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00061120010)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1
相关作者:张文静郭永丽滕彦国何海洋李昊洋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地下水
  • 1篇地下水污染
  • 1篇优化设计
  • 1篇水污染
  • 1篇水源
  • 1篇人工回灌
  • 1篇熵权
  • 1篇污染
  • 1篇回灌
  • 1篇监测网
  • 1篇OS平台
  • 1篇MAR
  • 1篇测网

机构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吉林大学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作者

  • 2篇张文静
  • 1篇滕彦国
  • 1篇郭永丽
  • 1篇李昊洋
  • 1篇何海洋

传媒

  • 1篇水文
  • 1篇长春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于MAROS平台的地下水污染监测网优化设计被引量:5
2013年
以东北地区某石油烃污染场地为例,在充分掌握研究区内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以及相关污染监测数据的基础上,以最优化监测决策支持系统——MAROS为平台,对研究区内现有地下水污染监测网进行优化设计。在阐述数理统计方法、Delaunay方法以及修正的CES方法原理的基础上。分别对区内单井浓度变化趋势和监测网系统污染物质量的空间矩特征、监测井的冗余性以及单井监测频率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基于MAROS平台优化结果,并结合现有地下水污染监测网中取样点的冗余性、空间分布以及监测频率的有效性的分析,提出了该研究区的地下水污染监测网的优化设计方案并分析了其相关影响因素及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现有地下水污染监测网中可以去除5口监测井,并根据每口井中污染物浓度的变化趋势、空间分布及其冗余性调整为一年四次、一年一次、两年一次或不监测,进一步提高区内地下水污染监测网的监测效率、降低监测费用,并对地下水污染防治和修复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郭永丽张文静滕彦国
关键词:优化设计
基于熵权模糊模型在人工回灌水源优化决策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5年
为防止和控制地面沉降,增加地下水资源量,拟以典型试验场地为例开展地下水人工回灌试验。为保障区内地下水环境质量安全,节省回灌成本,本次采用基于熵权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区内不同回灌水源进行优选。评价结果表明,备选水源B为最优回灌水源,回灌成本最低为2.269元/m3。该评价结论可为研究区全面开展地下水人工回灌工程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张文静何海洋李昊洋
关键词:人工回灌地下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