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05113)

作品数:12 被引量:71H指数:5
相关作者:王锦旗郑有飞王国祥郑建伟宋玉芝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生物学
  • 2篇水利工程

主题

  • 4篇菹草
  • 3篇溶解氧
  • 2篇日变
  • 2篇日变化
  • 2篇生态修复
  • 2篇水生
  • 2篇水生生物
  • 2篇水体
  • 2篇水体净化
  • 2篇紫外辐射
  • 2篇污染
  • 2篇盖度
  • 2篇CRISPU...
  • 2篇POTAMO...
  • 1篇溢流
  • 1篇溢流堰
  • 1篇营养化
  • 1篇有机污染
  • 1篇藻类
  • 1篇生态系统

机构

  • 12篇南京信息工程...
  • 7篇南京师范大学
  • 3篇江苏省环境演...

作者

  • 11篇王锦旗
  • 7篇王国祥
  • 7篇郑有飞
  • 4篇郑建伟
  • 3篇宋玉芝
  • 2篇薛艳
  • 2篇吴芳芳

传媒

  • 2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人民黄河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湿地科学
  • 1篇气象与环境科...
  • 1篇水生态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WAT模型在三江源地区适用性的初步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为验证SWAT模型在三江源地区运用的可行性,利用SWAT模型对黄河源头地区的地表径流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SWAT模型在三江源地区水文水资源模拟是可行的,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对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水资源变化预测结果与其他研究结论基本一致。SWAT模型在三江源地区可运用于水文水资源的利用及管理、气候变化背景下水资源的变化模拟、洪水短期预报、人工增雨对水资源的影响、冰雪消融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由于区域环境特点,在使用SWAT模型时,必须解决气象站点稀缺、流域面积过大且分属不同流域、验证资料缺乏、冻土层的存在、地理信息系统资料陈旧等问题。总体而言,SWAT模型在我国高原地区有一定推广及应用价值。
王锦旗郑有飞
关键词:SWAT模型
不同流速下溢流堰对河道水质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通过对不同流速条件下水体经过45°阶梯式溢流堰坝体后水体营养盐及有机污染物指标的定期监测和分析,探讨阶梯式溢流堰在何种水动力条件下对水体的改善作用最大。结果表明:水体经过溢流堰曝气作用后,不同流速条件下其复氧程度不同,中流速(125.00 cm/s)条件下效果最佳,DO增加率最大;水体经过45°阶梯式溢流堰曝气作用后,IMn、NH3-N、TN、TP含量均降低,其中IMn、NH3-N、TN在中流速条件下去除效果最佳,而TP去除率在低流速条件下最大;由于溢流堰距离较短,因此部分水质指标改善效果不显著。
王锦旗王国祥郑建伟
关键词:溢流堰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
菹草种群内外溶解氧空间分布日变化研究
2013年
溶解氧(DO)是衡量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为研究菹草种群生长对湖泊水体水质的影响,对南京玄武湖菹草种群内外水体DO含量进行了连续一昼夜的监测,结果表明菹草种群光合作用对水体DO影响显著。时间分布上,种群区水体DO日出后增加,日落后下降,水下20~80cm19:30左右出现1次下降现象,稍后略有恢复,其后持续降至日出前后,而较深的100cm处无此现象;开阔水域日出后持续升高至日落,日落后下降直至日出前后,且各深度差异不大;交界处呈现种群内的特点,同时具有开阔水域变化趋势。垂直分布上,种群区白天从表层向底层逐渐递减,夜间20~40cm处较低,100cm处也较低,60~80cm处较高;而离种群较远的开阔水域昼夜均从表层向底层递减,离种群较近的开阔水域因水深较浅,各深度差异不大;交界处昼夜均从表层向底层递减。水平分布上,种群内侧点各水深处各时刻始终最高,20~40cm深离开阔水域较近种群外侧点最低;60cm深白天离开阔水域较近种群外侧点最低,夜间交界处最低;80cm深交界处最低;100cm深夜间从种群内侧向开阔水域依次降低,白天规律性不明显。菹草种群对提高水体DO起到积极作用,并对周围水域有一定的影响。
王锦旗郑有飞王国祥
关键词:湖泊CRISPUS溶解氧
菹草种群内外水质日变化被引量:4
2013年
对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种群内外水体进行了昼夜连续监测,分析菹草种群内外水质的日变化趋势。结果显示,种群内DO自日出后增加,日落后持续下降,且与水温变化一致,于19:30左右出现1次明显低谷,后略有恢复,后一直降至日出前后;开阔水域DO变化与水温呈现一定相关性,但变化幅度较小;交界处DO含量兼有种群内与开阔水域的变化特点。种群内水体pH值自日出前后升高,日落时达最高值,后开始下降,直至次日出前后;交界处与种群变化趋势一致;开阔水域pH总体变化幅度较小,白天高于夜间,总体DO含量及pH分布:种群区>交界处>开阔水域。种群及交界处TN含量均在日出前后达最高,日出后递减,开阔水域夜间含量较高,日出前后达最高;各点NH+4-N变化规律不显著;种群内水体TP含量夜间较高,日出前后达最高值,日出后递减,日落后递增;开阔水域TP含量夜间较高,白天略低;交界处正午前后达最低值,傍晚达最高值,TN、TP总体分布:种群<交界处<开阔水域。菹草种群存在对水体DO、pH等环境因子均产生重要影响,继而影响水体内源性氮磷的迁移,其中对pH影响较小,其变化未能影响水体氮磷迁移,而DO昼夜变化较大,对水体内源性氮磷的迁移起重要影响。
王锦旗郑有飞王国祥
关键词:内源污染溶解氧
紫外辐射对水生生物的影响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5年
紫外辐射对陆生植物的生物学效应已被广泛研究,对水生生物也能产生一系列影响。本文在综述国内外紫外线在水体中渗透状况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阐述了紫外辐射对浮游细菌和微型浮游生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大型藻类、鱼卵和幼鱼、鱼类及两栖动物的生物学效应,从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两方面介绍了紫外辐射对水生生物作用的机理。未来研究应该注重紫外辐射与气候变化、酸沉降、水污染等环境因子联合作用对水生有机体产生影响,其研究对象应扩展至沉水植物、底栖生物等大部分水生有机体,这些研究将对深入研究水生生态系统的演化、水生生态系统退化及其修复起重要作用。
王锦旗郑有飞薛艳吴芳芳
关键词:紫外辐射水环境水生生物水生生态系统
三种漂浮植物对水体净化效果比较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研究三种漂浮植物对水体的净化效果,对生长有凤眼莲、浮萍及槐叶萍的静止水体进行长期监测,结果表明:漂浮植物对改善水体透明度意义不大;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一旦盖度达到100%,对水质无明显改善水质作用,其中水体DO含量降低,水体TN、TP、IMn等主要水质指标较对照水体有所上升;因此,静态富营养化水体在生态修复过程中,使用漂浮植物作为净化物种时,应根据物种要严格控制其盖度,可选择地通过人工打捞的方式,从水体中取走植株固定的氮磷等元素,达到脱氮、除磷,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目的。
王锦旗郑建伟薛艳王国祥
关键词:漂浮植物盖度水质
玄武湖菹草种群的发生原因及人工收割对水环境的影响被引量:8
2013年
利用以沉水植物为主的水生植物进行水体生态修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为研究南京玄武湖2005—2006年的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种群发生的原因及人工收割对水体的影响,对玄武湖不同湖区定期监测其透明度、溶解氧、pH、TN、TP等水质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湖泊蓝藻水华的应急处理,使水体透明度提高179.5%,DO含量增高24.1%,TN、TP分别降低54.1%、74.5%,pH由9.1降至8.7,水质改善是菹草种群萌发并能大规模生长的主要原因。而菹草生长阶段短期内对菹草进行大规模收割使水体DO含量降低42.1%,透明度下降51.5%(P<0.05),收割虽从水体中携带走部分氮、磷营养盐,但差异不显著(P>0.05),且收割后TP出现升高现象。故在对草藻型湖泊生态修复过程中,可先期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改善水体透明度、调节pH、降低营养盐,使其满足水生植物萌发及幼苗生长的需求,为水生植物后期存活并生长打下基础,在后期生态管理过程中,应逐步收割植株,缓慢从水体携带营养盐,以达到改善水质,恢复及重建水生生态系统的目的。
王锦旗郑有飞王国祥
关键词:DO生态修复
水温升高对水体性质及水生生物的影响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20年
全球变暖导致水温升高,河流、湖泊普遍升温,而这种增温趋势还将加剧。水温升高,直接导致水体稳定度提高,垂向对流减少,分层现象加剧,冰河解冻提前,水体封冻期缩短;间接导致水体溶解氧含量降低,尤其底层水体缺氧现象更加严重,底层水体缺氧导致沉积物中营养盐向上覆水的释放量增加,两者均会诱导水体发生气候变化富营养化。水温升高影响水生有机体的生物过程、物种组成及食物网变化;水体分层及溶解氧含量降低均会增加水体营养物负荷,促进水体浮游藻类种群发生变化;水温变化还会改变水生植物生长条件、生物量及分布,影响水体中鱼类的生存、生长发育,以及栖息地发生变化,使水生无脊椎动物种群数量减少。因此,水温增加势必对水生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
王锦旗宋玉芝黄进
关键词:水温升高缺氧
紫外辐射在气-水界面衰减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被引量:2
2015年
为研究紫外线从大气进入水体的衰减状况,利用SpectroSense2光谱仪测量了大气及水体表层的UVR(UV-A+UV-B)、UV-A、UV-B强度,同时测定相关水体环境因子,并进行了相关因素分析。结果表明:UVR、UV-A、UV-B从大气进入水体表层后随即产生衰减,其中UVR平均衰减率达27.6%,UV-A达29.2%,UV-B达30.8%。3种水体中,以清洁水体衰减最多,富营养化水体衰减最少。水体藻类含量对紫外线衰减影响较大,水体藻类含量越高,对紫外线吸收率越低,紫外线进入水体衰减率越低。因此,清洁水体对紫外线吸收率最高,衰减率最大;富营养化越高水体,藻类含量越高,对紫外线吸收率越低,衰减率越低。太阳紫外线在气水界面穿透过程中,紫外线入射角度越大,在气水界面穿透过程中衰减量越大。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建立UVR、UV-A、UV-B在气-水界面衰减模型,3个回归模型均通过F检验、R检验和t检验,可用于紫外辐射在气-水界面衰减量的预测。
王锦旗陈霞宋玉芝郑建伟
关键词:紫外辐射衰减率浊度
城市小型湖泊生态修复方式探讨被引量:9
2012年
中国城市小型湖泊众多,而这些小型湖泊多与城市河道相连,受城市河道污染的影响水质往往较差,对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及城市景观均造成了不良影响。基于流域划分角度,提出可将湖泊划分成入湖渠道、入湖口、湖区、岸边带4个修复单元,再根据各单元的特征采取低成本的合适措施来进行水体生态系统修复。最后还指出了城市小型湖泊生态修复中具体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王锦旗郑有飞王国祥
关键词:渠道湖区岸边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