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科技厅科研基金(2006Y0015)
-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 相关作者:郑炜林江波陈椿郭朝晖邓帆更多>>
- 相关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右单肺移植治疗终末期肺气肿1例报告
- 2006年
- 目的探讨单肺移植治疗终末期肺气肿的可行性,并总结术后处理体会。方法以低钾右旋糖酐液为肺保存液,采用顺灌结合逆灌的肺灌注方法,在非体外循环下为1例终末期肺气肿患者进行同种异体右肺移植术,术后采用新三联免疫抑制剂。结果术后移植肺再灌注损伤轻,43 h顺利脱离呼吸机;术后第6天发生1次急性排斥反应,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后消退;术后移植肺感染轻,但自体左肺反复感染。术后73 d出院,肺功能改善明显,目前生存14个月,生活质量良好。结论单肺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肺气肿的有效手段,术前充分的准备和细心的围术期管理,特别注重单肺移植后自体肺感染的防治,是肺移植能否成功和长期存活的关键。
- 林若柏康明强林培裘陈椿林江波陈舒晨郑炜郭朝晖朱勇邓帆林英李伟
- 关键词:肺气肿肺移植并发症肺炎
- 同种异体肺移植免疫抑制治疗2例报告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探讨肺移植术后急性排异反应的监测及免疫抑制治疗。方法2例终末期肺病患者接受肺移植;1例行右单肺移植,1例行左肺移植联合右肺减容术。围术期采用赛尼哌进行免疫诱导,维持治疗为环孢素A(CSA)+吗替麦考酚酯(MMF)+强的松(Pred)三联免疫抑制方案;监测移植肺急性排异反应。结果2例患者移植后2个多月均顺利康复出院。分别随访14个月和8个月,肺活量达1 700 mL和2 000 mL,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围术期采用赛尼哌免疫诱导预防移植肺急性排异反应,效果较佳;临床表现、肺部影像学和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有助于监测移植肺排异反应。
- 陈舒晨林若柏康明强林江波林培裘陈椿郑炜郭朝晖邓帆朱勇林英
- 关键词:肺移植免疫抑制手术后并发症移植物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