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12140900200)
-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3
- 相关作者:肖邦崔淑芳张璐徐晨蔡丽萍更多>>
- 相关机构:第二军医大学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Poly I∶C刺激对裸鼹鼠体内自噬水平的影响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 研究多聚肌苷-多聚胞苷酸钠盐(Poly I∶C)对裸鼹鼠自噬水平的影响.方法 成年裸鼹鼠以及C57BL/6小鼠分别随机分成Poly I∶C给药组和对照组,分别腹腔注射Poly I∶C和生理盐水.Poly I∶C给药12h后,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小肠组织的病理变化,电镜观察细胞结构的变化,实时定量PCR检测小肠组织中炎症相关因子IL-1、ATG5的mRNA表达情况,蛋白印迹检测小肠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LC3B、Beclin 1表达情况.结果 Poly I∶C给药后,裸鼹鼠小肠组织未出现显著的病理变化,但C57BL/6小鼠小肠组织腺体部出现广泛性出血;电镜观察发现,裸鼹鼠小肠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增多、变长,自噬体数量显著增加,而小鼠组织细胞线粒体有大量的空泡化,滑面内质网扩张;实时定量PCR检测未发现组织中IL-1、ATG5 mRNA表达有显著变化;蛋白印迹检测发现,给药后裸鼹鼠组织中LC3B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而C57BL/6小鼠则下调(P<0.05).结论 Poly I∶C给药引起裸鼹鼠自噬水平上调,同时,裸鼹鼠自噬水平的上调亦可以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进而起到抵抗Poly I∶C损伤的作用.
- 林丽芳肖邦赵善民汤球余琛琳孙伟张璐蔡丽萍徐晨崔淑芳
- 关键词:炎症自噬
- 裸鼹鼠外周血白细胞免疫相关因子mRNA表达水平的检测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 检测生长期和成年期裸鼹鼠外周血白细胞免疫相关因子mRNA表达水平,以了解裸鼹鼠的正常免疫水平.方法 通过眼眶静脉丛采集6月龄和12月龄裸鼹鼠外周血,提取外周血白细胞mRNA,反转录成cDNA后,实时定量PCR检测各组裸鼹鼠外周血中白细胞IL-1、IL-2、IL-4、IL-6、IL-8、IL-12、TN F-α、IFN-γ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除了IFN-γ、IL-4各组间无显著差异,6月龄裸鼹鼠的IL-2、TNF-α显著高于12月龄裸鼹鼠,尤其是6月龄雄性裸鼹鼠的表达水平显著较高.而细胞因子IL-1,IL-6中,6月龄雄性裸鼹鼠的表达水平也显著高于12月龄裸鼹鼠.另外,对细胞因子IL-8、IL-12表达检测结果表明,12月龄雌性裸鼹鼠的IL-8表达水平最低,而12月龄雄性裸鼹鼠的IL-12表达最低.结论 生长期雄性裸鼹鼠的细胞免疫水平和体液免疫水平均高于同龄的雌性动物和成年动物.
- 林丽芳肖邦赵善民汤球余琛琳孙伟张璐蔡丽萍徐晨崔淑芳
- 关键词:免疫因子白介素
- 黄芪多糖对小鼠B16-BL6黑色素瘤肺转移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黄芪多糖对小鼠B 16-BL6黑色素瘤肺转移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采用B 16-BL6小鼠人工肺转移模型研究不同剂量黄芪多糖对黑色素瘤肺转移的影响;测量给药后小鼠免疫器官指数的变化探讨其可能的机制.结果 高剂量组的黄芪多糖能够显著抑制小鼠B16-BL6黑色素瘤肺转移,并能增加小鼠脾脏指数.结论 高剂量黄芪多糖可能通过增强免疫达到抗黑色素瘤细胞肺转移的作用.
- 赵勇张璐蔡丽萍徐晨
- 关键词:黄芪多糖肺转移黑色素瘤
- 体外培养细胞生物节律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4年
- 所有的生物体都存在着调节自身生命活动的生物钟,而使得生命体的各种活动得以有规律的进行。例如,机体内的许多生理活动过程(睡眠-觉醒循环、温度、心率、血压、内分泌、肾脏的活动、肝脏的代谢活动)都受到昼夜节律的调节,即都在昼夜节律起搏器的控制之下。体外培养的机体组织和细胞的生理活动同样具有生物节律特征。本文对体外培养细胞生物钟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分析了神经元和外周组织细胞生物钟的分子机制以及存在的问题,为全面阐释生物钟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 肖邦崔淑芳
- 关键词:体外培养细胞生物节律
- 裸鼹鼠生化位点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研究裸鼹鼠(NMR)的生化位点特征,初步建立裸鼹鼠生化位点的检测方法。方法以小鼠近交系的生化位点为参照,应用小鼠的检测方法,检测裸鼹鼠的11种同工酶的活性。结果裸鼹鼠的酯酶-1、转铁蛋白为慢带;葡萄糖磷酸异构酶-1、苹果酸酶-1、异柠檬酸脱氢酶-1为中间带;血红蛋白B链、肽酶-3、碱性磷酸酶-1、磷酸葡萄糖变位酶-1、酯酶-3、过氧化氢酶.2为快带。结论7只裸鼹鼠的11个生化位点为一致的条带,无多态性,表现为纯合型。
- 林丽芳王洪赵善民肖邦孙智远张璐袁子彦于琛琳蔡丽萍徐晨汤球孙伟崔淑芳
- 裸鼹鼠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方法的建立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建立裸鼹鼠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研究裸鼹鼠成纤维细胞的生长特性。方法结合传统的消化培养法和组织培养法进行裸鼹鼠和小鼠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CCK-8(cell countingkit)细胞计数比较研究两种物种成纤维细胞的生长速率和细胞周期。以不同浓度接种裸鼹鼠肝脏成纤维细胞,CCK-8计数细胞24h、72h、96h、144h细胞密度。结果结合消化培养法和组织培养法两种细胞原代培养方法,裸鼹鼠及小鼠成纤维细胞的生长状态良好。裸鼹鼠成纤维细胞的增殖速率显著高于小鼠成纤维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比例与小鼠比较,显著较高。以1.5×10^4/ml以上的浓度接种裸鼹鼠成纤维细胞能使细胞在两天内进入细胞生长对数期。结论结合消化培养法和组织培养法的原代培养方法能提高细胞原代培养的效率,裸鼹鼠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高于小鼠。
- 林丽芳赵善民肖邦汤球张璐袁子彦孙智远于琛琳蔡丽萍徐晨孙伟崔淑芳
- 关键词:小鼠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