鲁超高压 -高压变质岩带为 A型俯冲作用的产物。带内的榴辉岩体多发生退变质作用 ,形成退变榴辉岩、榴闪岩及斜长角闪岩等 ,与榴辉岩一起记录了高压 -超高压进变质峰期经过构造回返减压、降温演化过程所发生物质成分交换的重要信息。本文以荣成-威海岩段具“核 -壳”构造的榴辉岩体为例 ,依据地质、岩相学特征 ,进行了退变质过程元素地球化学变异的深入研究。该过程中主要元素 K,Ba,R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及 w(K2 O) /w(Na2 O) ,w(Fe2 O3) /w(Fe O) ,w (L REE) /w(HREE)的增加 ,体现壳源物质的加入 ;成矿元素 Zn等明显增加 ,Ni,Co,Cr,Cu降低并均进入围岩或聚集于外壳斜长角闪岩中。这一规律不仅反映伴随构造折返、环境向相对氧化环境变化 ,不仅地壳物质及流体成分加入、发生广泛的物质交换 ,而且揭示了这一过程壳 -幔物质交换的成岩成矿规律。
孙景贵胡受奚
关键词:榴辉岩退变质过程地球化学
胶东金矿区矿田体系中基性-中酸性脉岩的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被引量:57
2001年
胶东金矿区矿田体系产出的脉岩是一套富含碳酸盐矿物相的中基性 -中酸性脉岩 ,岩石类型主要有煌斑岩、安山玢岩类。对部分矿田体系产出脉岩的碳酸盐 (方解石 )碳、氧同位素及全岩氧同位素的研究表明 :该套脉岩的δ18OSMOW ,方解石 、δ13 CPDB ,方解石 和δ18OSMOW ,全岩 值分别为 6 .9‰~ 11.6‰、- 0 .9‰~ - 3.6‰、5.8‰~ 7.4‰。通过对源区的δ13 CPDB、δ18OSMOW 特征和同位素效应与就位环境关系的探讨 ,初步认为 :各矿田内的脉岩为同源岩浆演化的产物 ;初始岩浆来源于洋壳俯冲提供的流体与岩石圈地幔发生交代作用而形成的富集地幔 ,源区的δ18OSMOW ,碳酸盐 、δ13 CPDB ,碳酸盐 、δ18OSMOW ,岩浆 分别为 9.2‰±、- 4 .4‰±和 5.8‰± ;岩浆演化过程中同位素效应的差异是导致各矿田体系脉岩的碳。
孙景贵胡受奚沈昆姚凤良
关键词: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碳同位素金矿区
胶东金青顶和大尹格庄金矿床花岗质围岩的蚀变地球化学研究被引量:40
2002年
研究了大尹格庄金矿床和金青顶金矿床的花岗质围岩及其蚀变岩的主元素、微量元素和氧同位素等特征。结果表明郭家店花岗岩和金青顶花岗岩Nb、Ta、P、Ti相对亏损 ,εNd(t)值为 - 11.9~ - 14.5 ,为前寒武纪地壳岩石熔融的产物。大尹格庄围岩蚀变较强 ,主要为沿断裂带发育的绢英岩化及深部的钾长石化 ,金青顶蚀变较弱。在绢英岩化和绢云母化蚀变过程中 ,两矿床Na2 O和REE降低 ,Au、Ag升高 ,金青顶变化幅度相对较小。热液带入的组分均为Au、Ag、As、Co、Cu、K2 O等 ,在大尹格庄带入组分还包括Pb、Zn、Fe、SiO2 。似伟晶状钾长石化均使两矿区K2 O显著升高 ,Au和Ag略有升高 ,其余组分降低 ,尤其轻稀土降低显著。引起大尹格庄矿床围岩发生绢英岩化和似伟晶状钾长石化的初始流体δ18O值下限分别为 3.3‰和 4.4‰ ,以岩浆热液占主导 ;引起金青顶矿床围岩发生似伟晶状钾长石化和绢云母化的初始流体的δ18O值下限分别为 2 .1‰和 1.2‰ ,也以岩浆热液为主 ,但不排除有大气降水参与。
凌洪飞胡受奚孙景贵倪培沈昆
关键词:氧同位素围岩蚀变金矿床地球化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