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10558002)

作品数:15 被引量:75H指数:6
相关作者:许家瑞祝亚非张艺陈汉佳周勰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汕头大学华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化学工程
  • 7篇理学

主题

  • 9篇共聚
  • 9篇共聚物
  • 8篇接枝
  • 7篇接枝共聚
  • 7篇接枝共聚物
  • 7篇丙烯
  • 6篇乙烯
  • 5篇聚丙烯
  • 5篇聚乙二醇
  • 5篇二醇
  • 5篇改性
  • 4篇聚乙烯
  • 4篇共混
  • 4篇表面改性
  • 3篇酸酐
  • 3篇ATR-FT...
  • 2篇丁二烯
  • 2篇马来酸酐
  • 2篇马来酸酐共聚...
  • 2篇聚丁二烯

机构

  • 15篇中山大学
  • 2篇汕头大学
  • 1篇华侨大学

作者

  • 15篇许家瑞
  • 14篇祝亚非
  • 9篇张艺
  • 7篇陈汉佳
  • 4篇周勰
  • 3篇钱浩
  • 2篇陈谷峰
  • 1篇李楚生
  • 1篇刘冶球

传媒

  • 3篇功能高分子学...
  • 3篇中山大学学报...
  • 2篇高分子学报
  • 2篇塑料工业
  • 2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高分子材料科...
  • 1篇应用化学
  • 1篇中国塑料

年份

  • 1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5篇2003
  • 1篇200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丁二酸单十八酯的合成研究被引量:3
2003年
以环己烷为惰性溶剂 ,吡啶为催化剂 ,采用均相法合成了丁二酸单十八酯 ,通过对反应介质、反应条件的选择和用红外、核磁等对终产物的分析表明 ,酯化反应按所设计的路线进行。该法具有操作简便 ,反应条件温和 ,所用的溶剂介质和催化剂可以循环使用 ,单酯化产物纯度高等优点 ,具有一定的工业应用价值。
周勰祝亚非许家瑞
关键词:丁二酸酐酯化反应
聚乙烯/聚乙二醇共混物中极性组分的表面富集被引量:10
2003年
采用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AT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极性组分聚乙二醇在聚乙烯/聚乙二醇共混物中的表面富集特性。研究结果认为不同组分表面自由能的差异以及聚乙烯基体的结晶异相排斥作用是导致聚乙二醇组分向共混物表面富集的主要驱动力,而极性组分相区的大小和分布则是影响其选择性迁移过程的重要因素。因此,可以通过添加合适相容剂的办法对聚乙二醇组分的表面富集程度进行有效的调控。
钱浩周勰祝亚非许家瑞
关键词:聚乙烯聚乙二醇共混物相形态
聚马来酸酐高级脂肪醇酯的合成及其对聚乙烯的表面改性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采用溶液聚合的方法合成聚马来酸酐,考察不同聚合条件对聚马来酸酐产率的影响。将所合成的聚马来酸酐与十八醇、十六醇和十四醇进行酯化反应合成了三种两亲性的大分子表面改性剂聚马来酸酐十八醇酯(PMAO)、聚马来酸酐十六醇酯(PMAH)和聚马来酸酐十四醇酯(PMAT)。对这三种聚马来酸酐高级醇酯/聚乙烯共混体系的表面亲水性进行了研究,采用全反射红外光谱对聚马来酸酐高级醇酯共混体系薄膜进行表征,发现聚马来酸酐高级醇酯可以在聚乙烯薄膜表面富集,接触角测量表明聚马来酸酐高级醇酯的加入可以有效降低聚乙烯薄膜的水接触角。
周勰李楚生祝亚非许家瑞
关键词:聚乙烯表面改性改性剂
氢化聚丁二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被引量:1
2006年
采用溶液法将极性单体马来酸酐在隔氧条件下对聚丁二烯进行接枝,通过氢化反应及马来酸酐与端羟基PMMA的酯化反应,合成了氢化聚丁二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物。考察了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接枝反应的影响,测定了聚合物的接枝率,同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接枝共聚物具有良好耐热性和表面迁移特性,适合用作PP的大分子表面改性剂。
陈汉佳祝亚非张艺许家瑞
关键词:聚丁二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氢化反应
SMA高级醇酯的合成及其对HDPE表面的改性被引量:8
2007年
以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为骨架,通过酯化反应,在SMA上接枝不同链长的高级脂肪醇侧链,制备了一系列大分子表面改性剂。将SMA及其高级醇酯化物与高密度聚乙烯(HDPE)进行共混,利用全反射红外光谱(FT-IR-ATR)及水接触角对共混体系的表面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较低添加量范围内(w≤0.04),SMA的高级醇酯化物可以在HDPE薄膜的表面择优富集,可明显降低薄膜的水接触角,提高薄膜的表面能。
陈谷峰祝亚非周勰张艺许家瑞
关键词: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聚乙烯共混
聚丙烯大分子表面改性剂PP-g-PMMA的制备及应用被引量:6
2007年
以马来酸酐为桥联剂,通过其与含端羟基PMMA的偶合反应,合成了新型大分子表面改性剂PP-g-PMMA,用IR、NMR、TG、DSC对接枝物进行表征,并通过共混研究了接枝物对聚丙烯的表面改性。结果表明,PP-g-PMMA的热稳定性随着PMMA侧链的含量增加及分子量的增大而略有下降,PMMA侧链的存在降低了PP主链的结晶能力,阻碍其形成较为完整的β晶相;所合成的接枝物具有表面外迁性,可富集于共混物薄膜的表面,有望作为PP的大分子长效表面改性剂使用。
陈汉佳祝亚非张艺许家瑞
关键词:表面改性聚丙烯接枝共聚物
聚丙烯-g-聚氨酯共聚物组成对其结晶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
2002年
用 DSC和 WAXD研究了聚丙烯 -g-聚氨酯 (PP-g -PU )共聚物的组成对其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 ,由于 PU支链的存在 ,PP-g-PU的结晶熔融峰要比纯 PP的低 ,而结晶温度则有所提高 ;PP-g-PU的结晶总速率随其 PU含量增加而增大 ;PP接枝 PU后 ,结晶行为发生了变化 ,微晶尺寸明显增大。不同晶面的增长也因 PU支链含量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PP-g-PU的结晶度随
刘冶球许家瑞
关键词:接枝共聚物聚丙烯聚氨酯改性
添加型聚丙烯大分子表面改性剂PP-g-PEG的制备及其应用被引量:11
2007年
以马来酸酐为桥联剂,通过其与单端羟基聚乙二醇的反应,合成了大分子表面改性剂聚丙烯-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探索了反应条件对接枝反应的影响,用IR、NMR、TGA、DSC对接枝物的结构及性能进行研究,并通过共混研究了接枝物对聚丙烯的表面改性效果.结果表明,提高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或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会阻碍接枝反应的进行,接枝率明显下降;接枝聚乙二醇降低了接枝物的结晶能力;聚丙烯-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的热稳定性随着聚乙二醇的含量增加及侧链聚乙二醇长度的增加略有下降;聚丙烯-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组分在共混物中具有明显的向外择优迁移特性,可以作为聚丙烯的添加型表面改性剂使用.
陈汉佳祝亚非张艺许家瑞
关键词:表面改性聚丙烯接枝共聚物
LLDPE/SMA共混膜表面接枝PEG的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Linear low-density polyethylene(LLDPE) was melt blended with styrene-maleic anhydride copolymer(SMA).The blending films were then immersed in poly(ethylene glycol)400(PEG400) at room temperature.The surface composition of the blend films was determin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coupled with an variable incidence angle 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 accessory(ATR-FTIR).It has been found that PEG400 was grafted onto the surface of the films via esterification with SMA.PEG immersion promoted enrichment of SMA onto the surface of the films.The water contact angle data show that grafting of PEG400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hydrophilicity of the PE surface.These experiments show that surface functionalization of polyethylene films by blending SMA and then surface grafting of PEG is a feasible process,which suggest a viable and simple route for PE surface modification via blending and grafting.
陈谷峰张艺祝亚非许家瑞
关键词: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表面接枝
聚丁二烯/聚甲基丙烯酸丁酯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被引量:1
2006年
以接枝到聚丁二烯链的马来酸酐为反应活性点,与端羟基聚甲基丙烯酸丁酯进行酯化反应,合成了大分子表面改性剂—聚丁二烯/聚甲基丙烯酸丁酯接枝共聚物。探索了接枝反应的规律,采用IR、1H NMR、TGA、ATR-FTIR等方法研究了接枝共聚物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该大分子改性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择优外迁特性,在共混物表面层中呈现明显的浓度梯度,是PP的优良共混添加型大分子表面改性剂。
陈汉佳祝亚非张艺许家瑞
关键词:聚丁二烯ATR-FTIR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