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2010LSLktWX-05)
-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2
- 相关作者:姜娜刘卫英王立更多>>
- 相关机构:大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聊斋志异》巨鼋母题渊源及生态美学意蕴被引量:6
- 2011年
- 唐宋时代生态环境渐趋恶化,大鼋叙事偏重大鼋向救己恩人报恩;佛教果报思想影响大鼋化为人形报复。明清小说热衷表现勇士搏杀巨鼋;大鼋对捕杀者的报复富有智慧和幽默感,站在水族立场上控诉捕杀罪行,让捕杀者感受被宰割的恐惧,注意表现巨鼋威能。《聊斋志异》遭中巨鼋吃人,被人复仇,其捕钓方式、诱饵品种都直接来自宋人传闻;清人大鼋传说还进入到治河故事中,报恩成为对巨鼋能力的实用性期盼;食鼋者遭厄运的共同点是,或杀戮过多,或见死不救,因而咎在自身。
- 王立
- 关键词:《聊斋志异》生态美学母题
- 明清巨蚌传说的民俗想象与生态美学被引量:7
- 2011年
- 明清巨蚌传说中,蚌珠有鲜明稳定的女性性别特征。大蚌对龙夺珠的反抗,属非正统力量"以暴抗暴";巨蚌还带来一些奇异的自然现象,清官往往充当解救蚌精与除蛟治水的角色。巨蚌信仰作为一种生态美学资源,凭借大蚌"受难——解难"的民俗叙事,构成了武侠小说"秩序重建"的审美功能。巨蚌故事所喻示的非常接近敬畏自然、珍爱生命的生态美学意旨,具有恒久的审美价值。
- 刘卫英姜娜
- 关键词:生态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