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640009)
-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 相关作者:李晓华秦慧莲邵红霞谢琪何球藻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医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复旦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乳腺癌病人抗HER2/neu阳性血清的筛选被引量:2
- 2001年
- 邵红霞秦慧莲谢琪
- 关键词:乳腺癌阳性血清免疫应答
- 用细胞-ELISA法检测抗P185抗体被引量:4
- 1997年
- 以高表达P185蛋白的人乳腺癌细胞(SKBR-3)作为抗原,用固相-ELISA法检测抗P185单抗和免疫小鼠抗血清。比较了不同方法处理的固相细胞和待测血清经低表达P185的人乳腺癌细胞(MCF-7)吸收与未吸收对实验的影响。结果显示:待测样本用MCF-7预吸收后及用1%乙醛处理固相细胞组所得结果较理想。
- 江雅芳李晓华何曦
- 关键词:ELISA
- 肿瘤抗原p185蛋白免疫鼠脾细胞的抗瘤效应研究
- 2000年
- 目的 研究肿瘤抗原p185蛋白作为肿瘤疫苗所诱导的抗肿瘤效应。方法 亲和层析纯化的p185蛋白皮下注射正常BALB c小鼠 ,取脾细胞分别与p185蛋白、3T3 neu细胞体外共培养 ,以单独佐剂注射组的小鼠脾细胞为对照 ,观察其培养上清中IFN γ和TNF α活性。将免疫鼠脾淋巴细胞经p185抗原和低剂量的IL 2体外培养 1周后 ,再用CD3抗体刺激扩增 ,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其细胞表型。 3T3 neu和 3T3细胞分别接种于裸鼠腋窝皮下验证其致瘤性。选择具有致瘤性的 3T3 neu细胞与经抗CD3抗体扩增的免疫鼠脾细胞体外混合后 (1 9)接种于裸鼠腋窝皮下 ,以 3T3 neu细胞单独或与CD3抗体活化的正常鼠脾细胞 (CD3 AK)混合后 ,同法接种于裸鼠腋窝皮下观察其成瘤时间和带瘤宿主的存活期。结果 免疫鼠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FN γ活性为 40 .2 7± 9.6U ml,也具有产生较高TNF α能力。对照组未能检测出有IFN γ活性 ,其TNF α活性也较低。裸鼠体内实验证实 ,2 .5× 10 5的 3T3 neu细胞在裸鼠体内即可成瘤 ,而对照组的 3T3细胞无致瘤性。 3T3 neu细胞与体外扩增的免疫鼠脾细胞混合后接种裸鼠 ,瘤结节形成时间平均为 5 2 .5d ,存活期平均为 5 5 .3d(其中 5只动物至6 0d尚未成瘤 ,按 6 0d计算 ) ,而对照组瘤结节形成时间平均分别为 12 .5和 9.
- 李晓华秦慧莲何球藻
- 关键词:肿瘤疫苗P185蛋白