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003553)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003553)
- 作品数:5 被引量:25H指数:3
- 相关作者:潘庭龙孙承奇王笑雷卢恩超马忠鑫更多>>
- 相关机构:江南大学西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液流电池储能的非并网风电系统
- 2012年
- 文中设计了一种带储能装置的非并网风电系统。采用液流电池作为储能装置,以减小风能的波动性对供电质量带来的影响。在Matlab环境下建立了系统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结果证明了系统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 王笑雷孙承奇潘庭龙
- 关键词:非并网风电液流电池储能双向DC/DC变换器
- 风力发电系统独立变桨距载荷优化控制研究被引量:12
- 2014年
- 对风力发电系统独立变桨距控制原理进行阐述。建立了风力发电机组桨叶载荷的数学模型,利用Coleman坐标变换实现了将桨叶上的载荷转换成轮毂处倾斜方向和偏航方向的疲劳载荷,并且实现了二者的解耦,简化了控制器的设计;之后利用Coleman逆变换实现了桨距角的微调。该控制系统根据随机风速的变化,利用独立变桨控制对风力机桨叶桨距角进行实时调节,以达到减小风电机组关键部件载荷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当风速达到额定值以上时,该控制策略在统一变桨距控制的基础上,不仅保证输出功率近似相等,而且减小了桨叶所承受的疲劳载荷,也减小了风力机组其他关键部件的疲劳载荷。
- 潘庭龙马忠鑫卢恩超孙承奇
- 关键词:风力发电系统
- 风电系统独立变桨距控制综述被引量:9
- 2011年
- 对风电系统独立变桨距的基本原理及控制目标进行了分析。对目前独立变桨距的控制策略和控制方法进行了概述,且讨论了各自的优缺点。在上述讨论的基础上,对独立变桨距控制中关键问题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 马忠鑫潘庭龙
- 关键词:控制策略
- 基于LPV的直驱式永磁同步风电系统控制器设计
- 针对直驱式永磁同步风电系统额定风速以下需要实现风能最大捕获,但电磁转矩震荡大的问题,根据时间的多尺度特性和频率分离原理,将风速分为低频和高频两部分.低频部分采用PI控制,建立高频风速时的直驱式永磁同步风电系统的LPV模型...
- 刘香霞沈艳霞潘庭龙万红淑
- 关键词:LPV
- 文献传递
- 风电系统滑模极值搜索MPPT控制方法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在分析变速恒频双馈风电系统常规MPPT控制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滑模控制与极值搜索控制原理,提出一种新的风电系统MPPT控制方法,并针对其参数变化对控制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该控制方法的唯一输入变量为电机定子侧输出有功功率,输出为发电机转子速度的优化给定值,避免了常规控制方法需要测量风速、获取风机模型及参数、计算功率和转速的微分等缺点。仿真结果证明了其有效性。
- 潘庭龙沈艳霞
- 关键词:风电系统MPPT滑模控制
- 双馈风电机组在电网对称故障下低压穿越仿真
- 2012年
- 以双馈式风力发电机(DFIG)为主体的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在电网中所占的比例快速提高,为了确保风电接入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与稳定性,电力系统对并网风力发电机在电网故障,特别是电网电压骤降故障下的低压运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中介绍了电网对称故障时DFIG的暂态特性,通过对转子电流与定子磁链的关系分析得出优化转子侧变换器控制策略的方案,通过配合改进网侧变流器控制方法为DFIG在电网电压跌落期间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直流母线电压,从而使电网对称故障时的定转子过电流和直流母线侧过电压的情况得到解决。在研究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改变转子侧和网侧变换器控制策略的Matlab模型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对于对称电压跌落故障时的LVRT有一定的可行性。
- 王笑雷孙承奇潘庭龙
- 关键词:低压穿越网侧变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