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10558004)

作品数:9 被引量:186H指数:5
相关作者:李海生陈桂珠施苏华陈桂株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广东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植物
  • 5篇海桑
  • 5篇ISSR
  • 3篇红树
  • 3篇红树植物
  • 3篇ISSR分析
  • 3篇濒危
  • 2篇遗传分化
  • 2篇濒危机制
  • 1篇引种
  • 1篇桑属
  • 1篇生态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特有植物
  • 1篇桐花树
  • 1篇群落
  • 1篇种群
  • 1篇种群遗传
  • 1篇种群遗传多样...

机构

  • 8篇中山大学
  • 4篇广东教育学院

作者

  • 9篇李海生
  • 7篇陈桂珠
  • 1篇陈桂株
  • 1篇施苏华

传媒

  • 4篇广东教育学院...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广西植物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植物研究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红树植物海桑简单重复序列区间(ISSR)条件的优化被引量:59
2004年
海桑(Sonneratiacaseolaris(L.)Engler)是海桑科一种重要的红树植物.为利用ISSR分子标记研究海桑的遗传多样性,对影响ISSR PCR的多个因素,包括Taq酶的用量、Mg2+浓度和dNTP浓度、引物浓度及其退火温度、模板DNA浓度等进行研究,确定了海桑ISSR PCR分析的最适条件:10μLPCR反应体积中,10×buffer(100mmol·L-1KCl,80mmol·L-1(NH4)2SO4,100mmol·L-1Tris HCl,pH9.0,0.5%NP 40)1μL,0.35UTaq酶,2~3.75mmol·L-1Mg2+,300μmol·L-1dNTP,0.3μmol·L-1引物,10ng模板DNA.
李海生陈桂珠
关键词:红树植物海桑ISSR分子标记技术
拟海桑的分布现状及其保护被引量:1
2006年
拟海桑(Sonneratia paracaseolaris)属于海桑科海桑属,为我国稀有濒危红树植物,仅天然分布于海南岛,分布范围狭窄,个体数量稀少.研究拟海桑的地理分布、种群学和群落学特性,分析可能引起拟海桑濒危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李海生陈桂株
关键词:稀有濒危植物濒危机制
海桑属植物分子鉴定的ISSR分析被引量:5
2008年
为准确鉴别海桑属植物,采用ISS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分子标记技术,对6种海桑属植物(海桑、拟海桑、杯萼海桑、海南海桑、卵叶海桑及无瓣海桑)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建立了海桑属植物ISSR标记的标准程序和海桑属各物种的DNA指纹数据库。采用的11个引物共产生71个物种特征性标记,其中无瓣海桑23个,海南海桑16个,海桑15个,杯萼海桑6个,拟海桑6个,卵叶海桑5个。运用这些特征性标记,可迅速区分海桑属植物。研究表明ISSR技术是在分子水平上鉴定海桑属植物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李海生陈桂珠
关键词:海桑属ISSR分子鉴定
中国卵叶海桑遗传多样性的ISSR研究被引量:30
2004年
卵叶海桑 (Sonneratiaovata)是海桑科濒危红树植物 ,在我国仅分布于海南文昌清澜自然保护区内。采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 (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该天然居群和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引种的人工居群共 3个居群 3 9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 1 1个引物共扩增出 1 85条带 ,其中 1 2 7条具多态性 ,多态位点百分率为 68.65 %。在居群水平上相对较低 ,多态位点百分率 3 6.76%~ 5 4.5 9% ,平均值为 47.2 1 %。Nei的基因多样性、Shannon信息指数在物种水平上分别为 0 .1 41 1和 0 .2 2 92 ;在居群水平上平均值分别为 0 .1 2 0 9和0 .1 91 0。Nei的遗传分化系数Gst表明 :87.5 8%遗传变异分布在居群内 ,1 2 .42 %的遗传变异分布在居群间。居群间的遗传一致度达 0 .970 7。东寨港迁地保护的人工居群有效地保护了卵叶海桑的遗传多样性。
李海生陈桂珠
关键词:ISSR海桑科遗传分化
海南海桑遗传多样性的ISSR研究被引量:30
2004年
采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分布于海南岛的海南海桑Sonneratiahainanensis4个种群共33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11条引物共扩增出166条带,其中142条具多态性,多态位点百分率为85 54%。在种群水平上多态位点百分率14 46%~80 12%,平均为46 24%。期望杂合度、Shannon信息指数在物种水平上分别为:0 2329和0 3619;在种群水平上分别为0 1538和0 2317。依据Gst值,海南海桑遗传变异发生在种群内的个体间占75 89%,24 11%的遗传变异发生在种群间。UPGMA聚类结果为来自文昌的2个天然种群聚为一类,东寨港引种栽培的2个人工种群聚为另一类。Mantel检验表明海南海桑种群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 05)。种群遗传多样性与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海南海桑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与土壤总氮量、有机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 05)。
李海生陈桂珠施苏华
关键词:SONNERATIAISSR遗传分化濒危
海南岛红树植物海桑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被引量:58
2004年
海桑 (Sonneratia caseolaris)是海桑科红树植物 ,在我国仅天然分布于海南万宁、琼海、文昌等地。采用 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所有天然种群和海南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引种的人工种群共 4个种群 86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 11个引物共扩增出 2 39条带 ,其中 194条具多态性 ,多态位点百分率为 81.17%。在种群水平上多态位点百分率 4 0 .5 9%~ 5 0 .2 1% ,平均值为4 5 .71%。 Nei的基因多样性、Shannon信息指数在物种水平上分别为 0 .2 10 0和 0 .32 5 6 ,在种群水平上平均值分别为 0 .14 6 8和0 .2 2 10。 Nei的遗传分化系数 Gst和 AMOVA分析表明种群间已发生了较高的遗传分化。种群间的遗传一致度为 0 .90 11。估测的种群间的基因流为 0 .5 787。依据 Nei的遗传距离对不同种群进行 U PGMA聚类 ,聚类结果为横山种群 (HS)和东寨港种群(DZG)聚在一起 ,万宁种群 (WN)和琼海种群 (QH)聚为一类。Mantel检验表明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有一定的正相关 ,但不显著。种群遗传多样性与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 :海桑种群遗传多样性水平与各环境因子间相关性均不显著。因东寨港引种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明显低于天然种群 ,为保护遗传多样性 ,应加强对琼海、万宁种群的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工作。
李海生陈桂珠
关键词:海桑环境因子
红树植物桐花树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7年
遗传多样性作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的基础.桐花树是热带亚热带海岸红树林树种中的广布种之一,研究其遗传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等位酶,ISSR、RAPD和AFLP等分子标记已用于桐花树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综述了此方面的研究进展.总体而言,桐花树在物种和种群水平上具有较高的遗传变异水平.
李海生
关键词:桐花树
无瓣海桑引种种群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被引量:15
2005年
采用ISS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分子标记技术对采自海南和深圳的2个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种群共45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11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196条带,其中128条具多态性,多态位点百分率为65.31%。在种群水平上多态位点百分率为48.47%。Nei的基因多样性、Shannon信息指数在物种水平上分别为0.155 6和0.244 1,在种群水平上分别为0.140 3和0.214 2。无瓣海桑从海南引种到深圳后,遗传多样性水平有所降低。依据Nei的基因分化系数和AMOVA(analysis of molecular variance)分析结果,无瓣海桑种群间发生了一定的遗传分化,但绝大多数遗传变异发生在种群内的个体间。种群间遗传一致度为0.964 5,遗传距离为0.036 2。UPGMA聚类分析表明,来自同一种群的个体一般都聚在一起。
李海生陈桂珠
关键词:ISSR引种
中国特有植物海南海桑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保护被引量:5
2003年
海南海桑(SonneratiahainanensisKO,E.Y.ChenetW.Y.Chen)属于海桑科海桑属,为我国特有树种,仅天然分布于我国的海南岛,现正处在濒危状态.本文比较系统地综述了海南海桑的生物学特性,包括其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地理分布、生态学和群落特性以及海南海桑的系统位置.最后,文章分析了可能引起海南海桑濒危的原因,并提出了几点保护措施.
李海生陈桂珠
关键词:植物生物学特性内部结构濒危机制生态学群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